雲南壯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8日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雲南壯族春節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雲南壯族春節習俗:

  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吃“紅曲魚”,以象徵富富有餘,還吃大鍋燴菜,稱合菜。初三舉行“擺手舞”會,參加者達萬人之多。此外,還有耍龍燈、舞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

  雲南壯族的介紹

  壯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發展而形成的,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56年統一族稱以前,壯族自稱和他稱較多,僅雲南就有40多種,主要“儂人”、“沙人”、“土僚”等。

  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曆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住。

  春節的由來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廢除舊曆改用陽曆即公曆,用民國紀年。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但民間仍按傳統沿用舊曆即夏曆,仍在當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過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有鑑於此,1913年民國二年7月,由當時北京政府任內務總長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我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施行。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

春節福字倒貼的由來是什麼
澳大利亞過新年的習俗介紹
相關知識
雲南壯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水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傣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佤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苗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滿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布依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蒙古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雲南拉祜族的春節習俗有什麼
河南焦作的春節習俗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