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自我反思與總結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這一學期我擔任了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剛剛接到這個班,發現這個班學生紀律不是很好,這個年級剛分了班,原班有幾個學生不守紀律,有兩個學生上課特別最愛擺龍門陣,每當老師講課他們便也講個不停,搞得一個課堂亂七八糟,課堂效率極差,針對這種情況,我便首先整頓紀律,我耐心的教育他們,給他們講學習的重要性,要求他們一定要專心聽講,否則就做不出作業,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不要只知道玩耍,或者以獎品,向誰和誰學習的方式激勵他們。經過教育和刺激他們的自尊心,大部分學生能專心聽講了,還有個別學生有點反覆的現象,管不住自己,我便採取點名提醒的方式。這樣,紀律基本上算是整頓好了。
本班學生還有一個缺點是書寫錯差,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五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前一段時間,學生沒有這個習慣,作業錯了未改就走了,或乾脆不交作業,老師一一清查,清查出來嚴肅處理,這樣一來,作業基本交得齊,且學生也有改正錯題的習慣了。
慢慢的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逐漸養成了,教學工作也越來越輕鬆了。
由於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從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虛心向同事們求教,因為我知道課程是一種實踐,只要用心鑽研、探索、反思、總結經驗,就可以把語文融入到孩子們當中,變成孩子們的笑臉,變成學生愉快的學習,變成學生更真實的發展。新課程要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變成一種真實的、動態的、發展的現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啟用學生思維,"玩"出價值。如"闖"字的識字,有的學生說:"這是一隻馬跑進門了。""不是,這是馬兒被關住了失去了自由,想衝出門到外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有的學生說:"這是"門"跟門有關係,就是衝進門或衝出門的意思"……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將課外識記的字剪一剪、貼一貼,製成"小報";在班級中評選出"識字大王"等方法、活動都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鑑賞物件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範、漂亮。
《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評頭論足,運用形體動作學寫筆畫、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說一說自己這樣畫的理由,放膽做畫學語文;讓學生排演課本劇,師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評議,演演評評學語文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在學生習慣的培養方面,我注意讓兒童在規範中學語文,打下學好語文的基礎。這並不與在"玩"中學習語文相矛盾,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個性"必須在一定的規範中張揚才不會使學生走上發展的歧途。所以,教學決不能從統得過死轉向放任自流,一定要嚴把"度"這一關。在聽、說、讀、寫幾方面,都有一定的規範。如:個別同學站起回答時,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有意見可以舉手提出;朗讀或回答問題聲音要響亮……語文學習的點點滴滴都需要有規範,都需要我們去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孩子們的樂趣所在,將"玩"引入課堂,使學生對這種活動的動機和興趣逐漸遷移到語文學習上,從中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探求語文教學程序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為"學堂",將機械重複的練習轉變為生動活潑的遊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儘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裡倡導的"玩"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穫,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篇二
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啊,他們多愛上學!學老師的工作不要那麼複雜,唯一可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這天生愛學習的勁兒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並永久永久地持續下去!難道不是嗎?甜蜜的愛情需要情趣,幸福的生活需要情趣,否則人們會感覺乏味,那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就可以不需要情趣呢?我又想:我能夠給他們有情有趣的感覺嗎?我能讓剛入學的孩子感到學習的快樂嗎?反思與實踐同行,以下是我悟出的些許頭緒,權當自勉之用。
一、讓有趣的說法進入課堂
一年級孩子進入語文學習之門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對待這一學習語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識,我們不能輕之亦不可重之,就像蘇教版教材編委、特級教師高林生所說:老師要像媽媽教嬰兒說話那樣一遍又一遍說就行了,不談發音技巧,不說發音部位,耐心反覆操練就是唯一的好辦法,而“反反覆覆”就免不了單調乏味,為此我試著動腦筋給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各環節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大包裝”,如激勵他們認認真真讀,我會說:“誰的嘴巴金嘴巴?”孩子們總是起勁到邊呼應邊高舉小手:“我的嘴巴金嘴巴!”如果確實讀對了,我會豎起大拇指大張旗鼓地表揚:“你的嘴巴金嘴巴!”又當我要求他們用心聽老師或者同學講話時,我會神祕地問:“誰的耳朵金耳朵?”如果他們真的仔細聽了,我會摸摸他們的小耳朵,貼著他的耳朵說:“你的耳朵金耳朵!”瞧著被表揚孩子的那得意勁兒,我深知此法靈,百用百靈!當我在黑板上示範書寫後要求學生也來寫一寫或者指出書上某處是,我會充滿期待地問:“誰的手指金手指?”孩子們舉起小手告訴我:“我的手指金手指!”隨即他們會很專心地完成我的“指令”,對待出色者或進步者我會伸出手和他們握握手,說:“大手握小手,一起朝前走!你的手指金手指!”可愛的孩子在興奮之餘卻忘記了哪隻手是右手,看到他們左手換到右手,右手換到左手的激動樣,我明白這是“趣味說法”外加表揚激勵起的作用。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我要讓他們體會到依靠夥伴、團結合作的快樂,每次開始同桌合作學習前,我會說:“黃金搭檔黑白配!”聽到我這麼說,他們立刻拉起了同桌的手說的說,讀的讀,特別是能幹一點的孩子會像小老師一樣幫助那些不夠用心的同桌,如果同桌倆都能很好地完成我下達的“命令”,全班同學會大聲表揚他倆:“黃金搭檔黑白配!”把這些深受孩子喜歡的廣告詞或食品詞移植到我和孩子的語文課堂裡來,嗨,還真有用!先不說學習效果有多大幅度的提高,最起碼孩子們高興了,快樂了,願意上語文課了,而不至於討厭、害怕語文課。
教師外花壇裡種有一排小松樹。一天,我在強調坐姿的時候,忽然來了靈感,順口說到:“同學們,你們看那小松樹多直啊,它們在看我們寫字呢,如果我們坐得不直,小松樹會笑話我們的,咱們和小松樹比一比,好嗎?”打那以後,看到孩子們趴在桌子上寫字時,只要我說一聲:“小松樹!”孩子們就會邊坐正邊回答:“來啦!”
……
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什麼樣的趣味說法進入到我和孩子們的課堂呢?我想我會發現更多更好的說法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的,我要他們愛上我的語文課!
二、孩子的天真永駐課堂
和這群可愛的一年級孩子相處了半個學期,我覺得我對“天真”一詞有了新的理解——“天真”就是“天生就是真的”!沒有掩飾,沒有剋制,發乎情,出乎性。我認為對於小學老師來說,善待孩子的天真才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孩子由於天真出現的課堂小插曲常常讓我在心裡忍不住偷笑,然後努力從心中抽出一絲寬容和欣賞去處理這些小插曲。
一次,教孩子們學習《認一認3》中“絲、麻、毛、皮”的“絲”時,為了讓他們記住這個字的字形,我想把它的形狀與孩子們都曾養過的蠶寶寶聯絡起來,我說:“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養蠶寶寶,那你們見過蠶兒吐的絲嗎?”“見過!”“這個‘絲’呀,就像蠶兒吐出的那一根根柔柔的、彎彎的,細細的蠶絲。”說著我正準備轉身到黑板前把絲的樣子給畫出來,這時坐在最前排的一個小男孩站了起來,一把抓住我戴的絲巾,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向全班同學宣告:“絲在這,柔柔的,滑滑的,彎彎的!”當全班的孩子詫異地瞪大眼睛看著他著異常舉動是,他的目光同時轉向我,我站在那,保持著被他“拽”住的姿態,在那一刻,我的大腦好像被什麼一下子激活了——不能批評,不能生氣!於是我衝著孩子傻傻地笑了,他這才回過神來,隨即鬆開了手,一屁股坐到板凳上,不好意思地朝我傻笑。接下來,笑聲像從地底下鑽出來似的,全般五十多個孩子個個愉悅地燦爛地笑了起來,趁熱打鐵,我大聲地說道:“對,老師的絲巾就是一根根蠶絲織成的,現在老師就把‘絲’字給畫出來,好嗎?”我轉身走向黑板,認認真真地把這個字的形象給畫了出來,孩子們個個高高興興到聽我講解著,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猜想他們肯定是為有這樣友善的老師而感到興奮。此時,我方想起自己戴的絲巾確實是彎彎的,柔柔的,蓬鬆地耷在胸前,難怪那個孩子會突發奇想。真沒想到自己的身上竟然赫然彰顯著現成的教育資源,而促使這一資源得到使用的竟然是孩子的天真外加我善待天真的“智慧”。我想,對於這個“絲”字,孩子們是不會忘記的。
試想,我們經常把我們成年人自己偶爾的天真當成一種珍貴的東西,那麼在孩子身上的天真就更加珍貴了,作為老師就更要善待學生的天真,它也許會出現在你的課堂,也許會出現在課外,但只要我們小心翼翼到拾取並珍視這一個個天真的小插曲,就一定能贏得孩子的心,抓住了學生的心,還愁教不好他們嗎?
篇三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覆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通過一段時間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複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一次在作業中我發現有孩子已經在寫日記了,由開始的一兩句變成了一版、兩版,於是我適時的對這個孩子進行表揚,並要她自己讀出來,之後誰寫了日記都進行點名表揚,鼓勵。慢慢地寫日記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寫的越來越好。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1、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過多,有時候一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2、對困難生的關注不夠,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裡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
本學期的總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