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獲獎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說課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手段,那麼作為高中的政治老師,要怎麼設計課堂上的說課稿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課主要講述了我國目前所處的文化環境,正確認識和區分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國家應該奏響主旋律,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所以為學好第九課《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第十課《文化發展的中心環節》內容打下鋪墊,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依據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要求,結合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什麼是落後文化,什麼是腐朽文化,為什麼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中還存在一些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地位;知道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能力目標:

  學會辨識各種文化現象,能夠正確區分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腐朽文化;能夠自覺抵制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積極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更加豐富多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堅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對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而落後的、腐朽的的文化會毒害我們的心靈,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三、材料處理與教學的重、難點分析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對第一部分陽光下的陰影作為匯入新課的背景材料,點到為止。而第二部分提高眼力、拒絕汙染作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建議重點分析和講解,並且補充部分案例和材料,以增強同學對該部分的理解。同時要求學生不僅要正確區分,還要自覺提高抵禦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第三部分奏響主旋律則作為解決第二部分的問題的對策,則從國家層面的角度加以提升,增加2013年“感動中國”評選、央視“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和黨的報告對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論斷作為背景材料,以增強主旋律的權威性,以提高同學們的認識,理應成為本課的第二個重點。

  2、教學重點及重點的依據

  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較和識別及我國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本課的重點。只有掌握了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於我國的原因,才能理解和掌握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以及我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性。

  3、教學難點及難點的依據

  如何對待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平時對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認識不夠清晰,難以樹立對待兩者的正確態度和形成正確的做法。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培養人的道德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情景匯入——問題探究——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教學內容的部分體驗,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併產生搞清楚“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本質的願望,並能對以後的文化生活選擇產生積極的作用。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能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框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多媒體播放視訊《“風生水起”的“風水大師”》和《一位母親的哭訴:手機黃禍害了孩子》,設定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匯入課堂學習。

  2、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文化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問題教學法:根據情境匯入設定探究問題,學生根據探究問題自主學習,完成“比較落後文化與腐朽文化”表格;

  案例分析法:在探究“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內容時,列舉2013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和央視“最美”系列評選活動,說明奏響文化主旋律的重要意義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六、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我根據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改精神,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情景匯入:***3分鐘***

  多媒體播放視訊《“風生水起”的“風水大師”》和《一位母親的哭訴:手機黃禍害了孩子》,然後思考如下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問題探究:***7分鐘***

  ***1***上述兩段視訊分別反映了什麼文化現象?各有哪些表現和危害?

  ***2***試分析存在上述文化現象的原因?

  ***3***黨的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面對當代文化中的陰影,我們該如何解決視訊中所反映的文化現象?

  讓學生明白上述三個問題就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明確學習目標。

  【探究二】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首先組織學生討論如何加強文化建設,主要從國家、企業、個人三個方面入手。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國家應該奏響主旋律,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必要性,明白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其次展示背景材料2013年“感動中國”評選、央視“最美”系列評選活動和黨的報告對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論斷,以增強主旋律的權威性,以提高同學們的認識。

  4、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學生強化鞏固5分鐘。

  5、鞏固提升

  學生通過做練習加強對教材知識的鞏固,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

  :量變與質變原理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量變與質變的原理這一框題既是對第二課發展觀點的進一步具體和深化,又是在第三課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事物發展的狀態,即回答“事物是怎樣變化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自覺處理好這一框題與第二課,第三課及第四課各框題的關係,引導學生把握其內在聯絡,有助於對學生進行世界觀、方法論的教育。

  2、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識記量、質變的含義,理解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能以正反兩種例項,說明為什麼必須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⑵能力目標:本課教學,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的能力為主,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善於聯絡,聯想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⑶覺悟目標: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分析問題,為下一框題進行正確的方法論、人生觀的教學奠定理論基礎。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教學難點: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會引起質變。

  二、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在充分估計學生的課堂反映情況的前提下,運用小遊戲、漫畫及具體事例,藉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獲得能力,提高覺悟。

  ***二***學法;

  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自主學習,單獨學習轉為合作學習,獲取學習轉為探究學習,是新一輪課改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啟發思考和組織學生討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並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樂於思考的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我設定了小遊戲——請三、四位同學到講臺上“吹氣球” 比賽,讓學生參與課堂的開講匯入。這樣,不僅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而且使學生帶著一種積極的求知慾和參與探究的熱情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新課導學:

  1、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由剛才吹氣球的過程講解這兩個概念,同時要求學生看課本P127第1段關於兩個概念的表述,並思考一個問題“量變和質變有什麼不一樣?”啟發學生思考並藉助多媒體顯示的表格要學生口頭回答。

  這一過程我注重的是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通過師生的共同合作來完成教與學的任務。

  2、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由於這一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所以為了讓學生理解清楚透徹,我對不同的知識點設定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具體地講,對於量變和質變關係的第一點。即

  ①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對這一知識點,我主要採用老師講解和學生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首先通過多媒體顯示的水的三態變化的動畫,從正面說明這一點;接著,我又從反面設定情景:“雞蛋變小雞這一過程,如果急於求成把21天的溫度累積起來用一天孵,或把蛋殼直接敲碎,那麼結果會如何?”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議論紛紛,我趁機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構建和應用知識,得出結論: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同時教導他們要重視量的積累。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參與了知識形成的過程,而且還提高了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接下來在講量變引起質變的兩種情形時,對於第一種情形:數量的增減引起質變,由於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所以,我讓學生自己看書***課本P128第1段小字內容的例子***,並請學生舉例說明,最後再概括總結。

  對於第二種情形: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引起質變,由於這是一個難點,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決定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弄清這一知識點。首先通過再現眾所周知的 “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知道,數量不變,順序變了也能引起質變。接著,我要求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分組討論並比賽列舉事例說明。這就從較淺的層次上,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廣泛存在因結構和排列次序的變化引起質變的情形;同時,在能力培養方面,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相互借鑑,並培養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然後,我就這一內容設定兩個問題以深化這一知識。第一個問題先聯絡學生實際,要求學生結合這一知識談談“對學習有什麼啟示”,通過討論,啟發、引導學生要合理、科學地安排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第二個問題聯絡我國正在進行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要求學生談談“作為一個隴南人,你將怎樣為家鄉的發展出謀獻策?”,通過學生討論和多媒體展示的圖片,使學生明白我市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新一輪改革,目的都是為了引起質變,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同時也喚起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達到既教書以育人的目的。

  也就是說對這一難點的處理,我理論聯絡實際地設定情景,採取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大膽談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老師和同學對其觀點進行相互評價。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而且師生共享探求知識的喜悅和樂趣,營造了一個民主、和諧、寬容的課堂氛圍。對於量變和質變關係的第二個內容,即,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對這一內容的講解,主要是讓學生如何理解“度”的問題。這裡我採用設問法,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在探索中找到答案。具體做法是這樣:利用課本“議一議”,結合第三課所學的知識我設定了一系列問題,即 “事物性質的變化由什麼決定的”,“矛盾主、次方面是什麼關係”,“主、次方面是不是一成不變的”,“矛盾雙方會怎樣變化?變化結果如何?”對這些問題,我都採用先讓學生思考,回答,再由多媒體把答案顯示出來。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來龍去脈,體驗到探求知識過程的快樂,並在探求中生成新知識和能力。此外,我還藉助多媒體顯示的宇宙速度示意圖,直觀形象地總結了“量變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量變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才能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

  最後,通過回憶第二課的知識“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結合本課的知識,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最後一個知識點,即

  3、事物是不斷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兩種狀態的迴圈往復,永不停息地向前發展的。由於這一點學生理解起來不難,教材也沒有展開,所以就點到為止。

  ***三***課堂總結

  課堂總結我不是簡單地再現板書,而是通過老師置疑,學生解疑的師生互動來完成的。我先提出本節課需要掌握的知識有兩個“一”,兩個“二”,要求學生先概括總結,再由教師總結出“一對關係,一個規律,兩個含義,兩種情形”並通過多媒體以板書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不僅清晰地再現本節的內容,並再次強調重點、難點內容,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而且也鍛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四***課後思考

  聯絡貪汙腐敗的現實問題,通過一組漫畫,啟發學生思考,鞏固本節課的知識,而且通過這個思考題對學生進行良好品德的培養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也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017評課稿範文高中政治知識點
高中政治聽課反思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獲獎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課本考點總結
雪地裡的小畫家獲獎說課稿
高中語文優秀說課稿
高中政治教師演講稿
高中體育籃球說課稿
高中籃球運動說課稿
高中政治課文化對經濟的作用說課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說課稿
高中政治課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