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文化生活是高二政治學習的重點內容,那有哪些知識點需要我們瞭解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單元 文化與生活

  一、文化與社會

  1、體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種各樣。②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③不同區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內涵以及特點:

  ①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包括世界觀、人生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純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③文化是人們的一種素養,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後天參加實踐及學習獲得的。

  ④文化現象實質上是一種精神現象。***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3、文化具有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對人的活動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也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要做到物質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與經濟、政治

  1***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相互影響。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於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要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構成並影響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證,文化是重要的軟實力。***

  6、怎麼樣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

  ①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②轉變政府職能。

  ③培育市場主體。 ④實施“人才興文”戰略。

  ⑤大力推進文化創新,打造中華文化品牌。

  二、文化對人的影響

  1、文化對人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於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於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①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一是文化氛圍的無形影響,二是參加文化生活的影響。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薰陶的過程,因此我們要自覺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

  ②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誌。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互動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對人的作用***

  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已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增強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5、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係: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第二單元 文化傳承與創新

  三、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1、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表現:

  ①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地位***。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意義和作用***。

  ***世界遺產分為三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遺產***

  2、怎麼樣認識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地位作用***

  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表現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民居建築、風俗習慣等。

  3、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係: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沒有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妍鬥豔、五彩繽紛的景象。***

  ①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的差異,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

  ②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原則:各國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5、尊重文化多樣性

  ●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①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民族文化起著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於這個民族,而且也屬於整個世界。尊重和儲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怎樣做?

  ①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6、文化傳播的含義:

  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資訊、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

  7、文化傳播的途徑:

  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各國之間互派留學生和訪問使者,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遊,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

  8、現代文化傳播的手段:大眾傳媒

  傳播媒介***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路等發展階段。

  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誌,現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形式,這類傳播被稱為大眾傳媒。

  大眾傳媒的作用與特點:依託現代資訊科技,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侷限,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9、中學生應該怎麼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們既要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10、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

  總: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與交流,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外域文化不斷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具體:對內——中華文化:

  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維護民族文化。

  ②將中國先進文化推向世界,有利於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 ④有利於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對外——世界文化:

  ①有利於吸收和借鑑,取長補短,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③有利於加強交流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和相互瞭解,發展友好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建設和諧世界。

  四、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1、***傳統***文化繼承性的表現:

  ①傳統習俗的繼承:傳統習俗是指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傳統建築的繼承: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

  ③傳統文藝的繼承:中國傳統文藝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傳統思想的繼承:傳統思想是傳統文化影響的重要體現,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2、傳統文化的特點:***即傳統文化能夠保留至今的原因***

  ***傳統文化的含義: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徵,同時,它的具體內容又能夠因時而變。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作為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3、傳統文化的雙重作用***兩面性***: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因此,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4、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①對於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

  ②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5、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產生的積極影響***:

  ①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②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6、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

  ①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

  ②文化應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7、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①社會制度的更替。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新的政治、經濟力量的新文化,通過反對代表舊的政治、經濟力量的舊文化的鬥爭,有力地促進文化的進步。

  ②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當代資訊科技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

  ③思想運動。思想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大大促進了文化自身的發展。

  ④教育***教育方式的變革***。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重演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走過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五、文化創新

  1、文化發展的實質:文化創新。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必然要求。

  2、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決定作用: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實踐中,創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離開了社會實踐,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們就不能作出有價值的文化創造。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A.社會實踐中不斷出現新情況,提出新問題,需要文化不斷創新去解決,以適應新情況,回答新問題;B.社會實踐的發展,為文化創新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準備了更加充足的條件。

  3、文化創新的作用和意義:

  ①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文化源於社會實踐,又引導、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檢驗文化創新的根本標準。

  ②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③文化創新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4、文化創新的主體: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從來就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5、文化創新的途徑:

  ①立足於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②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A.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又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

  B.對待外來文化要面向世界,博採眾長,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C.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既要排除“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又要排除“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傾向,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

  ★6、“學習型社會”

  “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全民學習、終身學習

  ●為什麼要建立“學習型社會”?

  ①教育在文化傳承中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

  ②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要求和結果,也意味著文化傳承方式的新變革。

  ③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

  ●怎麼樣建立“學習型社會”?

  ①推動教育資訊化和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內在要求***

  ②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六、我們的中華文化

  1、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同化力、融合力以及特殊的地理環境,相對較封閉較隔絕,受外敵侵略的影響小。

  ●古代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殷周時期天命神權思想、“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逐漸形成古代中華文化思想的雛形→秦的統一,促進了統一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漢代儒家學說確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高度發展,廣泛吸收外域文化,進入了全盛時代→宋元明時期中華文化在史學、文學藝術和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產生了宋明理學→明清時期,隨著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傳入,中國傳統文化開始面臨衝擊。***

  ①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之一。

  ②作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學典籍最具說服力。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漢字這種獨具特色的“方塊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漢字文化今天為中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自夏商時期歷朝歷代都設定史官。中國史書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僅有。

  3、怎麼樣創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①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密切相關。

  ②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③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既保持民族性,又體現時代性。

  4、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①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A.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不僅僅是指文學,好包括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戲曲等多種形式***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中華文學藝術以其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 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嚮往和美好追求。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中政治必修一經濟生活重點知識
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
相關知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小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框架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知識要點
上海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梳理
2016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總結
高二政治文化創新知識點總結
政治文化生活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