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行測片段閱讀習題及答案
片段閱讀是招警行測考試言語理解題考察的能力之一,考前多做練習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招警行測片段閱讀習題,歡迎大家備考練習。
招警行測片段閱讀習題:
1.央視《全球資訊榜》欄目有段廣告:每天,我們只給你介紹三位全球熱門人物;只報道最受關注的全球要聞事件;只評選出全球五大上榜公司;只發布全球最新的財經新聞;只介紹最具有想象力的前沿科技;——《全球資訊榜》,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天中午12∶00。知訊者生存。
對這段文字中“知訊者生存”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它的創意源於“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而“偏執狂”已不是“喪失理智的代名詞”
B.原話中的“偏執狂”是指敢想敢幹、敢打敢拼、敢愛敢恨、敢於創新的人
C.初聽細品聳人聽聞,細品覺得鞭闢人裡、精緻妥當
D.整個節目的品味升至一個境界:提供的是資訊,關注的是生存
2.沙塵暴固然使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增加,然而由於沙塵含有鹼性,又可中和大氣中的酸性物質,減緩酸雨的發生。風是地球上空的傳送帶,它將大陸的沙塵吹向海洋,又將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陸,沙塵和水汽相遇,便能結合為雲,最終化作降水。可見,沙塵不僅在土壤的分佈和補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迴圈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說,沙塵也是決定全球生態平衡的因子。
從這段文字我們不能推出的是*** ***。
A.沙塵這種天氣現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態平衡中起著一定的作用
B.沙塵逐漸積聚形成沙塵暴,在全球範圍內起了保持生態平衡的作用
C.沙塵含有鹼性,能使大氣中的酸性物質得到平衡,從而減緩酸雨的發生
D.沙塵不僅在土壤的分佈和補充上,而且在全球水迴圈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3.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記者有著任務感和使命感,而在新的資訊傳播中,這種記者不復存在。如今,我們都是自聘的民眾記者。新聞語言都有評論性和情緒化的特徵,資訊、音樂、圖片都沒有經過良好的預加工,到處都是不斷變化的知識,理解的過程被跳過,直接就到達情緒化的結果,要麼激起憤怒,要麼引起共鳴。讀者總能為自己的立場找到正確的分類──是“頂”還是“踩”,雖然重點並不在此,而在必須表露態度。新的媒體意味著什麼,我在冰島金融危機高潮的時候就看得清清楚楚。在冰島,人們自豪於他們擁有的龐大部落格網路,傳統媒體紛紛消亡,收音機落滿了灰塵,報紙死氣沉沉。人們只從部落格中獲取資訊,得知股市建議和生錢良方。
這段文字的關鍵詞是*** ***
A.資訊獲取 語言 傳統媒體
B.民眾記者 新媒體 資訊傳播
C.網路媒體 記者 讀者立場
D.新聞媒體 態度 部落格網路
4.先進的文化往往具有燈與火的功能。燈可照亮前進的路,火可溫暖渴望的心。歌德在《莎士比亞命名日》中曾這樣表達他對文化感染力的感悟:“他的著作我讀了第一頁,就被他終身折服;讀完他的第一個劇本,我彷彿一個天生的盲人,瞬息間,有一隻神奇的手給我送來了光明。”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氣、提高修養的。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A.理靠感染,感染靠文化
B.理靠文化是理靠感染的有效途徑
C.理是軟約束,就要靠感染
D.感染是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形式激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5.我們現在說到“官吏”,一般都籠而統之,一概叫“官吏”。實際上,“官”與“吏”乃是兩回事。就其來源來說,“官”是指朝廷命官,是需要經過科舉、軍功或世襲得來的,而“吏”卻是官僱傭的人員,也叫做幕僚。對於現代社會,“官”應該是需要選舉的人員,“吏”就是公務員。“官”的來源非常清楚:通過科舉考試政府任命——所謂“朝廷命官”是也。而“吏”的來源卻很複雜:很多科舉失得的人開始從幕,並形成了固定的群體,最著名的就是紹興的師爺。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現在所使用的“官吏”是對“官”、“吏”的誤讀。
B.在古代,“官”與“吏”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C.“官”、“吏”來源不同造成職位高低差距顯著。
D.古代“官”、“吏”與現代職位的對應。
招警行測片段閱讀習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語境中詞句理解的能力。
>
>“知訊者生存”位於文段的最後一句。《全球資訊榜》提供的就是資訊,分析諮詢具體內容可知資訊關注生存。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A、B兩項都是對“偏執狂”的理解和解釋,偏離材料;C項中“初聽聳人聽聞”表述不準確。
2.答案: B
解析:
文段是講沙塵在土壤和水迴圈方面的積極作用,是決定全球生態平衡的因素之一。而B項卻將這種作用說成是沙塵暴的作用,顯然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此選項的另一錯誤是文中並沒有說沙塵暴是由沙塵逐漸積聚形成的,犯了無中生有的錯誤。
3.答案: B
解析:
文段主要是說新媒體的盛行讓傳統媒休紛紛消亡,民眾過於依賴新媒體。故而主題詞是“新媒體”,而又文段可知,“新媒體”同時又涉及資訊傳播、資訊獲取,因此,本題答案為B。A項的“語言”、C項的“記者”“讀者立場”、D項的“態度”並不是確切的關鍵詞。A項的“傳統媒體”、C項的“網路媒體”、D項的“新聞媒體”都只是媒體其中之一,並不能概括為“新媒體”。
4.答案: A
解析:
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首句“先進的文化往往具有燈與火的功能。燈可照亮前進的路,火可溫曖渴望的心”與尾句“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氣、提高修養的”相結合為文段的主旨,強調文化的作用,因此,正確答案也應該圍繞此設定。答案為A。B項“途徑”原文中沒有講到;C項與D項說法偏離文段的重點“文化”。
題幹是節選的文字,原文如下:
>理靠感染,感染靠文化。先進的文化往往具有燈與火的功能。燈可照亮前進的路,火可溫暖渴望的心。歌德在《莎士比亞命名日》中曾這樣表達他對文化感染力的感悟:“他的著作我讀了第一頁,就被他終身折服;讀完他的第一個劇本,我彷彿一個天生的盲人,瞬息間,有一隻神奇的手給我送來了光明。”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氣、提高修養的。理靠文化是理之感染的有效途徑。感染要悅心。理的第一要義是真。只有真的理,或者叫真理,才能讓人真信,才能真的感染人。僅此還不夠,還要講藝術,使講出的理讓人容易接受,並有說服力。孟子在《告子上》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這話講得實在、精妙,頗啟人心智。生活的實踐也一再告訴我們,凡“悅心”的“理義”,總是深入淺出、如“芻豢”即牛羊肉之類的美食“悅口”那樣,否則,很可能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或者是言者聲嘶力竭,聽者昏昏欲睡。畢竟,感染力不是靠高腔大嗓,更不是靠麥克風的威力,而應像孔雀開屏那樣光彩奪目、搶人眼球,給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啟迪。
5.答案: B
解析:
據提問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
文段一開始丟擲問題,說明“官吏”是個被籠統而用的詞語,然後引出解釋,通過分別解釋“官”、“吏”闡釋二者區別,並加以相對應的舉例說明。故整個文段都在闡釋古代“官吏”的概念。故正確答案選B。A只是文段開頭一句話的轉換。C在文中並未涉及。D只是有個別案例對應而已,並不是文段重點。
政法幹警考試常識判斷習題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