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學之公共決策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1、決策型別
(1)根據決策問題的重複程度不同,決策可以分為程式性決策和非程式性決策。
(2)根據決策目標的多寡,決策可以分為單目標決策與多目標決策。
(3)根據決策條件(或稱自然狀態)的可控程度,決策可以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與非確定型決策。
①確定型決策面臨的是一種比較確定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的預期結果是相對明確的,因而方案之間的比較和擇優是不難做到的。
②風險型決策面臨的是多種可能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結果不同,未來會出現哪一種自然狀態,事前雖難以肯定,但卻可以預測其出現的概率。決策雖然帶有一定風險,但決策者對風險程度有基本的預知。
③非確定型決策與風險型決策條件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不能預測未來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因而不確定因素更多,決策風險更大
(4)根據決策許可權的制度安排,決策可以分為個人決策和群體決策。
(5)根據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決策可以分為原始決策與追蹤決策。
2、行政決策系統
行政決策系統是由參與決策的機構和人員所組成的一種組織體系。從政府組織體制上說,決策系統可從縱橫兩個方向劃分為若干分系統。縱向上可分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權機關的決策分系統;橫向上任何一級政權機關可大致分為國家權力機關決策分系統、政黨決策分系統和政府(狹義)決策分系統。每一個決策系統內部又可劃分為資訊子系統、參謀子系統、決斷子系統和監控子系統。
3、行政決策程式
(1)問題界定;
(2)目標確立;
(3)方案設計;
(4)後果預測;
(5)方案抉擇。
4、行政決策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1)頭腦風暴法。又叫自由思考法,即通過小型會議的形式,鼓勵與會人員進行創造性思考,自由發言,以相互啟發,引起連鎖反應和思維共振,形成新的設想的方法。
(2)對演法。即讓不同方案的制定小組間展開辯論,互相攻短,以充分揭露矛盾,或者拿出一個方案進行預演,人為設定對立而去評議、挑剔、反駁,由此可使各種方案逐步趨於完善的方法。
(3)綜攝法。又稱比喻法或集思廣益法,即通過收集那些表面上看來帶有情感或不合理的想法,並把它們同決策中的理性因素結合起來,或者用熟悉的方法來處理陌生的問題,或者用陌生的方法來處理熟悉的問題,通過“變陌生為熟悉”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方法
5、後果預測的主要方法
(1)德爾斐法。即採用函詢調查的方式,分別向參與預測活動的專家提出問題,而後將其意見整理和綜合並匿名反饋給有關專家,再次徵求意見,再綜合、反饋,經過多次反覆迴圈之後得到一個可靠一致的意見的方法。
(2)會議法。即通過讓預測專家集中開會,面對面交換意見,從而達到相互啟發和集思廣益,形成創造性結論,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預測結果的方法。
(3)時間序列法。即假定預測物件的變化與時間有關,並根據其變化特徵以慣性原理來推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4)迴歸分析法。即根據預測物件及其相關因素的統計資料來近似地確定變數間的函式關係,並根據這個函式模型來預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5)趨勢外推法。即根據預測物件的歷史和現象資料,找出其變化發展規律,從而推測出事物的未來狀況的方法。 6、方案抉擇的主要環節
(1)確定標準。即確定一套對方案進行優選的價值準則。一般包括: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總體戰略;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決策目標;消耗的資源儘可能少;實現目標的風險儘可能低;實施方案所產生的副作用盡量小。
(2)可行性分析。對決策方案在現實中實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估量。一般包括:政治可行性,即可以動員來支援方案的政治資源及方案對政治價值的影響;經濟可行性,即執行方案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資訊資源的獲取和支援程度;法律可行性,即方案是否符合一國的憲法和法律;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門執行決策的能力大小和效率高低;技術可行性,即方案在現有技術水平下能實現目標的程度。
(3)合法化。方案確定之後,提交給有權的立法或行政機關審批,通過一定的規則和程式使之合法化,然後以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頒佈,付諸實施。
7、群體決策的特徵
(1)有利方面:
①群體決策能夠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較多的處理意見和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
②群體成員在決策過程中,伴隨著滿意度的增加會表現出對決策的支援,從而使之易於執行;
③群體決策是組織中很重要的溝通形式,通過群體決策可以加強組織中不同水平的溝通,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2)不利的方面:
①群體決策的工作程式較慢,需要比領導個人決策更長的時間;
②在群體溝通遇到障礙時,個人意見往往會受到某種因素的壓制;
③決策群體易出現極化現象;
④會造成不必要的內耗和人力的浪費,從而導致人為的決策障礙;
⑤有時是表面上的群體決策,其結果可能會傷害參與決策的其他成員的感情;
⑥決策失誤的責任由集體承擔,從而掩蓋了個人的過失,造成了逃避責任現象的經常發生;
⑦當組織不具備群體決策的條件時,一旦採取群體決策形式,往往會帶來非常不利的結果;
⑧在多數情況下,激勵只是群體決策的附加價值,並不是群體決策的目標所在。把群體決策作為激勵的一種手段的做法並不明智;
⑨在決策目標和問題情境不清楚時,採取群體決策往往會把本來就不確定的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8、群體決策的抉擇規則
(1)一票否決(全體一致)
一票否決即全體一致原則,指決策群體所有成員必須意見完全一致才可最終選定某個備選方案,有任何人持不同意見,方案都不能通過。
全體一致原則表現出以下兩點特徵:(1)決策者平等分享決策權;(2)決策者中沒有人因最終的方案選擇而利益受損,即決策者都能由此獲得一定的收益。
(2)多數規則
多數規則即少數服從多數,以多數票通過中選方案的抉擇規則。既然全體一致在很多情況下難以做到,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多數票制以最大限度地照顧多數人的利益。
多數規則的變異形式:孔多塞標準、博爾達計數、贊成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正負表決法。
①孔多塞標準。孔多塞標準是另外一種多數決定的方法,常被稱為“兩兩對比法”或“成對錶決法”。它是由法國數學家孔多塞首先提出的,指對所有的備選方案都進行成對的比較,先表決兩個方案,獲得群體成員過半數贊成票的方案再同餘下的方案進行成對比較,依次表決直至得出最終結果。
②博爾達計數,即首先給每個備選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然後計算各個方案的總分,分數最高者勝出。這種多數決定的方法被稱為“偏好次序表決法”,即先由各成員對備選方案標明其偏好,然後由群體運用加權計演算法排出各方案的優劣順序,並作出最後的選擇。表示群體成員偏好的形式有兩種:偏好程度和偏好順序。
③贊成投票制。贊成投票制是由布拉姆斯和菲什伯恩於1982年提出的一種表決方法,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同意表決法”,即先由群體成員對所有他認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贊成票,得票最多的備選方案即可中選。
④淘汰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是在抉擇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表決方法,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否定表決法”,即先由群體成員對所有他認為可以捨棄的方案投反對票,得票最多的備選方案即被淘汰,否定表決依次進行,直至剩下最後一個備選方案。
⑤正負表決法。正負表決法可以對某一備選方案或者投贊成票或者投反對票,但兩者只可擇其一,每一個備選方案的正負之和就是淨餘票,淨餘正票最多者獲得通過。
(3)等級決定規則
等級決定規則可採用多種形式,最常見的辦法是先由群體成員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討論,大家充分交換資訊,然後在此基礎上由群體中的一個成員***通常是群體的領導者***負責最後拍板。
公務員的面試演講稿3篇
湖北公務員考試經濟知識例題精講
(1)根據決策問題的重複程度不同,決策可以分為程式性決策和非程式性決策。
(2)根據決策目標的多寡,決策可以分為單目標決策與多目標決策。
(3)根據決策條件(或稱自然狀態)的可控程度,決策可以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與非確定型決策。
①確定型決策面臨的是一種比較確定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的預期結果是相對明確的,因而方案之間的比較和擇優是不難做到的。
②風險型決策面臨的是多種可能的自然狀態,可選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結果不同,未來會出現哪一種自然狀態,事前雖難以肯定,但卻可以預測其出現的概率。決策雖然帶有一定風險,但決策者對風險程度有基本的預知。
③非確定型決策與風險型決策條件基本相似,不同的只是不能預測未來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因而不確定因素更多,決策風險更大
(4)根據決策許可權的制度安排,決策可以分為個人決策和群體決策。
(5)根據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性質,決策可以分為原始決策與追蹤決策。
2、行政決策系統
行政決策系統是由參與決策的機構和人員所組成的一種組織體系。從政府組織體制上說,決策系統可從縱橫兩個方向劃分為若干分系統。縱向上可分為中央和各級地方政權機關的決策分系統;橫向上任何一級政權機關可大致分為國家權力機關決策分系統、政黨決策分系統和政府(狹義)決策分系統。每一個決策系統內部又可劃分為資訊子系統、參謀子系統、決斷子系統和監控子系統。
3、行政決策程式
(1)問題界定;
(2)目標確立;
(3)方案設計;
(4)後果預測;
(5)方案抉擇。
4、行政決策方案設計的基本方法
(1)頭腦風暴法。又叫自由思考法,即通過小型會議的形式,鼓勵與會人員進行創造性思考,自由發言,以相互啟發,引起連鎖反應和思維共振,形成新的設想的方法。
(2)對演法。即讓不同方案的制定小組間展開辯論,互相攻短,以充分揭露矛盾,或者拿出一個方案進行預演,人為設定對立而去評議、挑剔、反駁,由此可使各種方案逐步趨於完善的方法。
(3)綜攝法。又稱比喻法或集思廣益法,即通過收集那些表面上看來帶有情感或不合理的想法,並把它們同決策中的理性因素結合起來,或者用熟悉的方法來處理陌生的問題,或者用陌生的方法來處理熟悉的問題,通過“變陌生為熟悉”來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方法
5、後果預測的主要方法
(1)德爾斐法。即採用函詢調查的方式,分別向參與預測活動的專家提出問題,而後將其意見整理和綜合並匿名反饋給有關專家,再次徵求意見,再綜合、反饋,經過多次反覆迴圈之後得到一個可靠一致的意見的方法。
(2)會議法。即通過讓預測專家集中開會,面對面交換意見,從而達到相互啟發和集思廣益,形成創造性結論,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預測結果的方法。
(3)時間序列法。即假定預測物件的變化與時間有關,並根據其變化特徵以慣性原理來推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4)迴歸分析法。即根據預測物件及其相關因素的統計資料來近似地確定變數間的函式關係,並根據這個函式模型來預測其未來狀態的方法。
(5)趨勢外推法。即根據預測物件的歷史和現象資料,找出其變化發展規律,從而推測出事物的未來狀況的方法。 6、方案抉擇的主要環節
(1)確定標準。即確定一套對方案進行優選的價值準則。一般包括:符合國家和社會的總體戰略;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決策目標;消耗的資源儘可能少;實現目標的風險儘可能低;實施方案所產生的副作用盡量小。
(2)可行性分析。對決策方案在現實中實施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和估量。一般包括:政治可行性,即可以動員來支援方案的政治資源及方案對政治價值的影響;經濟可行性,即執行方案的人力、物力、財力和資訊資源的獲取和支援程度;法律可行性,即方案是否符合一國的憲法和法律;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門執行決策的能力大小和效率高低;技術可行性,即方案在現有技術水平下能實現目標的程度。
(3)合法化。方案確定之後,提交給有權的立法或行政機關審批,通過一定的規則和程式使之合法化,然後以法律、法令或政策的形式頒佈,付諸實施。
7、群體決策的特徵
(1)有利方面:
①群體決策能夠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可以為解決問題提供較多的處理意見和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
②群體成員在決策過程中,伴隨著滿意度的增加會表現出對決策的支援,從而使之易於執行;
③群體決策是組織中很重要的溝通形式,通過群體決策可以加強組織中不同水平的溝通,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2)不利的方面:
①群體決策的工作程式較慢,需要比領導個人決策更長的時間;
②在群體溝通遇到障礙時,個人意見往往會受到某種因素的壓制;
③決策群體易出現極化現象;
④會造成不必要的內耗和人力的浪費,從而導致人為的決策障礙;
⑤有時是表面上的群體決策,其結果可能會傷害參與決策的其他成員的感情;
⑥決策失誤的責任由集體承擔,從而掩蓋了個人的過失,造成了逃避責任現象的經常發生;
⑦當組織不具備群體決策的條件時,一旦採取群體決策形式,往往會帶來非常不利的結果;
⑧在多數情況下,激勵只是群體決策的附加價值,並不是群體決策的目標所在。把群體決策作為激勵的一種手段的做法並不明智;
⑨在決策目標和問題情境不清楚時,採取群體決策往往會把本來就不確定的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8、群體決策的抉擇規則
(1)一票否決(全體一致)
一票否決即全體一致原則,指決策群體所有成員必須意見完全一致才可最終選定某個備選方案,有任何人持不同意見,方案都不能通過。
全體一致原則表現出以下兩點特徵:(1)決策者平等分享決策權;(2)決策者中沒有人因最終的方案選擇而利益受損,即決策者都能由此獲得一定的收益。
(2)多數規則
多數規則即少數服從多數,以多數票通過中選方案的抉擇規則。既然全體一致在很多情況下難以做到,那麼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多數票制以最大限度地照顧多數人的利益。
多數規則的變異形式:孔多塞標準、博爾達計數、贊成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正負表決法。
①孔多塞標準。孔多塞標準是另外一種多數決定的方法,常被稱為“兩兩對比法”或“成對錶決法”。它是由法國數學家孔多塞首先提出的,指對所有的備選方案都進行成對的比較,先表決兩個方案,獲得群體成員過半數贊成票的方案再同餘下的方案進行成對比較,依次表決直至得出最終結果。
②博爾達計數,即首先給每個備選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次排列打分,然後計算各個方案的總分,分數最高者勝出。這種多數決定的方法被稱為“偏好次序表決法”,即先由各成員對備選方案標明其偏好,然後由群體運用加權計演算法排出各方案的優劣順序,並作出最後的選擇。表示群體成員偏好的形式有兩種:偏好程度和偏好順序。
③贊成投票制。贊成投票制是由布拉姆斯和菲什伯恩於1982年提出的一種表決方法,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同意表決法”,即先由群體成員對所有他認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贊成票,得票最多的備選方案即可中選。
④淘汰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是在抉擇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表決方法,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否定表決法”,即先由群體成員對所有他認為可以捨棄的方案投反對票,得票最多的備選方案即被淘汰,否定表決依次進行,直至剩下最後一個備選方案。
⑤正負表決法。正負表決法可以對某一備選方案或者投贊成票或者投反對票,但兩者只可擇其一,每一個備選方案的正負之和就是淨餘票,淨餘正票最多者獲得通過。
(3)等級決定規則
等級決定規則可採用多種形式,最常見的辦法是先由群體成員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討論,大家充分交換資訊,然後在此基礎上由群體中的一個成員***通常是群體的領導者***負責最後拍板。
湖北公務員考試經濟知識例題精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