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高中政治單元練習題是在單元考試前,檢測大家政治知識點記憶的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供同學們練習。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

  1、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補碘會使有些人攝碘過量。作為非缺碘地區,上海市場增售無碘鹽,市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節攝碘量。材料體現的哲理有******

  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問題要力求全面

  ③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一個科學研究小組對5000只“冰川豹蛛”進行測量後發現,1996-2005年間,這種蜘蛛的體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當地每年的解凍期提前了20-25天,這支援了他們的猜想,劇烈的氣候變化對當地蜘蛛的生長產生了影響。該研究小組負責人表示這種影響的後果很複雜,一下子無法估計出來,這一說法體現了******

  ①事物間的聯絡是客觀的,無條件的②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

  ③世界總有一些祕密不能為人所理解④人的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蝴蝶效應”由氣象學家洛倫茲於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不僅體現驚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魅力,更蘊涵著深刻的哲學內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萬事萬物無不處於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發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③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絡都是大膽想象和合理推論的結果

  ④某個微小因素的變化在一定條件下會對系統產生決定性影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09年是澳門迴歸10週年。澳門迴歸以來經濟持續增長,社會***祥和,民眾安居樂業。澳門原有的經濟社會制度沒變,生活方式沒變,文化傳統和特色也沒有變化。變化的是澳門煥然一新的社會面貌和同祖國內地日益密切的聯絡。這體現的主要哲理是******

  A.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關係B.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要求重視量的積累

  C.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D.物質決定意識原理,一切從實際出發

  5、《淮南子•說山訓》中雲:“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這句話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看問題辦事情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統一的原則

  B.要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飛躍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

  D.要樹立因果觀念,提高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6、心理學實驗表明,只靠耳朵聽的知識,3個小時後只能記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識,3個小時後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記住30%左右;如果視聽結合獲得的知識,3個小時後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從哲學上看,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提高記憶力需要

  A.把握主次矛盾之間的關係 B.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趨勢

  C.把握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係 D.把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係

  7“中國人口普查----2010”標誌,以漢字書法“人”字和國畫“中式民居”及英文字母“C”為主要圖形元素,以國旗顏色為主要色素。書畫風格的“人”字抽象化為萬里長城圖形,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兩條環繞的綵帶源於英文字母“C”,代表“CHINA”和“CENSUS”,“2010”表明普查年份,體現了“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的主題概念及與國際接軌的普查理念。從哲學上看,該標誌的創意***C***

  A、具有主觀性,其內容是設計者獨特主體意識的產物

  B、具有原創性,來源於設計者的豐富聯想和主觀映像

  C、具有藝術性,充分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D、具有客觀性,藉助實景為載體而不受主觀因素影響

  8、歷史學家可以記錄和重述已經發生的事情也可以預測未來。他們預測未來的客觀基礎有

  ①未來世界多變,但並非雜亂無章②過去發生過的事,未來必定也會發生

  ③未來會發生的事,過去或現在必有端倪④距離過去或現在不遠的事,變化一定不會太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南宋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這句名言蘊含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B.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

  C.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依存 D.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關鍵問題

  10、200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這對於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的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的生產力佈局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

  ①搞好區域性有利於推動整體的發展②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實行調控

  ③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④政府努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美國科研人員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隻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觸電般立即竄逃出去;又將青蛙放入涼水中,然後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溫度的變化,確沒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漸喪失逃生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青蛙效應”。回答11~12題。

  11、“青蛙效應”說明的關於事物發展狀態的哲理是

  ①事物變化發展的實質是引起質變的量變②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量變引起的

  ③事物的質變就發生在無形的量變之中④事物的不顯著的量變可以向質變轉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人可以避免“青蛙效應”在於能居安思危,並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學道理是①認識“危”的條件、根源和前景是實現“安”的必要前提

  ②認識“危”的必然性,則可以安之若素、泰然處之

  ③認識“安”與“危”的依存、貫通關係,順應和迎接安危轉化的趨勢

  ④認識“安”與“危”的包含、轉化關係,努力實現轉危為安的趨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中國、印度、日本三國都實施探月工程,但印度的最大特色在於將向月球表面發射撞擊器;日本是探測月球的重力場;中國用微波輻射計來探測月球表面土壤的特徵。這體現了

  A.矛盾特殊性寓於普遍性之中,並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

  B.在矛盾特殊性指導下研究矛盾普遍性

  C.矛盾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並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在平面解析幾何中,當動點到一個定點的距離與它到一條定直線***定點不在定直線上***的距離之比是常數時,該動點的軌跡為圓錐曲線。常數的值不同,圓錐曲線的形狀就不同。當常數小於1時,軌跡是橢圓;當常數等於1時,軌跡是拋物線;當常數大於1時,軌跡是雙曲線。上述結論表明

  ①共性寓於個性之中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動事物的發展

  ③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④事物的聯絡是具體的、多樣的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更好應對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我國以積極的姿態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不失時機地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這體現了

  ①矛盾的對立統一②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③意識具有能動作用④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0年1月18,國家資訊中心釋出的《西部大開發中的城市化道路》研究報告認為,成都市政府藉助獨特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已經成為西部大開發引擎城市、中國內陸投資環境標杆,城市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領城市。報告指出,“成都模式”以“複合城市化、要素市場化、城鄉一體化”三大路徑為驅動力,在短短10年間,為破解西部乃至全國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特別是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模本。

  16、上述材料蘊含的唯物辯證法道理有

  ①任何事物都是同它周圍的任何事物相互聯絡的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人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量變與質變的相互關係要求人們學會優化結構

  ④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7、袁隆平說:“人有講發現‘野稻’只是靠運氣,這裡有一定偶然性,但必然性往往寓於偶然性之中。一是必須是有心人,是專門來找野生稻的;二是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寶貴的材料只要觸到我們手裡,就能一眼識破。別人即使身在寶山,也不見得識寶。”這

  A.強調了內因和外因正確結合的重要性

  B.強調了量變引起質變的重要性

  C.體現了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

  D.體現了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8、我國古代“文彥博數豆”的故事,說的是文彥博小時候準備了兩個罐子,做了錯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紅豆,每天檢查紅豆和黑豆的數目,日積月累,黑豆越來越少,紅豆越來越多。長大後,文彥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重視量的積累 B.要支援新事物的成長

  C.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要自覺改造客觀世界

  19、在高三複習階段每天都有諸多的學習任務等待我們去完成,這常常讓我們手忙腳亂。如果善於按照下圖所示對我們的學習任務進行管理,並按一定的順序完成任務,就會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這種做法主要體現了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主次矛盾關係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關係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係原理

  20、社會學家費孝通對處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有這樣的設想與心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A.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

  21、中國傳統醫學有其獨特的理論,在治療一些疾病時遵循的醫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內,治其內必治其根。下列表述與這一醫理相一致的是①現象表現本質,本質決定現象②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內因決定外因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④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災難到進步,其中體現的深刻哲理是

  ①“災難”和“進步”作為矛盾雙方,包含著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

  ②“災難”向“進步”轉化是無條件的,體現了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

  ③“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進步”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災難”促進“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某些外因的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中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一是“取類”,把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經驗集中起來,發現事物之間的相類性,“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二是“比象”,在對“類”有了認識之後,“因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中醫“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問題關鍵 B.從整體著眼才能把握區域性的性質

  C.矛盾同一性和鬥爭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

  24、經驗告訴我們,手接觸到火會感覺到燙,甚至被灼傷。《莊子•天下》中的辯者卻提出了“火不熱”命題。分析這一看上去荒謬的命題,可以使我們在一般與個別、主觀與客觀關係等問題上得到一些有益啟示。下列說法中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獨立於“個別的火”,前者不熱,後者熱

  ②“一般的火”寓於“個別的火”之中,不能說“火不熱”

  ③“熱”的感覺由“火”引起,但不存在於“火”中,所以說“火不熱”

  ④“熱”與“不熱”因人而異、沒有標準,所以可說“火不熱”?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辯證唯物論知識點複習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習題及答案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考點總結大全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知識點彙總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唯物辯證法知識點
高三政治唯物辯證法二輪複習教案
高二政治唯物辯證法觀點歸納
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知識考點
高中政治生活與消費試題及答案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