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半夏炮製歷史沿革初步探討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摘要】  本文對中藥半夏炮製的歷史沿革、傳統炮製理論及不同炮製品的臨床應用進行了初步整理和探討,為進一步研究炮製工藝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  半夏;炮製;歷史沿革

     中藥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塊莖,藥用歷史悠久,首載於《神農本草經》。功能燥溼祛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因其性味辛溫有毒,故歷代對其炮製極為重視。縱觀歷代醫藥著作的論述,對半夏的傳統炮製方法很多,炮製應用的輔料也很多,有生薑、白芥子、皂莢、白礬、醋、酒、麻油、甘草、石灰、皮硝等等。本文擬就其炮製的歷史沿革,傳統炮製理論及不同炮製品臨床應用作初步探討,為科學繼承祖國醫藥遺產,制定合理炮製工藝提供依據。

    1  半夏炮製的歷史沿革概況

    中藥半夏的炮製有相當長的歷史,戰國時代《黃帝內經》記載“ 治半夏”即是炮製過的半夏,這是半夏炮製的最早記載。漢代張仲景著《金匱玉函經》記載半夏用“湯洗”去毒,並曰“不口父咀,以湯洗十數度,令水清滑盡,洗不熟有毒也。”晉代葛洪著《肘後備急方》提到:“中半夏毒,以生薑、乾薑並解之”。為後世姜制半夏提供了理論依據。其後南齊時代龔慶宣整理的《劉涓子鬼遺方》增加了生薑浸製方法:“半夏湯洗七遍,生薑浸一宿,熬過。”這種炮製的理論樑代陶巨集景《本草經集經》中作了最好的說明:“半夏有毒,用之必須生薑,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完以熱湯洗去上滑,手摟之皮釋隨剝去,更復易湯(捶之)令滑盡,不爾戟人咽。”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姜制確能降低半夏的毒性和刺激性,以薑汁煮半夏降低效果最明顯,薑汁冷浸不如姜煮[1]。並能增加半夏和胃降逆止嘔功能。

    南北朝劉宋時代雷斆撰著《雷公炮炙論》曰;“修事半夏四兩,用白芥子末二兩,釅醋六兩,二味攪令濁,將半夏投中,洗半夏上有隙誕,若洗不淨,令人氣逆,肝氣怒滿。”由此開始應用一些輔料製法,以去其毒副作用,增強祛痰作用。

    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記載用“糖灰炮”,王燾著《外臺祕要》沿用湯洗法:“半夏一升洗滑焙研。”及至宋代,除沿用上述方法外,尚增加了“礬制”、 “姜礬制”和“醋煮”等法。《蘇沈良方》記載有:“薑汁、井水煮。”錢乙《小兒藥證直訣》中有半夏“湯浸七次,切,焙乾。用生薑三錢同搗成曲,焙乾。” 《聖濟總錄》記載方法較多,有米炒、酒浸麩炒,漿水煮,醋煮,漿水、生薑、甘草並桑根白皮煮,白礬水浸焙。《和劑局方》中曰:“半夏泡七次四兩,枯礬一兩,為末,薑汁打糊,或者棗肉,和丸梧子大。”並記載有“水煮”“湯泡炒黃”等等方法。

    金元時代,沿用了姜製法,李杲《脾胃論》中指出半夏“姜洗七次焙乾”,朱震亨《丹溪心法》增加了“半夏油炒為末”的炮製方法。

    明代醫藥學家總結前人經驗,增加了皁角礬生薑制。《嬰童百問》載半夏“皂莢、白礬薑汁同煮。”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介紹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湯泡浸七日,逐日換湯,晾乾切片,薑片拌焙入藥。”《增補萬病回春》有半夏“治風痰用牙皁、白礬、生薑煎泡透晒乾用”的闡述。《本草原始》亦記載:“半夏以滾湯2~3日,每日換湯後以皂莢、白礬、生薑同煮過。”

    清代,除仍沿用前人炮法外,在炮製工藝、輔料和製品規格方面均有所創新。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載仙半夏法:“用大半夏一斤,石灰一斤,滾水七八碗,入盆內攪涼,澄清去渣,將半夏入盆內手攪之,日晒夜露七日足,撈出控幹。用井華水洗淨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換水三次撈起控幹。用白礬八兩,皮硝一斤,滾水七八碗。將礬硝共入盆內攪晾溫,將半夏入內侵七日,日晒夜露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換水三次,取出控幹,後入藥。”現代法半夏大體沿用此法炮製。黃宮繡《本草求真》曰:“半夏七日夜用淨水淘浸,再皂莢水浸七日夜,又用石灰水淘浸七日夜,又用白礬水淘浸七日夜,又用生薑水淘浸七日夜,又用甘草水淘浸七日夜,洗淨焙乾。”

    從古代醫書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半夏的炮製去毒理論及方法在古代已經形成,並逐步完善,其中包括湯洗、煮法,加輔料制一直沿用至今。這些炮製方法成為今天對半夏進行炮製現代研究的歷史文獻研究依據。

2  半夏及其炮製品的臨床應用

    歷代以來,我們祖先對毒***物的炮製十分重視。各代均有較好的除毒方法和炮製作用論述。《神農本草經》早就記述:“藥有……有毒無毒,……若有毒宜制。”因此,有毒中藥供內服時,必須嚴格依法炮製以達到消除或降低藥物毒性或副作用的目的,達到保證用藥安全和增強療效雙重作用。中藥半夏有辛散消痞,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生用外治癰腫痰核,通過不同方法炮製後,在中醫臨床上組方十分靈活。不同炮製品在其所組成的方中發揮著不同治療作用,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疾病。這是中醫用藥的顯著特色和優勢。《靈樞·邪客篇》曰:“今厥氣客於五髒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暝。……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其中半夏湯藥僅二味(即治半夏五合,秫米一升),治半夏即炮製過的半夏,能祛邪降逆,辛溫通陽,用治於邪氣內阻,營衛不利,陰陽失調之失眠證確有良效。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善用半夏伍生薑治療多種疾病,諸如大、小柴胡湯,小青龍湯,生薑瀉心湯,栝蔞薤白半夏湯、半夏厚朴湯等方中均以半夏伍生薑,治療不同病症。可謂辯證論治,隨證用藥的典範。他創立的小半夏湯為止嘔之祖方。據統計,《傷寒論》中用半夏者43方,其中內服37方,外用6方,在仲景方中半夏的出現頻率頗高,足見當時半夏的用途和效驗很受重視。其後《丹溪心法》中有“治溼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陳修園《時方妙用》有“眉稜角痛,半夏六錢,生薑三片,水煎調沉香末五分服”之言。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指出:“痰分之病,半夏為主,造而為曲尤佳。治溼痰以薑汁白礬湯和之,治風痰以薑汁竹瀝或荊瀝和之,治寒痰薑汁白礬湯入白芥子末和之,此皆造麴妙法也。“這些記載都說明用不同輔料對半夏進行炮製,不僅有效地消除或降低了半夏毒性而且大大增強了其治療效應。現代應用白礬、生薑、石灰、甘草等輔料炮製半夏,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之分。清半夏是半夏與白礬同制,長於祛痰化飲,大凡諸痰病飲皆選用之;姜半夏是半夏與姜礬同制,長於和胃降逆止嘔,臨床上多用於脾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常之嘔吐瀉利證;法半夏則是用甘草和石灰制偏於溫化寒痰,臨床上多用於寒症痰飲喘咳之症。

    3  討論

    半夏自古以來認為生品有毒,能“戟人咽”“令人吐”。《證類本草》指出半夏“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湯洗令滑盡。”其傳統炮製工藝,首先採用水泡漂去毒。通過水泡漂,可使有毒成分溶於水中而被棄去,從而降低毒性。此法雖能除去一部分毒性,但對藥(性)效影響很大,在除去毒性成分同時,有效成分損失也很多。正如清代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指出:“今藥肆所售仙半夏,惟將半夏浸泡,盡去其汁味,然後以甘草浸晒……全失本性……是無異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現代有研究表明半夏有效成分能溶於水,而有毒成分卻難溶於水。顯然,半夏長時間水浸漂去毒效果不理想。正因為如此,所以前人經長期實踐總結經驗採用輔料炮製去毒。在宋代就有礬水浸製和白礬湯洗半夏。現代研究證明明礬在水中溶解後可水解成氫氧化鋁而呈凝膠狀態,且本身帶有電荷,可吸附半夏的毒性成分或與毒性成分結合,從而達到降低毒性的目的[2]。

    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現為對胃、腸、咽喉黏膜的強烈刺激作用,重者,可產生嘔吐,嚴重者,可窒息。用白礬、生薑、石灰、甘草等輔料炮製,就能減弱和消除刺激性。半夏現行炮製工藝就是應用這些輔料,不但去毒效果好,而且有效成分損失少、原料損耗低。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藥物炮製質量要求不斷提高,所以我們不僅要借鑑前人的經驗研究傳統炮製方法,而且應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進一步探索新的炮製工藝。有實驗對傳統炮製半夏方法做了改進,將半夏水浸透後,經115℃加熱100min,制粉口服無不良反應[3]。有報道半夏經高溫(115℃,150min;121℃,100min),高壓(132~152kPa,2h)處理,均能破壞其毒性,且工藝簡便,原料損耗低,但在有效成分不明確情況下,療效是否受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吳皓.半夏姜制對動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響.中國中藥雜誌,1993,18(7):408.

2 魏其才.白礬對半夏浸出性成分的影響.中成藥,1990,12(11):17.

3 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八醫院製藥廠.半夏炮製的研究.中草藥通訊,1975,(3):26.

對中藥新藥研究開發的探討
催產素在產程中的應用
相關知識
中藥半夏炮製歷史沿革初步探討
芻議中藥飲片炮製與質量的關係
中藥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及配料
中藥半夏的功效和作用
上海歷史沿革導遊詞
冬至的歷史沿革有哪些
盧森堡的歷史沿革發展
五代十國楚國的歷史沿革
福建泉州歷史沿革
迪斯尼樂園歷史沿革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