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發省級醫學職稱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醫學生是我國未來基層衛生事業的主力軍,他們的素質狀況、水平高低影響著人民群眾衛生健康,也影響著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醫學專科生就業心理問題

  從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入學率持續增長,應屆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大學生就業競爭日益激烈。以河南省為例,醫學院校普遍採用“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基本模式。儘管如此,但由於專業性較強,醫學畢業生面臨比其他專業學生選擇面更窄的現狀。由就業問題而引發的一系列畢業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基於此,本文進行相關分析。

  一、醫學專科生就業形勢概述

  本文通過對河南省部分醫學院校,尤其是漯河醫學高等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的調查分析,認為當前醫學專科生就業主要存在以下四個特徵:

  1.學歷差異

  一方面,畢業人數與就業機會之間正比越大,對學歷的要求就會越高;另一方面,社會整體對高學歷人才越來越看重,醫療單位招聘的學歷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相關資料顯示,近十年來,一線城市對醫學畢業生的需求現狀是:專科生下降明顯,本科生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研究生以上學歷則呈上升趨勢。但是由於碩士研究生報名資格要求具有本科學歷或者同等學力,因此專科生在考研上不佔優勢,只能走曲線考研路線,一是先考取本科,二是先工作積累工作經驗,總之都是為達到考研的報名資格。

  2.地區差異

  地區差異主要是指東西部地區以及各省市、之間因經濟發展水平而造成的工資待遇差異、生活水平差異、教育差異等。大部分畢業生都向往繁華、舒適的都市生活,而對於欠發達地區避而遠之。這既造成人才分佈不均衡的狀態,也會使得各地區之間的差距繼續拉大。從各國人均擁有醫生的數量來看,我國醫療人員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基層偏遠地區。所以,並不是不存在醫療人員的缺口,而是人才的分佈極為不均衡。

  3.專業差異

  從廣義上來說,醫學類專業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技術、中醫學、法醫學、護理學、藥學等8個學科類等。這些專業之間的就業差距較大。以臨床醫學為例,近年來的畢業生供大於求,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層次提升,本科及以下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但是藥科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目前被普遍看好,藥科類畢業生供小於求,各醫藥公司、製藥廠是吸收這類畢業生的主要途徑,製藥業對人才的需求穩中有升。再如,在2010年主要專業就業率前50名中,醫學影像學以96.3%排名第7名,護理學以94.7%的就業率排名15位。總體來看,專業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甚至在一定範圍內是較為明顯的。

  二、醫學專科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

  1.自我期望較高,心理落差大

  在擇業之初,畢業生往往充滿信心和希望,但在殘酷的現實中又很容易被所遇到的挫折打擊,因此畢業生的心理落差問題成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不僅是醫學生的心理問題,更是所有畢業生的共同問題。具體分析來講,畢業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落差,主要是由於其在就業之初對自我的期望太高,對社會環境和就業形勢缺乏客觀全面的分析所致。大學生的一個特質是由於缺乏社會現實的鍛鍊,心理承受能力較低,敏感脆弱,所以在遇到就業挫折時容易妄自菲薄,或者埋怨社會,消極情緒高漲。

  2.學業就業壓力大,不易調適

  與一般專業相比,醫學專業的學生學業更加繁重,所需要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要求更高,以基礎醫學開設的課程為例,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心理學、醫學史***、生物醫學基礎課***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病原學、遺傳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解剖學、藥理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實驗等***、臨床醫學課***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神經內科學、傳染病學、康復醫學基礎等***等三部分。再加之醫學專科生失業率排名靠前,就業競爭壓力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往往很大,且難以除錯,焦慮情緒蔓延。

  3.就業觀狹隘,影響職業發展

  在擇業時,很多學生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對日後的職業規劃欠考慮;也有的學生將物質待遇當做衡量擇業的唯一標準,過於功利化;還有的學生只追求穩定,總想一步到位。這些觀念在畢業生中間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擇業方向及日後的職業發展。

  三、相關對策

  1.客觀認識個人和社會,正確看待競爭和挫折

  很多學生埋頭於繁重的學業,認為自己只要將學業完成好必將有一個好的就業機會。抱著這種心態,他們對自身和社會的認識容易產生偏移,對自己估計過高,對社會競爭估計過低,以至於在理想與現實發生碰撞之時容易產生挫敗感,認識社會不公平,怨天尤人。要改變這一狀態,必須正確看待個人的價值以及社會的客觀實際。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對競爭現狀有一個充分的估計之後,才會在學業中有的放矢,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重點,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爭取一個職位,並不是只具有過硬的學習成績就可以的,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廣泛的社會知識,以及過硬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等。只有自己的心態端正了,才會正確看待競爭和挫折。

  2.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杜絕功利主義

  上文提及,很多畢業生在擇業時過於看重眼前利益,或者過於追求穩定。在當前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社會形勢下,任何的“好”都不可能是永遠的好,任何的“穩定”也不可能是絕對的穩定。單純追求待遇高、大醫院這些就業方向,很容易侷限自己的求職範圍。當前,醫療改革將持續深入,基層的醫療單位也會迎來較好的發展契機。因此,除了那些甲等醫院,畢業生也可以選擇基層醫療工作單位等,要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個人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不能將個人得失看得過重,要有服務社會和人民的大局意識。

  3.解放思想,拓展就業領域

  畢業生應摒棄以往保守固定的就業觀,不應分過拘泥於專業對口苦,要拓展就業領域。例如可以選擇一些與醫學領域相近或者相鄰的行業,例如生物醫藥類、保健康復類、美容護理類、養老院、孕嬰護理、健康管理中心、體檢中心、臨終關懷等公司或單位,也可以選擇一些醫學交叉學科領域,如保險公司的醫藥核賠師。這些行業往往待遇較好,不乏成功人士。再如,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關注,“健康管理師”便成為新興職業,隨著亞健康人群越來越多,社會對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而醫學專業的學生因為具有系統的醫療專業知識作為基礎,尤其是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從事這一行業具有其他專業學生所不能比擬的優勢。總之,醫學生可以發揮特長的途徑很多,只要不固守思想,拓寬眼界,必然會找到實現個人社會價值的平臺。

  四、結束語

  大學階段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個體心理成長髮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大學生在這一階段應該走向成熟,為走向社會做好準備。但由於這一時期,大學生個體心理髮展極不穩定,容易受到來自學校、社會、家庭、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如不能得以及時疏導很可能導致嚴重後果,而對於擔負著“救死扶傷”重任的醫學生而言更是如此。相關研究者應對這一問題加以重視,並做好心理輔導引導工作,輔助醫學畢業生健康成長,順利就業。

  篇2

  淺析醫學本科生生命意義感現狀調查

  醫學生與其他性質的高校學生相比有著更為突出的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對於剛走進高校調適期的醫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獲得認同和歸屬感、堅定專業選擇、尋找和定位人生及職業目標、實現自我價值是醫學院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大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大學調適期,對這一階段醫學生的生命意義感現狀調查有助於我們把脈醫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排查負面因素,傳遞生命感正能量、幫助醫學生的職業素質養成。

  一、研究物件和方法

  1、研究物件

  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西安學院的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和衛生管理學院4個學院大一、大二年級的359名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最終收回的有效問卷為341份,有效回收率為94.98%。其中,男生86名,女生255名。一年級170人,二年級171人。涉及調查的專業有臨床醫學、護理、藥品營銷、公共衛生管理,前兩個專業為理科專業,後兩者為文科專業。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生命意義感量表***PIL,Purpose in Life Test***,是由Crumbaugh於1968年編制的,用來檢驗Viktor Frankl的理論命題:如果生活缺少了意義,就會產生***存在***挫折***或在心理病人身上產生類似Frankl叫作非遺傳性神經症的微症***。[1]該量表被宋秋蓉、何紀瑩等學者修訂,在實踐中證實具備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廣泛應用在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調查研究中。肖蓉、張曉遠等2009年撰寫發表《生活測驗***PIL***在大學生中的應用及其信效度研究》一文對PIL量表在高校學生群體中的應用效果給予了肯定,其應用價值良好。

  PIL量表包括20道自評條目,本研究直接選用臺灣學者翻譯版。量表從結構上分為4個維度: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活態度和自主感。以李克特7點量表方式作答。量表總分割槽間為20分-140分。112分以上表示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與意義,112-92分之間者對生命意義與目標不明確,92分以下缺乏生命意義感。

  3、研究方法

  使用SPSS21.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1、總體情況分析

  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359份,剔除缺失值大於20%的問卷,最終收回有效問卷341份,回收率為94.98%。其中,男生86名,女生255名。一年級170人,二年級171人。涉及調查的專業有臨床醫學、護理、藥品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資訊衛生管理方向***,前兩個專業為理科專業,後兩者為文科專業。341名醫學生的生命意義感總分平均為101.06。其中,生命意義缺乏學生有81人,所佔比例為23.75%,該群體生命意義感得分均值為81.63;生命意義不確定學生有193人,所佔比例為56.60%,該群體生命意義感得分均值為102.44;生命意義明確學生有67人,所佔比例為19.65%,該群體生命意義感得分均值為120.61。

  2、不同人口學特徵的醫學生生命意義感得分分析

  ***1*** 性別。

  本次調研男生共86名,女生255名。通過比較發現,不同性別學生的生命意義感得分的總分及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命態度、自主感得分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不同性別學生的生命意義感總分及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命態度、自主感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年齡。

  年齡在20歲以下學生有251名,20~25歲有90名。不同年齡學生的生命意義感得分的總分及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命態度、自主感得分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是否獨生子女。

  獨生子女人數為103名,非獨生子女238名。通過比較可以看出,非獨生子女的生命意義感得分在總分、生活感受、生活目標三個維度均高於獨生子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非獨生子女的生命態度、自主感得分與獨生子女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4***科目。

  本次調查共有文科生113名,理科生228名。分析結果顯示,文理科學生的生命意義感總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理科得分高於文科;文理科學生的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命態度、自主感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5***家庭所在地。

  根據學生家庭所在地的不同,分為農村***225名***、城鎮***82名***、大中城市***34名***三組。經比較分析可知,不同家庭所在地學生的生命意義感得分在總分及生活感受、生活目標、生命態度、自主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6***人際關係。

  根據學生與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的不同,將研究物件分為非常融洽***48***、很融洽***133***,融洽***130***以及一般***30***四組。通過比較發現,不同人際關係的學生在生命意義感總分、生活感受得分、生活目標得分、生命態度得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人際關係越融洽,生意意義感得分越高,即醫學生的人際關係狀況與生命感意義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但在自主感領域得分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7***專業。

  本次調查共選取4個專業,分別為臨床***169***、藥學***55***、衛生管理***58***和護理***59***。通過比較發現,不同專業的學生在生活感受維度的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36***,進一步做兩兩比較,藥學和衛生管理專業的生活感受得分均低於臨床專業***P<0.05***,其餘各專業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生命意義感總分、生活目標得分、生命態度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三、探討與建議

  1、本研究中調適期醫學生生命意義感總分101.06±14.62,低於廣東省某醫科大學學生生命意義感分值***105.74±15.33***[2]

  本研究樣本不涉及三年級、四年級甚至是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侷限性。但反映出醫學生生命意義感總體不高,生命意義感缺失和生命意義感不確定的學生比例高。醫學生迷茫感很強,自我認同和正面引導不足。學科教學和實踐活動都蘊含著生命教育的契機,若能依照學生實際需要,妥善規劃課程,將生命倫理與生死教育融入到教學中,必然會對大學生生命意義感的提升有積極、正向的影響。[3]同時,醫學院校應圍繞醫學人文精神開設相關課程,激發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興趣點,培養醫學生求知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有所崇敬,對生命有所敬畏。

  2、生命意義感在性別上無統計學差異

  以往研究結果中多顯示男生的生命感意義分值高於女生,這與調查樣本中的男女比例有關。西安醫學院的學生構成中顯示男生人數少於女生人數。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性別差異也可能縮小或是消失。當今社會對女性和男性的要求已經處於一個水平線上,女性對自身的要求也高。學校裡隨處可見“女漢子”型別的女生。女生的自我調節能力、適應能力、目標性和執行力不弱於男生。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平等看待男女生,減少性別的偏見,給予學生均等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注重引導和鼓勵。

  3、非獨生子女的生命意義感高於獨生子女,在前三個因子裡同樣存在差異

  根據與學生溝通了解到這些非獨學生大部分來自條件較為偏僻落後的小縣城或農村,但他們心智成熟較早,大部分也沒有獨生子女驕橫的性格,勇於擔當。他們選擇醫學院校的理由有以下幾點:一是家人患病,自己學醫是為了家人。二是醫生的工作較為穩定,有一技之長,可減輕家裡負擔。三是自身熱愛醫學專業。基於選擇專業的明確性,自身承擔的使命感較強,這些非獨學生目標較為明確,動力充足,積極調整心態融入大學生活,加之有著吃苦的決心和堅定毅力,自我認同感和目標感較強。反而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家境富裕的獨生子女往往缺失積極向上的動力變得迷茫焦躁,遇到挫折後的承受能力弱。

  4、生命意義感在學生家庭所在地分佈統計上無差異

  西安醫學院的辦學定位決定了生源和學生之間的地緣關係。以西安醫學院為例,學校辦學定位面向基層,生源多為陝西省內各地區,錄取學生大部分來自鄉鎮、縣級和農村,城市學生所佔比列相對較低。城市與農村思想、文化、習慣的碰撞差異在學校對比不顯著,加之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90後”學生整體適應性強。緊密的地緣因素也使學生入校後能迅速找到來自同一生源地的同學或是老鄉。這種親近感很快消除了入校後的緊張情緒,容易產生歸屬感。

  5、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呈現正相關性

  這也印證了Frankl意義治療理論研究的初衷。學生個體人際關係越融洽,生命意義感分值越高。這一點在生活感受、生活目標和生活態度三個因子上也有充分體現。人際關係反映個體心理狀態是否和諧,它體現自我是否被他人接納認同並具備處理社會複雜關係的能力。有研究學者表明,家庭氣氛融洽的學生生命意義感更強,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提升學生生命意義感。[4]在當今醫患糾紛較為尖銳的大環境下,是否具備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也是未來能夠處理好醫患關係,實現良性醫患溝通的一個前提。因此,學生管理部門和輔導員應重點關注不良人際關係的群體,心理疏導,避免誘發心理或精神疾病。

  6、理科生生命感意義高於文科生

  尤其以臨床醫學作為優勢專業的代表,該專業學生的生命感意義高於其他專業。醫學院校的文科專業不是本校培養關注的重點,學生錄取分數低於理科專業與優勢專業學生的錄取分數更是差距較大,文科專業學生自身自我認同不高。加之所學專業就業前景不明晰與理科專業尤其是優勢專業的就業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之後,學生感覺所學專業不被學校重視,有種邊緣化的感覺。朋輩之間負面資訊的傳遞***學長學姐表露出對本專業的不滿意,厭倦情緒***會直接影響調適期間的醫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和大學生活的目標性,甚至對未來就業的恐慌,迷茫感受被放大。由於錄取分數的差異決定了學生自身的素質,文科學生整體素質弱於理科生。醫學院校應重視文科專業的學生,明晰人才培養方案和職業規劃路徑,平衡一般專業和優勢專業的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建立學習信心。

福州醫學論文
代發國家級醫學職稱論文
相關知識
代發省級醫學職稱論文
代發國家級醫學職稱論文
醫學職稱論文代發作品
陝西醫學職稱論文代發
代發醫學職稱論文
醫學職稱論文代發範文
醫學職稱論文省級論文
全國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天津醫學職稱論文發表
山西醫學職稱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