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自主預習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怎樣的一件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同學們不妨提前預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於敘事,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於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本篇的寫作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嚴密,前後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為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係。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並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並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後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2、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於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於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此作為緩衝;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後,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係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後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終於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絃,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3、說理透闢,善於辭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著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鬥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裡表現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於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於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係,說到晉國滅鄭之後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外交辭令,還有敘事的描寫。無論記言記事,文字各盡其妙,短小精練,活潑生動,是一篇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優秀散文作品。

  第二部分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後,既非據理質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於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為什麼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為了一個“利”字。課文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無禮於晉”,指的是當年重耳流亡到鄭國時,“鄭文公亦不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當年,鄭文公缺乏遠見,沒有理睬重耳。“貳於楚”,是指在晉楚城濮之戰以前,“鄭伯如楚致其師”***《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鄭國準備派兵幫助楚國對晉作戰,後來雖未參戰,卻因此得罪了晉國。“無禮於晉”也好,“且貳於楚”也罷,實際上都是秦晉兩國向東擴張,企圖把鄭國作為邊疆的藉口而已。既然秦國是為“利”而來,那麼,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為秦國利益著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燭之武是就地理位置、歷史事實和邏輯推理諸角度,從四個層面進行“利害”關係的勸說的。

  第一,“亡鄭”於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鄭在東,中間隔著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為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亡鄭”之後,鄭國的土地不為秦所得,反為晉所有,結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於秦可得實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鄭”,就是放棄鄭、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為“東道主”,那麼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麼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後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說,“君嘗為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為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為。晉君慾壑難填,已經在東邊向鄭國開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裡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盟,說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在酒樓上教學設計
七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春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燭之武退秦師自主預習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課前預習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高一上冊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語文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閱讀原文及答案
語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語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高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隨堂檢測試題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翻譯及賞析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