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紫砂壺發展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9日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辛亥革命以來的現代紫砂器,經歷了一個由盛而衰,然後又恢復和發展的曲折過程。自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9年前夕,可以說是急劇衰落階段,從1949年以後到今天,則是復甦和進一步大發展的階段。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到1937年上半年,宜興紫砂業仍在緩慢地發展。據1919年的有關資料記載,當時宜興的蜀山、丁山、湯渡和川埠一帶的沿山居民,仍然“家家制坯,戶戶捶泥”。全縣有窯貨行二十五家,各種陶窯四十餘座。紫砂茗壺、花盆、花瓶和飲食器皿的製作,集中在蜀山和川埠;龍盆、罐頭等黑貨集中在蠡墅;缸類集中在丁山和白宕;缸翁類集中在湯渡。整個窯場工人近六千人,臨時工則因季節而增減。這一帶的居民通常全家參加陶業勞動,或碎土,或煉泥,或徒手製坯,或戶外晒坯,或研製釉料,或繪畫施彩,或書畫雕刻,或裝坯燒窯,男女老幼都不例外。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到1949年前,是宜興紫砂業的急劇衰退時期,在抗日戰爭時期,丁山、蜀山窯業區的廠房和民房被毀者達六百多間,陶窯完全被毀者十二座,還有一些陶窯被侵略軍改作炮臺或碉堡。當時宜興陶業情況是“大窯戶逃往外地,中小窯戶無意經營”,“每年曾以百萬件紫砂供給全國和遠銷世界各地的蜀山窯場,那時全年所燒紫砂茶壺不滿千把”。到四十年代初期稍有恢復,但年產值最多時也只及戰前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1945年抗戰結束時,宜興還保留有陶窯六十四座,但到1949年前止,產量最多時不過開燒四十六座。1948 年是抗戰結束以來宜興陶業較旺盛的一年,全年共燒了二千七百四十窯次,但僅為1936年產值的百分之五十八。其中七座紫砂窯中只開燒了三座,全年只燒二十窯次,燒造的品種也只是一些茶館所需的普通粗茶具。而紫砂業在整個宜興陶業中的比重,也從1936年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下降到1945年百分之八點九。曾經有過六、七百人的紫砂從業人員,到1949年前只餘下三十餘人。

  由於紫砂器的銷售量猛增,以及為了迎合國內外資產階級和達官貴人愛好古董的需要,紫砂器的藝術水平在此期間明顯下降。但也有少數藝人堅持工藝創作,有他們獨到的藝術貢獻。

  程壽珍***公元1858—1939年***,別號“冰心道人”,他擅長製作“掇球壺”及仿古紫砂壺。所制掇球壺端正完美,穩健豐潤,猶如大小雙球迭壘,曾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與博覽會的獎狀。同時得到獎狀的還有紫砂名藝人俞周良所制的“傳爐壺 ”。又如範鼎甫,他不僅善於製作紫砂壺,而且擅長紫砂雕塑品,他的大型雕塑作品—“鷹”,曾在1935 年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黃玉麟:十三歲起就學習紫砂技藝,造詣較深。他的作品形制工整,嚴謹不苟,在選泥配色上也別出心裁,不僅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等傳統名壺,而且還開拓了製作紫砂假山盆景的新途徑。他所制盆景或奇峰巍峨,或層巒疊嶂,或掇以瀑布、小橋和亭臺房舍,妙若天成。晚年時每制一壺必精心構思,積多日方成,時人常以重金購買,可見他名聲之大

  汪寶根***1890-1954年***號旭齋,宜興蜀山人。早年隨伯父、清末名家汪春榮***生義***學藝,與壺藝大師吳雲根、朱可心為同門師兄弟。出師後曾在宜興吳德盛公司、上海鐵畫軒公司任技師。1935年,他製成大東坡壺與三友瓶,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獲優等獎。汪寶根曾與清末紫砂名家黃玉麟是鄰居,常常向黃玉麟請教,學到了不少制壺絕藝,並以櫻桃小包嘴制壺而聞名壺藝界,汪寶根身材矮小,但精力過人,製作不滿意隨即毀之,不做到盡善盡美絕不出手,雖製作較多但求者難得。

  王寅春***1897-1977年***祖籍江蘇鎮江,隨父來宜興川埠上袁村定居。1910年拜制壺藝人金阿壽為師,學習紫砂陶藝。3年滿師後,上門幫窯戶當製坯客師。1921年起,因他製坯手藝特好,上海客戶向他長期定製各式水平壺,他用印“陽羨惜陰室王”蓋於壺底,“寅春”章鈐於壺柄,從而名揚上海。後來,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贈,他寶愛此印,一生一直用這方印鈐於壺底。 1934年吳德盛定製銷往日本的300套小花盆,因期限緊迫,他率先創用模具製作,提高效率,速度加快,如期完成任務。1935年,到上海為古董商龔懷希仿製紫砂古董,使他接觸明清的紫砂精品,反覆揣摩造型特點,研究製作手法,把握住各前輩名人造壺的形和神,成功地複製時大彬、陳鳴遠、徐又泉、陳光明和陳子畦等作者的作品。 1948年參加上袁壺、缸生產合作社。1954年10月王寅春帶著小兒子王小龍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與吳雲根各帶一個班作為成型輔導員。1959年、1960年2次被評為省勞動模範,曾帶2批藝徒。多次承製國家領導人出國禮品“13頭咖啡具”、“5頭梅花周盤茶具”,創作“玉笠壺”、“八方盅鍾壺”、“六方菱花壺”、“紋井壺”。特別是與著名畫家亞明合作的“亞明方壺”和“高瓜稜壺”,這簡明的基本形體,經2位名家合作,創造了具有文人特點的藝術佳品。他為人寬厚誠樸,樂於助人,他很關心藝徒的成長,在輔導中,發現藝徒在製作手法、使用工具等方面有問題,總是熱情指導和幫助修改。1970年,許多職工看到他做的“牛蓋洋桶壺”使用後光澤潤和,十分羨慕,都想有1把。他連幹幾十天,共制50多把,分贈給大家,至今傳為美談。他74歲時創作的“裙花提樑壺”集筋紋和半浮雕等,將多種手法融於一體,造型典雅俏麗,線條流暢,充滿情趣。王寅春是紫砂製作功力很深的藝人,製作茶壺以既多又快又好而著稱。他所制的茶壺,造型雍容大方,規矩挺括,光潤和洽,口蓋準縫嚴密。王寅春技藝的風格主要體現在方器及筋紋器造型上。代表作品除前提及的,還有銅錘六方壺、漢君壺、小梅花壺、高流京鍾壺,以及各種花盆、花瓶、花插等共達60多種。王寅春的一生為紫砂工藝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紫砂歷史的長河不可磨滅。

  王石耕:原名王長根,1924年出生於宜興一個紫砂世家,其父王寅春是清末民初紫砂壺製作大家,為“民國七藝人”之一。石耕子承父業,從小就跟父親學藝制壺。在其父嚴格要求下,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秉承乃父衣缽,成為“王派壺藝”的嫡傳。在王石耕15歲那年他頭一遭徒手獨立完成了兩把仿古壺:一把“掇球壺”、一把“線園壺”,嘴平正,口蓋準縫,頗見功力,是他壺藝生涯中的“處女作”。這兩把壺被丁蜀鎮上一位老中醫珍藏著。王石耕數十年的陶藝生涯中曾一度脫離制壺工藝,從事技術管理工作,但他始終把“捏茶壺”作為自己一大生活樂趣,追求創造的至情不泯。

  裴石民***1892-1976***原名裴慶雲,又名裴德銘。14歲拜宜興大浦姐夫江祖臣為師,年少成名,又得名家王東石指點。22歲到江蘇利永陶器公司製作紫砂,技藝聞名江南,博得“陳鳴遠第二”的雅號。宜興名士儲南強在蘇州發現明代供春《樹癭壺》,經名畫家黃賓虹考證,黃玉麟所配壺蓋與壺不相符合,為此儲請裴石民重新配置,並請金石家潘稚亮刻上銘文,後將此珍品獻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裴石民的代表作品有:串頂秦鍾壺、三足鼎壺、素身圓裙壺、梅段壺、鬆段壺、五蝠蟠桃壺等。作品以中、小件為主,每種式樣多則五六件,少則二三件。他眼界高,修養深,器物造型古樸完美,在紫砂藝苑中別樹一幟,求新求變的精神頗能啟迪後人。他製作細貨,每件作品都極費工時,以超凡的構思、精湛的技藝製成清秀不俗之壺,故沒有大批量的作品出現,藏家得之,珍為稀寶。

  吳雲根***1892-1969年***又名吳芝萊。14歲向汪春榮***生義***學習製陶技藝,與汪寶根、朱可心為師兄弟。1915年,由江蘇宜興利用陶器公司介紹,去山西省平定縣平民陶器工廠人技師,歷時三年,此間不僅傳授紫砂陶的成型技術,還利用炭釉爐試驗燒成的爐均紫砂彩釉陶,成為近代宜興陶藝界向外傳播紫砂技藝的傑出代表之一。他待人謙和大度,德藝俱佳,作品如人品敦厚、樸實,大批學子在其扶掖之下,步入紫砂工藝殿堂。現今著名制壺名家呂堯臣、吳震、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門下。汪寅仙最早由他親沐教澤,並推薦於師弟朱可心處學藝。他長期從事學院的藝事正規教學,十分重視紫砂陶藝的寫生技巧,尤其對竹的形態特別關注,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教導藝徒們制壺要講究形似,更重神似,要懂生態規律,識其品相,從生活中體會寫生,方能融會貫通。他的制壺風格樸實穩重,擅長光素器、筋紋器製作,於仿製傳統產品中別抒機心,善作變化,給人以新穎之感,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譽。他的作品喜用雙色泥質表達主體,主體與附件用兩種泥色處理,相互呼應,色澤和諧,鮮明得體。造壺講究整體的氣韻,端正穩健,有挺拔之勢,流、把、肩、蓋處用線過渡十分流暢,觸覺舒適、便利、實用;營造藝壺,講究虛與實、方與圓的對比效果,使壺富有濃郁的古色古香的韻味,點綴裝飾細膩逼真,整體造型佈局勻稱,渾然天成,毫無雕琢之氣。

  任淦庭***18***-1968年***:又名幹庭,字缶頭,號漱石、石溪、聾人、大聾、左民。

  出生於世代書香門弟,排行老三,長兄淦坤,精於刻紙,二哥不幸早逝,四弟淦儒,專工花鳥人物。家境貧寒,幼年只讀過三年私塾,但極為刻苦好學,常折樹枝席地作畫寫字,被鄉人視為奇才。15歲時,跟隨宜興名雕刻書畫家蘆蘭芳學習紫砂陶刻工藝。滿師後在宜興城吳德盛陶店陶刻作畫為主。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陶業漸有恢復,才又從事紫砂陶器的雕刻受僱於順與陶器廠。1955年,藝人歸隊,參加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並擔任理監事。1956年被江蘇省命為技術輔導員,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1957年和朱可心、顧景舟等參加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和朱德委員長同坐一席。1959年赴京參加建國十週年慶典,出席全國群英會,受到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任淦庭一生酷愛書畫,每天作畫不止,留下大理畫稿。他潛心研究紫砂陶刻藝術,上承清末宜興書畫,金石家陳懋生、陳研卿、沈瑞田、蘆蘭芳、韓泰、邵雲儒等,下傳當今陶刻名家徐秀棠、譚泉海、毛國強、鮑志強、沈漢生、鹹仲英、鮑仲梅等,其紫砂陶以傳統風格為主,題材廣泛,形式多樣,畫以山水、花鳥、人物、博古圖案等為主,尤以梅、竹、蘭、菊為勝。書有正、草、隸、篆、鍾鼎、甲骨文等種書體。鐫刻時以多變的刀法,各臻其妙地表達陶刻線條的趣味和美感,將書法、詩詞、畫意裝飾、簡約得體於紫砂陶上,使紫砂藝術相映成題。奇絕處是能用左手或右手對瓶揮毫落墨,畫出相同而對稱的花鳥、山水、圖案。任淦庭的陶刻藝術,在我國美術界影響頗大,與許多美術家結為摯友。他如嚴師、慈父般的對待紫砂陶刻藝徒,當今門徒都已成就。近八旬時,還每日習字作畫,對每個藝徒按各人特長,分贈畫稿,供學生參考練習,後雖腕力不濟,仍以鋼筆作畫稿。其孜孜不倦的精神,為世人銘記。

  朱可心***1904-1986年***原名朱凱長,藝名“可心”,寓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14歲拜汪生義為師,與吳根雲結為師友。1931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宜興陶瓷職業學校窯業科技工,此間創作紫砂咖啡具。次年,精心製作雲龍鼎和竹節鼎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榮獲“特級優獎”,1953年12月“全國民間藝人觀摩大會”攜作品雲龍壺、圓松竹梅壺參展。1959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出國展出,並獲一等獎。1959年他費時4個多月精心仿製南京博物院珍藏聖思桃杯獲殊榮。創作旺盛期,設計製作瞭如意壺、雲玉壺、高峰咖啡具,迎賓酒具、萬壽壺、碗梅壺,可心梨式壺等,許多式樣成為紫砂工藝陶暢銷產品。1964年他精心仿製陳鳴遠包袱壺,達到紫砂技藝爐火純青的地步。朱可心首創一種壺式,多種裝飾的手法,深受中外人士的歡迎。朱可心是一位不斷進取的藝人,作品多洋溢時代氣息。壺藝風格渾厚淳樸,法度合宜,善於從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和素材。他辛勤培育紫砂塑器技藝人才,潘春芳、許成權、汪寅仙等均為其弟子。

  顧景舟,又名景洲,號瘦萍、壺叟、曼晞,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江蘇省陶瓷學會名譽理事,曾任宜興市政協、宜興紫砂工藝廠紫砂研究所名譽所長。1915年生於川埠上袁村陶藝世家。18歲初中畢業起從祖母學藝,後即在宜興紫砂工藝界中嶄露頭角,躋身於名手之列。具有較深的文學藝術素養,熟悉陶藝工藝學,對紫砂歷史的研究、傳器的鑑賞與斷代有獨到之處,並發表多篇論著。在技藝上精通各式壺藝製作流程,且善創新仿古,所制之器脫俗樸雅,儀態紛呈,堪稱“集紫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被海內外藝術界專家譽為“壺藝泰斗”。在50餘載的藝術生涯中,不僅為我國古老的紫砂工藝開拓新路,爭得榮譽,且“桃李芬芳”,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材,出於他門下的紫砂工藝新秀有徐漢棠、李昌鴻、沈遽華、高海庚、周桂珍等,不愧為紫砂史上的 “一代宗師”。代表作有:漢雲、雪華、鷓鴣、提壁、上新橋、鳳嘴壺、僧帽、仿鼓、石瓢、牛蓋蓮子等,其中牛蓋蓮子、鷓鴣壺獲國家金質獎,僧帽、井欄壺獲國家銀質獎。並有許多佳作被國內外收藏家和博物館收藏。

現實感悟語錄
蔣介石追求陳潔如的趣談
相關知識
民國紫砂壺發展歷史
德國魯爾區發展歷史
有關於我國詩歌的發展歷史
談論中國茶道的發展歷史
中國排球的發展歷史
二戰德國坦克的發展歷史
德國啤酒的發展歷史
中國藥酒的發展歷史
中國自行車發展歷史
我國保險業發展歷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