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曹操觀滄海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觀滄海》是一首宣揚曹操個人進取精神並且蘊含豐富哲理的詩作。那大家讀了什麼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於揮師北伐之際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舉目所及只見一望無垠的大海波濤洶湧,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麼遼闊,多麼壯觀的景象!詩人不禁嘆道:“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詩人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逢的滄茫大海和海中矗立的島嶼,想到北方統一即將實現,心情是何等激奮!這是詩人眼前的島嶼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一陣蕭瑟的秋風掠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儘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英雄本色;波濤洶湧,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於是詩人嘆道:“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篇2

  《觀滄海》是我國詩歌寶庫中不可多得的非凡之作、大家手筆。它最大的成功是通過對雄奇壯麗的自然景觀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社會發展程序的深刻思考和樂觀進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這是此詩永恆的魅力所在。

  曹操生於東漢末年世宦之家,年輕時也想做一名能臣報效朝廷,但現實卻令他倍感失望,先是黃巾起義,閹黨之爭,繼而董卓之亂,漢王朝危若覆卵。為維護漢王朝的統治,曹操曾挺身而出,清剿黃巾,刺殺董卓,不可謂不忠、不勇。但他更清醒地看到,漢王朝的毀滅已是不可挽回。於是他獨樹旗幟,挾天子以令諸侯,希望完成統一大業。這首詩就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所寫。面對經過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他不會忘乎所以,更不會失意消沉,在他看來,困難與奮發都是人生歷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動盪與***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之路,關鍵是要有一個正視困難、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詩言志,字裡行間,我們不是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作者的這種思想和態度嗎?

  篇3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樣的詩,給予人的是說不出來的恢巨集、博大之感,是決不可以—一字一句地解說的。只有能夠一個人大呼大喊的場合,才可以誦讀這樣的詩。

  這是一個講究”靚“ ”酷“ ”斃“的時代,這個時代藝術的口號是”生產快樂“,而我卻覺得,在男生女生不易區分的時代,應該提倡讀一下這樣的詩要自強,中國青年應該有一種大海的氣魄,不反對“愛” “玩” “搞笑”,但是也應該有那麼一點點時間讀讀曹操的《觀滄海》,長長陽剛之氣。 這可以說是中國第一首純粹的寫景詩,也是中國最有氣勢的一首寫景詩。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海與山,樹與草,風與浪,全是在作者的俯瞰之下,連日與月的行走,也是在詩人的腳下,這真是雄大得讓宇宙也得降服的氣魄。

  充盈詩中的是蒼涼與憂患,但是又絕無哀愁與無奈,在這蒼涼和憂患與海、山、樹、風、日、月的對話之中,讓我們感覺到的是躍躍欲試的征服慾望,這是對著強大者宣戰時高聲的呼喊,面對困難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這樣的歲月,讓人激情燃燒。


春宮圖有什麼作用
哲學與人生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讀曹操觀滄海有感
曹操觀滄海讀書筆記
曹操觀滄海繁體字書法作品圖片
曹操觀滄海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讀曹操短歌行有感
曹操觀滄海賞析
讀曹文軒小說有感
觀滄海讀後有感
關於觀滄海的讀後感
曹操和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