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有什麼稱號
蘇轍,北宋散文家、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合稱“三蘇”,是宋代非常有名的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蘇轍的稱號,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轍的稱號
蘇轍晚年因在潁州定居,把自己所住的居室稱為“遺老齋”,因此自號為“潁濱遺老”。
潁濱是蘇轍所居住的地名,遺老是他對自己的一種稱呼。遺老這個詞有很多種解釋,第一種是指年老歷練的人,《客金陵一月將歸維揚留別周雪客兼懷尊公櫟園先生》中有一句詩為“座客皆遺老,德器比瑚璉”,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在座的客人都是年紀雖然大但都是國家寶貴的人才。
第二種的意思是指前朝老人或者功臣,在《晉書·徐廣傳》中有一句話:君為 宋 朝佐命,吾乃 晉室遺老,就是指這個意思了。
第三種意思和第是指先帝功臣,這個意思跟之前第二種意思有點相近,都指前朝的舊臣。
第四種意思是指改朝換代後仍然效忠前朝的老年人。在《春在堂隨筆》中有寫:“顧亭林、王船山,皆明之遺老而卒於清朝“。意思是說,這些人都是效忠明朝的老年人但最後死在了清朝。
蘇轍的官職是什麼
在蘇轍的一生中,做官無數,二次被貶,一生的起起落落也使得我們對他的從官生涯更加關注了。
嘉佑二年年僅十八歲的他憑藉聰明智慧與他的哥哥蘇軾同時考中了進士。不久因為母親的去世,從京城返回家中服孝。
嘉佑六年,又與蘇軾一同考中了科舉科,但當時由於他向上級起奏說要奉養親人因此沒有被任命做官。在這之後,他曾擔任過大名府的推官。又在熙寧五年,極力反對王安石的新法,認為原來的法制不能進行修改。
在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過程中,他出任河南的推官。元豐二年,他的哥哥蘇軾以作詩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抓捕入獄。因為救哥哥心切,他上書稱用自己的官職來為蘇軾贖罪,結果不但沒有救出蘇軾,自己也因為這件事情被貶官。
元豐八年,舊的黨派執掌朝廷,他被朝廷召回,任祕書省校書郎、右司諫等官職。元祐四年受朝廷的委託出使契丹,回到朝廷後被封為御史中丞。過了兩年,又被封為尚書右丞,這時他的地位已經是非常高了。元祐八年,舊法派被推翻,新發派又再次掌管了朝政。紹聖元年,蘇轍上書反對新的政策,結果被貶官,出知汝州、袁州、雷州安置,後來又被貶到循州等地。蘇轍的一生有過輝煌的時候也有過低谷的時候,年少得志,但其中卻又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對蘇轍的評價
蘇轍父子在朱德的評價裡和歷代文人的評價裡都是受到肯定的,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在三父子裡,蘇轍是官位較高的一個,但是他的政治之路也是不順暢的,因為最早是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後又反對司馬光的差役法,蘇轍的政見總是和當時得勢的人相反。
蘇轍所處的宋代是古代知識分子偏愛的王朝,因為宋朝文明是漢族文明的鼎盛時期。趙匡胤為始的宋朝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了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所以蘇轍等文人才能在這樣的文化環境裡留名後世。人們一般都認為蘇轍的為人是比較內斂的,不像哥哥蘇軾那樣鋒芒畢露,所以蘇轍才能做到右丞相的位置,但是這都是對蘇轍的片面看法,蘇轍也是一個言辭激烈的人,22歲的蘇轍因抨擊宋仁宗不思進取曾遭到朝中大臣的排擠,蘇轍的話語放在任何朝代都有喪命的危險,但是寬厚的宋仁宗並沒有怪他。而且蘇轍對那些歷史上有爭議的人物也是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他認為每個人物存在都是有時代特色的。
蘇轍的性格和哥哥蘇軾是一樣的,不過稍微比哥哥蘇軾收斂一點。我們對古人的瞭解大多來自史料,所以那些有高辨識度的人才能被我們記住,哥哥蘇軾對蘇轍的評價,就像《答張文潛書》中說的一樣蘇轍其實不比自己遜色,不是他不夠好,而是一般人都不知道而已。所以在旁人的眼裡哥哥蘇軾就比弟弟蘇轍有才華多了。
王安石是個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