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鞋子,穿在腳上防止腳受到傷害的一種物品,在人類文明史前期多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運動鞋較為多見。但是你知道?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古代人穿的鞋子

  古代鞋履也很有特色。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鞋履,不論以何種材料製成,都統稱為"屨"。屨是鞋類的總名。周代設有"屨人"一職,隸屬於天官之下,專掌王及王后所用的各種鞋履。如《周禮·天官》所記:"履人掌王及後之服屨,為赤舄、黑舄、赤繶、黃繶、青句,素屨、葛屨。"又《禮記·曲禮》記稱:"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不入。……屨不上於堂,解屨不敢當階,就屨跪而舉之。"這裡涉及到古代穿著鞋履的一些禮俗:

  在桌椅等傢俱尚未出現以前,人們多采取席地而坐的生活方法,這種席子既是地席,也是坐席,到了晚上,又成了臥席,為保持席子的乾淨整潔,所以登堂入室必須將屨脫下,放在門外。按當時規矩,凡看到門口已放著兩雙屨時,表明屋裡已有兩人,為了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只能在聽到裡面的人高聲說話時,才可進去;進去前先將屨脫下,放在門口石階之下;出來再穿時,必須採取蹲跪之勢。這裡所說的"屨",都是鞋履的通稱。所以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強調說:"屨人兼掌屨、舄,是\'屨\',為通名也。\'"

  戰國以後,"履"字替代了"屨",成了鞋子的通稱。《韓非子.外儲說》:"鄭人有欲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漢書·鄭崇傳》記:鄭崇被哀帝擢為尚書僕射,每當鄭崇"曳革履"進見,"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聲\'。"這裡的"履"就鞋履的通稱。所以揚雄在他的《方言》一書中說:"?小㈠稹⒋鄭?囊病P熨蛑?嘉街??自關而西謂之屨,中有木者謂之復舄……\'履\'其通語也。"

  大約到了隋唐之時,本來專指"生革之鞋"的"鞋"字,又代替了"履"字而成了各種鞋子的通稱。漢史游《急就篇》:"履?鄭ǚ?糸***粗嬴窶貧。"唐顏師古注:"?旨脣裰??病?清曹庭棟在《養生隨筆》一書中也說道:"鞋即履也,……今通謂之鞋。"這種稱法一直沿續到現在,所以有布鞋、皮鞋、套鞋、旅遊鞋等名稱。

  和衣服一樣,古代鞋履也受禮的制束。在各種鞋履之中,最為貴重的鞋子叫"舄"。

  舄是古代君王后妃及公卿百官行禮時所穿的一種鞋子。通常以葛布或皮革等材料為面,夏天用葛,冬天用皮;葛布是以葛藤纖維績紡而成的布,因質地堅固,所用被用來製作鞋履。製作前也和皮革一樣,被染成各種規定的顏色。

  根據周禮規定,君王后妃及公卿百官所穿之舄,在不同場合,必須用不同的顏色,而且必須和穿著者所用的冠服相配。

  王及諸侯所用舄色,有赤、白、黑三等,以赤色為上;王后命婦所用舄色,有玄、青、赤三等,以玄色為上。也就是說,天子在最隆重的祭祀場合,身上穿著冕服,腳下則用赤舄;而在同一場合,王后隨王一起祭祀,身穿?衣,腳下則穿玄舄。所以鄭玄在註釋《周禮·天官·屨人》一節中說:"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 赤舄為上,冕服之舄;《詩》雲\'王錫韓侯,玄褒赤扇。\'則諸侯與王同。下有白舄、黑舄。王后吉服六,唯祭服有舄,玄舄為上,?衣之舄也。下有青舄、赤舄。"唐賈公彥進一步考證說:王及諸侯,以自舄配韋弁、皮弁,以黑舄配冠弁服;王后則以玄舄配?衣,青舄配搖翟,赤舄配闕翟。在舄首正中部位,還綴有一個用同色絲織物糾合而成的"絇", 絇的兩頭各留一個小孔,用以貫穿繩系,穿著後將繩帶 收緊,以免滑脫。據說在舄首置絇,除實用目的之外,還有拘束穿著者之意,以告誡穿舄首行為謹慎,要走正路,不要走歪路。鄭玄在註釋《周禮》一書中說:"絇謂之拘,著舄屨之頭,以為行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至於未成年者,履頭通常無絇。如《禮記·玉藻》所謂:"童子不裘不帛,不屨絇"據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一書中的解釋:"屨之有絇,所以示戒,童子不絇,未能戒也。"因為童子尚未成年,所以不必像成人那樣來拘束之。另外,在鞋幫與鞋底的連線之處,還加以一道用絲帶製成的細圓滾條,名稱叫"繶"。《周禮·天官》中有"赤繶"、"黃繶"等名稱,鄭玄注引鄭司農語:"赤繶、黃繶,以赤黃之絲為下緣。"舄上施繶,為的是增加鞋履的牢度,特別像葛布一類的材料,組織比較疏朗,如果不用這道滾邊而直接和鞋底縫綴,那麼牢度則會大大降低,直到今天,人們在製作布鞋、皮鞋時,仍然採用這道滾邊,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道滾邊在3千年前已經有之。繶在鞋履中雖然只佔很小地位,但在古代仍然受到禮的制約,按周代制度,繶的顏色,必須視禮節輕重而定,而且還要和所穿者身上的冠服相配,否則就是失禮。另外在鞋口,也綴有一道滾條,名稱叫"純"。

  舄和一般鞋履的不同之處,主要在鞋底,普通鞋底多為單層,而舄底則製為兩層,上層用布底,下層則另用木料做成一個託底。這種做法是出於實用的目的,因為舄這種鞋子,主要是用於祭祀和朝會的,古代朝祭形式複雜,特別是祭祀,儀式 非常繁縟,行禮者需要站立的時間很長,舄下設定木底,就是為了避免穿著者站立時間太久而弄溼了鞋底,這對於一些祭壇設在郊外的"郊祭"來說,更為適宜。劉熙《釋名·釋衣服》稱:"履,禮也,飾足所以為禮也。復其下曰舄。舄,臘也,行禮久立,地或泥溼,故木復其下,使幹臘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舄的出現,大約在商周時期,《詩經》中有不少關於舄的記載,如《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小雅·車攻》:"赤芾金舄,會同有繹。"那是和當時禮服制度相適應的。

  戰國以後,其制一度失佚,到了漢魏時,則重新恢復。《後漢書·輿服志》記:"顯宗遂就大業,初服旒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屨,以祠天地。"《三國志·魏書·齊王芳傳》:"夏四月庚戌,賜大司馬文王袞冕之服,赤舄副舄。"可見在漢魏恢復了以袞冕祭祀的同時,也恢復了傳統的局制。今從山東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上,即可看到穿著高底舄行禮的人物形象;這個時期的高底舄實物,在朝鮮樂浪漢基中也有出土,只是在舄首不見絇飾。

  晉六朝沿襲古制,行禮之鞋仍然用舄,史書中有大量記載。到了北朝時,曾經有一些小小的變化,主要是以皮底代替了木底,因為當時皮靴特別流行,人們從皮靴之底受到啟發,覺得它比原來的木底更為實用。然而到了隋代,又恢復用木底,以符合上古時所謂的"幹臘之理",那純粹是從尊重古制角度作出的考慮。《隋書·禮儀志》:"舄,……近代或以重皮,而不加木,失於幹臘之義。今取幹臘之理,以木重底。……凡舄,唯冕服及具服著之,履則諸服皆用。"具服就是朝服,可見在隋代,朝祭之服仍然用舄。

  從唐代開始,百官朝服棄舄用靴。《舊唐書·韋斌傳》記:"***韋***斌天性質厚,每朝會不敢離立笑言,嘗大雪在廷者,皆振裾更立,斌不徙足,雪甚幾至靴,亦不失恭。"這是當時官吏著靴上朝的例項。不過在祭祀時,仍然要穿舄,而不能用靴。從唐人杜佑所編《通典》等書中還可以看到,唐代帝王侍臣在最隆重的祭祀場合仍穿"赤舄",而後妃陪祭則用"青舄",與古制稍有不同。

  宋代沿襲唐制,祭服用舄,朝服用靴。北宋末曾一度改制:祭服用舄,朝服用履。不久又恢復靴制。如《宋史·輿服志》記:"靴,宋初沿舊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禮制,改靴用履。中興仍之。乾道七年,復改用靴。"然而祭祀之鞋依舊用舄,不曾有過更改。《東京夢華錄》記皇帝"駕詣郊壇行禮"頗詳,其中記道,皇帝到了祭地,則"更換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袞龍服、中單、朱舄。"朱舄就是赤舄。

  與宋並存的遼、金及後來的元代,也都以舄為祭履。元代之舄形制考究,除保留原有的特色外,還在舄首加上了玉飾,並在舄幫上飾以花紋。《元史》中就有這方面記載。由於年代久遠,這種祭鞋實物現在當然是看不到了,不過在當時的繪畫作品中,仍然有所反映,譬如山西永樂宮三清殿元代壁畫所作的天帝形象,腳上就穿著這種鞋履。明代不僅祭祀用舄,朝會也可用舄。並以舄色分別用途。如《明史·輿服志》記,皇帝郊祭、省牲、皇太子及諸王冠婚、醺戒等,著通天冠服,用自襪赤舄;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穿皮弁服,用自襪黑舄。皇后受冊、謁廟、朝會,則通穿青襪青舄,舄上以金為飾。

  入清以後,帝王百官及后妃命婦祭祀朝會都穿靴子,舄制被廢。

  舄是古代貴族所用的朝祭之鞋。士庶百姓不參加朝會,當然不必備有朝履;但祭祀活動還是有的,只是儀式不像貴族男女那麼複雜,行禮時間也不會那麼長,所以履制比較簡單。

  在百姓所穿的祭鞋中,有一種鞋式比較特別,名叫"鞔下",也有作"晚下"的。它的形制和鞔有些相似,只有鞋底比舄薄些,流行於漢代,多用於婦女。漢揚雄《方言》:"中有木者謂之復舄。自關而東,復履其庳者謂之鞔下。"劉熙《釋名·釋衣服》:"晚下如舄,其下晚晚而危,婦人短者著之,可以拜也。"普通百姓在本族祠堂或家廟中進行祭祀,所穿祀鞋和婚嫁、冠笄及宴會等場合所用者相同,沒有專門的祭鞋。

  。

古代人穿的鞋子圖片有什麼
古代人的服裝
相關知識
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麼
古代人穿的鞋子叫什麼名字
古代人穿的襪子叫什麼
古代人穿的內衣叫什麼
古代人穿的鞋子圖片欣賞
古代人穿的鞋子圖片有什麼
古代人穿的鞋子的圖片
古代人穿的鞋子照片
古代人穿的鞋子圖片
古代人穿的鞋子素材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