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延安精神是黨中央在延安時期,培育起來的革命精神。它屬於過去、現在和未來。它像一顆耀眼的星星照亮著中國大地,使這種精神世代相傳。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3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執政之基,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延安時期,我們黨在忠實踐行群眾路線中形成了延安精神。“只見公僕不見官”是黨的幹部形象的真實寫照,“軍政軍民魚水情深”成為黨群幹群關係的真實體現。

  陝西作為延安精神的發祥地,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堅持把提高思想認識與突出實踐特色相結合、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創新體制機制相結合、把加快“三個陝西”建設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相結合,把弘揚延安精神貫穿始終,以上率下示範引領,叫響“向中央基準看齊”,以整風精神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立行立改用行動取信於民,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各級黨員幹部普遍補了理想信念的“鈣”、擰緊了紀律上的“螺絲”、打掃了思想上的“灰塵”,思想受到了教育,心靈受到了洗禮,精神得到了提升。

  一、強化敬畏意識,在堅定立場中明確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延安時期,我們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確立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大批熱血青年和有志之士從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尋求抗日救國的真理。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把延安精神作為重要教材,以延安精神為鏡子,對照堅定正確政治方向的要求,深入查詢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切實增強政治定力,嚴格執行政治紀律。弘揚延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敬畏意識,敬畏歷史、敬畏人民、敬畏權力,始終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強化群眾觀點。延安時期,黨中央之所以能衝破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和國民黨的包圍封鎖,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靠的就是黨和黨的幹部與人民群眾同住土窯洞、同吃小米飯、同穿粗布衣,形成了軍民魚水般的深厚感情;靠的就是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弘揚延安精神、強化敬畏意識,必須時刻銘記“群眾在我們心裡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始終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自覺擺正與人民群眾的位置,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恩人,常懷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始終做到為民立場不動搖、愛民本色不變質、親民作風不喪失。

  站穩政治立場。“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政治立場就是人民大眾的立場。延安時期,黨堅持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開展減租減息運動、大生產運動,開展“三三制”政權建設,發展民主政治等,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援。弘揚延安精神、強化敬畏意識,就是要自覺、全面、具體、持續地向中央基準看齊,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嚴守黨的紀律。延安時期,我們黨嚴格組織生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決執行黨的決議、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克服消極腐敗現象、維護黨的生機活力,從多方面加強黨的紀律,促進了黨群幹群關係,奪取了革命的勝利。弘揚延安精神、強化敬畏意識,就是要更加堅定地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杜絕在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更加自覺地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要更加敬畏權力,自覺把權力行使置於黨的紀律之下,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二、夯實責任意識,在幹事創業中履行使命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時期,針對黨記憶體在的教條主義錯誤思想的影響,我們黨通過整風運動,全面清算了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的影響,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革命取得了勝利。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緊緊圍繞“學習黨章和延安整風精神”、“從領導幹部做起、從我做起”、“正確對待意見、勇於開展批評”、習關於“秦亡於奢”重要批示等專題,組織集中學習和深入討論。弘揚延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引導各級黨員幹部夯實責任意識,堅持向人民負責、向歷史負責的品質,自覺向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開戰,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使命要求落實到實實在在地為民行動上來。

  繼續解放思想。延安時期,我們的黨通過整風運動從根本上端正了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學會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認識、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面對建設“三個陝西”的歷史任務,面對在深化改革、轉型升級中打造陝西經濟升級版,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自覺把思想從不合時宜的觀念、體制、做法中解放出來,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陝西實際、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

  轉變發展方式。發展方式關係發展效果,關係群眾福祉。延安時期,邊區土地貧瘠、生產落後、外資匱乏、條件艱苦。我們黨把自身的使命任務、群眾的願望要求和邊區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經濟發展之路。今天,陝西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階段,處在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處在建設西部強省的關鍵期,面臨著許多矛盾、困難與挑戰。實現既定目標,就是要圍繞做大總量、做優質量,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揮科教優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關中—天水經濟區、西鹹新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強化擔當意識。延安時期,我們黨順應歷史潮流,自覺肩負起抗日救亡的歷史重任,匯聚起革命的洪流,延安成為革命的中心。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權力就是責任、幹部就是公僕、領導就是服務”,以人民利益為先,以黨的事業為重,是非曲直面前旗幟鮮明,公私對錯面前原則至上,風險考驗面前迎難而上,歪風邪氣面前較真碰硬,不推諉扯皮、不文過飾非,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標立規、做出榜樣。

  三、提升服務意識,在竭誠奉獻中踐行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放手發動群眾,建立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和軍民魚水情誼。弘揚延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不斷強化宗旨意識、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提高群眾工作本領,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維護群眾利益。要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援,關鍵是要維護好他們的切身利益。延安時期,我們黨堅持“共產黨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說話機會、都有事做、都有飯吃的政策”,始終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處在封鎖環境下的邊區建設成為民主、模範的抗日根據地。當前,我們要把弘揚延安精神、提升服務意識作為有力抓手,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記黨的根本宗旨,著力改善社會民生,增加群眾收入,完善社會保障,把就業致富、上學看病、住房社保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掛在心上,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最後一公里”、貫徹到“神經最末梢”,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紅利,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解決群眾困難。及時解決群眾困難,群眾才會把黨當恩人、當親人、當自家人。延安時期,我們黨在實現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同時,注重解決群眾各種困難,始終堅持把群眾意願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根本依據。當前,我們要以群眾呼聲為第一訊號,及時掌握群眾所憂、所怨、所難,與群眾打成一片,“認親戚”“結對子”,送思想、送政策、送技術、送資訊、送溫暖。

  促進社會和諧。社會和諧是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延安時期,我們黨之所以能在自然條件惡劣和敵人包圍封鎖的雙重考驗下,建設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新社會,被譽為“民主的中心”“中國的希望”,就在於黨的各項政策體現了民意,廣大黨員幹部的行為順應了民心,真正做到了軍民水乳交融。當前,弘揚延安精神、提升服務意識,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用好民心“溫度計”、掌握民情“陰晴表”,見微知著、防患未然,把矛盾解決在萌芽、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不斷拆除黨群幹群關係“隔閡牆”,架起黨心民心“連心橋”。

  四、保持清正意識,在嚴於修身中永葆本色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延安精神的標誌。延安時期,面對敵人的包圍封鎖,“困難真是大極了”,我們黨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保障。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組織20多萬名黨員幹部,“下基層、接地氣、訪群眾、找問題”,深入全省2.6萬個村、1800多個社群和基層單位,駐村蹲點、現場辦公、結對幫扶。弘揚延安精神、踐行群眾路線,就是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不斷實現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任務。

幹部弘揚革命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發言稿
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發言稿
相關知識
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6篇
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黨員學習和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幹部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黨員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發言稿
弘揚延安精神專題討論優秀髮言稿
弘揚延安精神專題優秀髮言稿
兩學一做弘揚延安精神專題發言稿
社群黨員弘揚延安精神專題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