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小動物過冬課後反思
小動物過冬是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到你。
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篇一
經過對《小動物過冬》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絡兒童的生活。
從傳統語文教學的種種弊端我們看到,語文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來進行,從而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靈活,本次活動也正是本著這樣的思想才產生的。從學生在學習過程的表現來看,學生確實表現得更主動。
首先問題從學生那裡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去查閱資料,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就想盡一切辦法求助於家長、老師,甚至於以幫助媽媽打掃衛生為代價請求媽媽帶自己去書店買書這樣在這兒寫下一些有關本課意義或教學內容重要性等方面的總結性陳述。
其次,學生非常主動地開動腦筋,以生動的方式來展示資料的資料。有的學生為了能夠吸引大家,把家長當作聽眾,多次把自己的資料讀給家長聽;有的學生下了許多功夫,把長長的一篇文章背誦下來;有的通過生動的表演來贏得大家的喜歡;有的平時都不敢大聲說話的,這時候因為有了充分的準備也顯得落落大方。誰都想讓自己的獨家新聞贏得大家的喜歡。
二、充分發揮現代資訊科技的作用,使它幫助學生能動地、創造性地學語文。
在我們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著力在課文內容上兜圈子,一篇淺顯易懂的小短文,卻要經受繁瑣的分析,連珠炮式的問答。
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篇二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在學習本課時,我注重從以下幾點做起。
首先、複習詞語,體會關係。通過複習課題中所說的三個小動物是誰,進而出示對這三個小動物的不同稱呼,讓小朋友從中感受到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知道他們是好朋友。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埋下基調。***關心***
其次、句式訓練,體會關係。仿照“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進行句式訓練:它們常常在一起*** ***,日子過得*** ***。想象說話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評價語言讓學生體會到和朋友一起玩的快樂和美好。從而,為下文的學習埋下基調***關心***,也為下文的分別創設情境。
第三、品味朗讀,突破重點。用抓重點詞語進行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句子的意思。如,關於小燕子的那段自述,我抓住兩個“快”和一個“啦”,讓學生體會冬天即將到來時小燕子的那份著急的心情。
第四、角色體驗,解決難點。通過同桌分角色朗讀、男女分角色朗讀、個別戴頭飾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到臺上分角色朗讀和全班分角色朗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明瞭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第五、總結板書,知識拓展。在總結板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說:你還知道那種小動物,他們也用這樣的過冬方式來過冬?這樣在讓學生記住所學知識的同時更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
這就是我在進行教學設計以及在進行本節課教學之前的所思所想。當然,根據以上想法反思我今天的課堂教學,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
1.還需更好地凸顯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教師處於一個主導的角色,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精煉自己的語言而把更多的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朗讀、語言表達或者課堂交際中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在其中只需多一些指導即可。
2.還需要再投入一些、語言再豐富一些。雖然課件做得很生動、很精美。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再運用一些入情入境的語言、表情和姿態,那就更能把學生帶進課堂的教學情境中,讓孩子與課堂情境交流,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3.還需要再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在傾聽、應答和理答的環節,由於教學時間的關係,我沒有等孩子表達完整就打斷了孩子的回答,或者是沒有注意讓孩子表達完整。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應該給孩子留下更多的思考以及表達的時間,讓孩子表達清楚、表達完整。
4.還更好地把握教學時間,由於我的時間把握的不好,最後總結拓展比較倉促。
小動物過冬教學反思篇三
《小動物過冬》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過冬的事。課文生動地介紹了它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準備吃飽之後鑽到泥土裡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裡吃蜂蜜。課文還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難捨難分。
在教學本課時,我注重緊密聯絡兒童的生活實踐,藉助簡單淺顯的兒歌、繞口令等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力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感悟,讀懂文字,學得靈活,學得快樂。
一、兒歌匯入,激發興趣。
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為了能更好地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我採用了兒歌匯入的形式,以一首兒歌配以冬天的圖畫將學生帶入那寒冷的冬季情境中,引導學生產生疑問:我們冬天冷了能新增衣物,小動物應該怎麼辦呢?它們又是怎麼過冬的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生字教學,方法單一。
在生字教學中,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讀字音、識字形、辨字義的形式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詞。但是在教學中忽視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忽視了對前後鼻音、多音字的教學,教學目標不明確。此外,在讓學生分析字形時只對個別生字提出繞口令的方式識記,其它生字卻不加提示,不利於學生對生字詞的全面掌握。課後,在與其他老師的交流中發現,可以通過替換部首、形象記憶等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鞏固學生的舊知。總的說來,對於低年級生字教學仍不可忽視,且要注意多樣的教學方法。
不過我在教學生字詞時也較為關注學生的說話能力,讓學生用“商量”造句時,學生能聯絡實際,課堂也迸發出了智慧的火花。
三、以讀代講,整體感知。
梳理課文內容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過冬方式來朗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效果不佳,多數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若能讓學生扮演小動物去讀、去說可能會更好。同時,若能在教學中聯絡生字詞或者聯絡板書梳理課文內容,可能會達到不一樣的效果。
四、教師的語言魅力。
教學本課讓我瞭解到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魅力,問題和教學要求要簡單明確,方便低年級學生理解。同時善加運用肢體語言,既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板書也是教師語言的另一種形式,其重要性同樣忽視,美觀的同時也要實用。
總之,本課的教學讓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也給我敲響了一記警鐘,在上課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學習,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能力。
幼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