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貧富不均是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扶貧研究與扶貧工作因此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1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精準扶貧的有關要求,近期,我就永昌縣焦家莊鄉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集中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南沿溝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20xx年全村貧困面為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戶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群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溝村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1000人,佔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20xx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佔8.69%、養殖業收入佔13.88%、務工收入佔73.22%、其他收入佔4.21%。

  二、調研過程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南沿溝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後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戶,之後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瞭解南沿溝村及9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於貧困戶的確認標準,對97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後確定,南沿溝村20xx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36人,20xx年脫貧64戶221人,現有貧困戶33戶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脫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現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於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於貧困戶個體的由聯戶幹部認領限期辦理,並張貼上牆,掛圖作戰。

  三、致貧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溼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戶貧困戶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佔35.07%。

  ***二***因學致貧。受教育佈局調整影響,初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佔貧困戶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貧。一是南沿溝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於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為制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於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四、精準扶貧計劃

  ***一***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溼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三***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並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四***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為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戶10戶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為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專案。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戶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戶以上。

  ***六***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閒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並將執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執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七***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為貧困群眾提供金融支援。三是採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支援。

  ***八***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範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五、幾點體會思考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一***確保物件精準,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是扶貧開發存在的突出問題,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範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把好群眾申請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確認稽核關五個關口,做到精確識別貧困戶、精確登記造冊、精確建檔立卡、精確實行動態管理“四精確”,建立“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市有平臺”的動態資料庫,實現底數清、問題清、對策清、責任清、任務清“五清”,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戶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二***確保內容精準,解決好扶什麼的問題。千篇一律、萬面一孔是扶貧開發的常見現象,必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深入分析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易地搬遷、金融支援等扶貧措施,使建檔立卡工作與各項扶貧政策相銜接,扶貧措施與貧困現狀相對應,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群眾、幫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確保目標精準,解決好座標系的問題。緊緊圍繞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抓住突破基礎設施的短板、明確基準內容的對標、盯住完成時限的節點三件大事,對照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鞏固優勢指標、提高較好指標、攻堅弱項指標的要求,分層次推進,立體式幫扶,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四***確保措施精準,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緊緊抓住轉變方式、強化“造血”、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四個關鍵,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戶量身定製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確保考評精準,解決好導向上的問題。嚴格落實幹部駐村、“逢提必下”等雙聯行動工作制度,把雙聯助推精準扶貧的成效作為幹部年度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專項督查、明察暗訪等督查考評制度,傳導壓力,強化擔當,引導幹部到扶貧攻堅主戰場錘鍊作風、增長才幹、建功立業。

  篇2

  根據市政協工作安排,由紫陽縣政協經科委牽頭,對我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我縣屬於秦巴連片扶貧開發區,是592個國定貧困縣之一。全縣現有貧困村158個,佔全縣總村數的75.3%;現有貧困人口11.45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2.7%。新一輪扶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要求,狠抓精準對接、精準施策、精準幫扶,通過機制創新全力破解扶貧攻堅難題,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確目標任務,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聯絡分管領導分別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從20xx年起,每年完成貧困人口脫貧1.5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相繼印發了《紫陽縣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紫陽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紫陽縣選派幹部進駐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紫陽縣創新社會參與機制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實施方案》、《紫陽縣各鎮、部門扶貧開發年度考核實施細則》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導規範全縣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

  ***二***深入摸底調查,逐一建檔立卡。根據中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有關要求,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和選準物件、找準原因、定準類別的要求,逐村逐戶開展貧困狀況調查摸底,全面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並建檔立卡,為實現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縣上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扶貧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扶貧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扶貧資訊監測中心。在貧困戶識別過程中,我縣探索推行的“戶申請、組評議、村審查、鎮稽核、縣審定”和“實地核實、到村到戶,嚴格程式、群眾評議,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目前,我縣已全面完成158個貧困村、11.45萬貧困物件識別和資訊錄入工作,為精準監測、精準施策、精準脫貧奠定了基礎。

  ***三***抓實精準對接,強化專案支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專案整合工作,捆綁涉農專案資金,集中用於精準扶貧。我縣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則和“鄉鎮申報、部門踏核、縣上研定”的要求,由縣扶貧局牽頭彙總整理各鎮貧困村急需實施的專案,分類反饋到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核查,初步確定年度擬實施的專案和投資額度,經縣政府審定後由縣發改局、扶貧局和相關部門下達專案計劃,有效提高了專案資金使用的精準度。截止目前,全縣共整合縣發改、國土、住建、交通、教育、農業、林業、水利、扶貧、電力、通訊等部門資金1.79億元,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四***夯實綜合措施,實施重點突破。一是完善規劃體系。為確保實現每年1.5萬人以上貧困戶脫貧目標,按照“五結合、四到位”的要求***堅持扶貧開發與城鄉一體化相結合,區域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整村推進與到村到戶相結合,產業扶貧、移民搬遷與教育扶貧相結合,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結合;堅持增收專案到村到戶,扶貧資金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幫扶責任到幹部人頭***,以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瓶頸問題為突破口,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城鎮一體化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了系統完善的縣、鎮、村扶貧規劃體系,確保扶貧規劃與其他專項發展規劃協調統一。同時,以戶為基礎、專案為支撐、移民搬遷安置為核心、產業發展和就業增收為重點,為貧困戶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戶情實際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切實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法。二是加快貧困戶搬遷。縣政府下發了《關於做好重點解決危居貧困戶搬遷工作的通知》,明確在三年扶貧期間,必須徹底完成71個貧困村的危困戶搬遷任務。為切實解決貧困戶搬遷資金難的問題,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縣農商銀行積極合作,開展了危居貧困戶搬遷貸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貧產業貸款風險基金,擴大金融扶持產業信貸規模,確保2016年底前所有危居貧困戶一戶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動產業發展。突出富硒特色產業開發,重點抓好茶芋藥果菜***茶葉、魔芋、中藥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豬牛羊雞魚***黑豬、黃牛、白山羊、烏骨雞、富硒魚***五大特色養殖業,並將特色產業與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相結合,延伸特色產業鏈,依託特色種養業,積極發展農村小型加工業,大力發展旅遊、電商、勞務等三產服務,做到村村有產業、戶戶有專案、產品有銷路、增收有門路。四是強化勞務輸出。採取“訂單式、定向式”的方法,紮實開展修腳足浴、電子商務、民歌茶藝、特色烹飪和建築勞務五大培訓工程。

  ***五***幹部駐村幫扶,充實扶貧力量。我縣結合聯絡服務群眾“五個一”工作法,按照省、市、縣派駐工作隊不重合的原則,實行領導聯村、部門包村、工作隊駐村和幹部包戶工作機制,落實了71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目前,71個駐村工作隊410名幹部全部進駐各貧困村履行幫扶工作職責,實行定點、定人、定時、定責幫扶,做到“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確保了每個貧困村都有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二、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還存在著四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門和幹部潛意識認為扶持到戶很難出“成績”。導致有的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沒有把心思用在扶貧工作上,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近一年時間,到底扶誰,怎樣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鎮政府未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本鎮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為精準扶貧工作,縣上派的有工作隊,自然由工作隊負責,政府只催催進度,過問過問就行了,考核追責首先是追工作隊的責。村幹部只熱衷於爭取和實施覆蓋面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對於到戶產業專案不熱心,感到落實、實施難度大,不願投入精力抓落實。扶貧工作隊則認為,工作隊是到鎮入村協助當地政府、村兩委開展扶貧工作,希望得到鎮村兩級的大力支援和配合,對目前的現狀覺得工作無動力、無信心,感到彷徨和無奈。合力攻堅的氛圍未形成。

  ***二***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發展意識不強。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保守、思維觀念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沒有發展動力,安於現狀。國家諸多惠農政策的實施和兌現,社會各界捐資捐物,使部分貧困戶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思想。在入戶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少數貧困戶,當問及打算髮展啥產業、如何發展拔窮根時,則不假思索的說:“我現在是三無,無錢、無勞力、無技術,啥都搞不成,你們既是來扶貧的,請你們給我安排低保”。二是就業觀念嚴重落後。相當部分的貧困戶處在小錢不願賺,大錢賺不來的狀態。以全縣開展的修腳師培訓為例,一些貧困戶子女不參與,認為這項工作不體面、名聲不好、不願幹。其擇業標準與自身素質能力極不相符。

  ***三***資金投入滯後,到戶產業實施難。一是投入精準扶貧資金總量小。從20xx年精準扶貧專案實施情況看,貧困村面上基礎設施專案部分得到了落實實施,而到戶扶持專案除移民戶享受陝南避災移民搬遷專案支援外,對貧困戶產業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貧到戶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臺的扶持產業發展政策、對產業規模的要求與貧困戶的自身能力,生產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連結機制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專案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戶。如現行的產業獎勵扶持政策要求養羊50只以上、養雞1000只以上,魔芋種植20畝以上等,這種標準無疑將貧困戶排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難以獲得產業發展扶持。三是精準扶貧專案落實嚴重滯後。截止5月中旬,貧困村專案計劃、建設規模、扶持標準還未下達到鎮村,時間過半,計劃未下達,將會影響年度目標的實現。

  ***四***社會參與度不高,氛圍不濃。一是一些集體私營企業,個體工商老闆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參與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新建產業興趣不濃,認為做這項公益活動時間跨度長,見效慢、成效難以短時間內顯現。二是對社會扶貧的認識模糊,認為辦公益就是社會扶貧的全部內容,忽視了支援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內容。支援公益事業發展的確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公益事業可以通過申報爭取國家基礎設施專案解決,而扶持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才是開展扶貧工作最大短板。這一短板並未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傾力支援。

  三、幾點建議

  ***一***要深化認識,增進共識,形成合力。一是開展對縣、鎮村幹部精準扶貧工作的專題培訓。首先培訓要開宗明義,著重解決對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和要求理解不透,無從下爪的問題。其次是通過培訓增進共識。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個工作隊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它需要全縣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精準扶貧工作目標任務才能實現,要從根本上杜絕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的問題發生。二是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考核機制是推動工作的“方向標”。建議要制定更具操作力,具體化的考核措施,實行考核積分制,增加扶貧減貧分值,考核不僅是對扶貧工作隊工作的考核,同時,要納入對各鎮年度綜合考評。三是要理順精準扶貧工作組織、指導、管理體系。鎮設立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鎮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全面負責對本鎮精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督促,檢查落實工作,避免縣工作隊與鎮工作分離脫節問題。縣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鎮、隊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要求,直接發文到各鎮精準扶貧工作辦公室,避免向鎮、隊雙向發文,互相推諉的問題,切實將鎮、隊、村、受扶個體統起來,形成合力。

  ***二***抓教育,轉民風,增信心。一是要重視宣傳動員工作。注重通過會議動員、入戶引導、參觀學習等形式宣傳政策,發動群眾,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二是要重視開化引導工作。抓專案到村到戶不是扶貧工作唯一渠道,抓好開化引導,強化扶“志”措施也十分重要,因此,在廣泛開展政策、法制、樹立正確地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前提下,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邊的人通過自身艱苦努力,創業致富的案例進行開化引導,同時,要完善對優撫物件的管理體制,探索組織引導優撫戶,根據自身能力實施力所能及的產業專案,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導貧困戶轉變就業,擇業觀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業上急功近利,那裡門檻低,來錢快就去那,不考慮安全,不顧長遠,有的打了小半輩子工,老了老了還沒學到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擇業就業,好高騖遠,長期無法就業的問題長時間存在。

  ***三***加大資金投入,儘早落實專案,提高扶貧效果。一是建立涉農資金整合統籌機制。當前,涉農資金多頭下達,零打碎敲、平均用力、“天女散花”的現象仍然存在,儘管縣政府在整合統籌涉農資金上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一些嘗試和探索,但受限於體制性障礙,成效有限,急需從更高的層面,更深的層次,更廣的範圍加以解決。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涉農資金進行科學規劃和統籌歸併力度,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統籌,集中財力辦大事,做大扶貧資金總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金融扶貧引導機制。要出臺激勵措施,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村傾斜,加大對貧困戶的信貸支援。三是要建立受扶企業和“大戶”幫帶貧困戶考核機制,夯實企業和“大戶”幫帶責任,打牢企業,“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連結鏈條,使貧困戶能夠從多渠道,廣範圍得到幫扶。四是要加大對現代農業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土地流轉步伐,採取企業流轉,反租倒包形式,根據貧困戶生產能力反租倒包給貧困戶,引導農戶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逐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格局,促進貧困戶產業發展、效益提升。五是要制定出臺幫扶貧困戶發展的到戶扶持政策,明確與貧困戶自身能力相適應的專案規模和扶持標準,針對貧困戶經濟實力弱,生產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的現狀,建立小發展小補,大發展大補的激勵扶持機制,調動貧困戶發展生產源動力,解決貧困戶難以享受到產業發展扶持問題。六是要加大扶貧專案落實力度,儘早下達專案計劃,確保年度目標實現。鎮、村、工作隊,要統籌安排貧困村扶貧專案,在抓好本年度專案實施的同時,科學規劃次年度扶貧專案,並及時向扶貧局申報,扶貧局將收集的專案彙總分送各相關部門作為本部門申報下年度專案的依據。各相關部門在專案申報時,要儘量保證貧困村專案需求,確保貧困村建設專案落在實處。

  篇3

  一、全縣扶貧開發工作總體情況

  近年來,全縣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從解決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從影響貧困地區發展最緊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抓起,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扶貧開發取得明顯成效,貧困地區面貌發生深刻變化。“十二五” 期間,截至20xx年底,共投入專項財政扶貧資金9987萬元,先後在全縣12個鄉鎮68個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互助資金、“雨露計劃”、金融扶貧等扶貧專案,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20xx年底的6325元;貧困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底的1107 元增加到20xx年底的2315元;貧困人口由2010年的5645戶、25400人減少到20xx年底的2995戶、12859人。扶貧開發為全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為全面實現小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縣扶貧開發已經從以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水平、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但是全縣經濟總量較小、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仍然是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徵。

  二、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分佈狀況、貧困成因及存在的問題

  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分析貧困成因及存在的問題,區分因災、因病、因學和缺專案、缺資金、缺技術等不同致貧原因,準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需求。調研組發現重點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難題”:基礎設施支撐不夠背景下水電路困難,公共服務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貧困代際傳遞,貧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駐村幫扶起步較晚、幫扶措施和專案落實困難,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精準識別資料錄入質量有待提升,如何精準打貧困“七寸”是關鍵等難題。目前,我縣重點貧困村主要分佈在交通訊息閉塞、自然條件嚴酷、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後的高寒牧區、乾旱淺腦山區和地質災害嚴重地區,20xx年建檔立卡鄉村貧困戶共12個鄉鎮29個村,總戶數5799戶、28675人,分解到村的貧困戶為1717戶、7615人,貧困人口分別佔貧困村總人口和全縣貧困人口的26.56%和59.22%。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分佈如下:曲庫乎鄉***古德村、索乃亥村、木合沙村、多哇村***205戶、 1070人;瓜什則鄉***賽慶村、力吉村、阿旦村***215戶、892人;多哇鎮***東維村、直躍村***170戶、693人,隆務鎮***加查麼村***22戶、121 人,保安鎮***全都村、雙處村、賽加村***75戶、296人,加吾鄉***俄毛村、加吾崗村、江日村***168戶、737人,牙鄉***依裡村***41戶、184人,年都乎鄉***郭麼日村、夏卜浪村、曲麻村***164戶、794人,雙朋西鄉***協智村、環主村、寧他村***179戶、761人,扎毛鄉***立倉村、扎毛村***128戶、 554人,黃乃亥鄉***群吾村、日秀麼村***122戶、539人,蘭採鄉***蘭採村、土房村***228戶、974人。

  ***一***基礎設施支撐不夠背景下水電路困難,公共服務水平低,自我發展能力弱。

  水利、交通、教育、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農牧民吃水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通訊難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如,多哇鄉群眾反映,各自然村牧業點道路仍然沒有修通,現有電網沒有實現全覆蓋,全鄉冬季草場仍有480餘戶沒有通上電,塔哇地區1000餘戶中只有約30%的牧戶通了水,其餘 70%的牧戶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同時,原有草場網圍欄使用年限較長***1997年拉設***,損壞嚴重,急需更新。其它牧業鄉的情況也大致如此;又如黃乃亥鄉人畜飲水工程儘管先後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各村群眾吃水難問題至目前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仍然沒有改變“人背畜馱”的歷史,對此群眾反映強烈,建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儘快解決和改善群眾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還有如保安鎮全都村合蘇、沙索瑪、自行三個自然村村內只有一、兩處取水點,仍然存在吃水難問題;加吾、黃乃亥等鄉多數村莊除主幹道外村內道路至今仍未實現硬化等。廣大群眾期盼國家和省上繼續加大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改善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貧困代際傳遞,貧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

  由於歷史、經濟發展、社會發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遠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點貧困村貧困人口由於交通閉塞、觀念落後、市場意識不強、市場資訊獲取方式狹窄等因素的影響,“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精神,加之受語言障礙和科技素質不高的影響,限制了外出勞務輸出,貧困戶增收解困難度較大。在調研時,各鄉鎮普遍反映,近年來就業、農牧、扶貧等部門開展的農牧民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如泥瓦工技術、挖掘機駕駛、汽車***摩托車***修理、牛肉拉麵製作等深受群眾歡迎,在農牧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受資金、語言、培訓時間等的限制,培訓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鄉鎮的培訓由於領導重視不夠、組織不到位等原因而流於形式。他們希望,在今後工作中高度重視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整合各相關部門的培訓資金,採取以鄉為單位開展集中培訓、以村為單位開展需求培訓、赴周邊地區開展觀摩培訓等,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把農牧民培訓這項民生工程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三***駐村幫扶起步較晚、幫扶措施和專案落實困難,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對不管專案和資金的部門單位來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一是省、州、縣各級定點幫扶單位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在立足村情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案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援。定點幫扶工作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加強。二是入鄉駐村選派幹部大多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不廣,不懂藏語,年齡偏大,在開展工作中充當 “客人”,存在“守院子、轉圈子”現象,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災致貧現象突出。一是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脆弱。

  年均氣溫低,地形複雜多樣,乾旱、洪澇、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遇有大災,群眾口糧都成問題,農牧業生產尚未擺脫“靠天吃飯”、“靠天養畜”的被動局面。農業產量低而不穩,生產成本大,糧食作物畝均產量100公斤左右,油料作物畝均產量75公斤左右。牧區草場生長期只有150天,而枯草期長達 210天。重點貧困村地質災害隱患多,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9處,災害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威脅著農牧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二是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乾旱淺腦山區和高寒牧區,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後,生產生活條件差,抗災減災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弱,因病、因災、因學而返貧的現象突出,脫貧與返貧呈拉鋸式狀態,持續發展、穩定增收的基礎還很弱,鞏固和提高扶貧成果難度較大。據調查,很多重點貧困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結構中採挖蟲草收入佔比達到50%至70%,但近年來因市場價格因素影響大,採挖成本高,收益極不穩定。同時,種植業收入、勞務輸出收入及其它產業收入佔比仍較小,增收渠道十分狹窄,增收難度仍然很大。

  ***五***精準識別資料錄入質量有待提升,如何精準打貧困“七寸”是關鍵。

  扶貧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誰是真正的貧困人口、分佈在哪裡、致貧原因何在、怎樣才能脫貧,還缺乏深度調查和科學分析。近年來雖然建立了貧困人口檔案,但缺乏科學的動態管理方法,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不夠完善。扶貧工作中存在 “漫灌式”扶貧,以往多采取廣覆蓋、大範圍、寬領域的“漫灌式”扶貧,具體到每家每戶,難免“漏人漏項”,針對性不強、精準度不高;“壘大戶”,由於要增強專案輻射帶動功能,一些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又不健全,導致部分扶貧專案最終未能落實到貧困戶,區域性造成“壘大戶”和“扶富不扶貧”的怪象;“路邊花”,由於要考慮示範,而扶貧資源又有限,有時就難免出現種好了“路邊花”,卻忽視了縱深居住的農牧戶,點面不平衡。此外,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大,通過扶貧措施難以擺脫貧困的農牧戶,主要是缺乏勞動力的傷、殘、病和五保戶中的貧困人口,他們想脫貧因受客觀條件制約,心有餘而力不足。

  

服裝市場調研報告總結
方案可行性調研報告
相關知識
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村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村扶貧工作述職報告範文
公安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學校扶貧工作計劃報告
留守兒童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團委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保密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婦女工作調研報告
安全工作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