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筆記經典名句摘抄及感悟賞析
:
【道德經經典名句】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計,故混而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尋尋呵不可名也,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沕望。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現代漢語解讀】
道,看它又看不見它,這叫微。想聽它又聽不到,稱為希。摸它又摸不著,叫夷。三者不可揣摩,所以混在一起。
“一”,其上不清晰不明亮,其下昏暗不清,長長的連綿不絕,不可描述,又好像沒有。這就是沒有形狀的狀態,沒有實體的樣子,這就是非常微妙,又遼遠到不可探究的狀態。跟著道的後面看不到它的結束,迎著它又看不到它的開始。看今天的道是怎麼執行的,應用道的法則於生活中看看結果,就可以推斷古代道是怎麼執行的,這就是道的規律。
【道德經感悟賞析】
這一章是老子對於天之道的描述,也是老子的宇宙觀。微,悄無聲息。希,織布,孔大的稱希,我們可以理解為稀少的意思。夷,平坦的意思。一,是指世界混沌狀態。道生一,道是源頭,一是道落實到世界的體現,是世界最初的狀態。這裡老子講的是道介於有與無之間,無論視覺、聽覺,觸覺都觸控不到,但又確實存在。
沕,微妙,望,邊際,遼遠。這裡老子告訴我們,道是無影無形的,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又看不清楚。道是超越時空存在的,我們看不到它的開始,也望不到它的結尾。
道的執行規律我們是可以找到的。道的執行規律亙古不變的,我們可以根據今天道的執行規律推斷自古以來道的規律。其方法就是把道的法則運用於現實生活中,看看結果,就能夠明白道的執行規律。這是老子告訴我們道的學習方法。
這一章講的是天之道。老子總是從天之道中推演出聖人之道,所以道德經的行文結構總是講一段“天之道”,然後闡述“聖人之道”。老子眼中的道是模糊不清、混沌的,無法描述的,但又確確實實存在的。這是老子的宇宙觀,我們發現老子是高明的,又很科學。因為在他的那種年代對於宇宙的瞭解很少,實際上直到現在,我們對於宇宙的瞭解仍然很有限,科學說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暗物質、暗能量,而我們對此一無所知,英國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平行空間。老子的做法是明確道的存在,也承認描述不清,而不是像宗教那樣描繪出自己認為的明確世界。所以,道家並不是宗教。後來的道教與道家有一些關係,但並不密切,而且本質上是不同的。
道德經讀書筆記及感悟賞析
【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現代漢語解讀】
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以小為大,以少為多。對於怨恨要以恩德來回報。對難的事有所圖謀就要從它簡單的地方開始,要做大事就要從細節上一點點去做。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所以聖人不說要做大事,但是從點滴小事做起最後做成了大事。輕易的承諾就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結果做事中必定會有很多困難出現。所以有道的領導者做事都嚴謹認真的當作大事來做,做起事來就最終沒有困難。
【延伸解讀】
“為無為”就是以“無為”的心態去做事。就是沒有特別強烈的企圖心,不是為了我獲得什麼什麼去做事,我放輕鬆,輕裝前進,放下企圖心去做事,反而會做得更好。“事無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以“無事”的心態去做事,這樣做事情結果反而做得更好,境界更高。“無味”,可以解釋成樸素和本真的心態,你以這種樸素和本真的心態去體會人生的話,那麼您的人生一定會體味出更多的精彩來。所以,消除企圖心,輕裝前行,凡事盡力而已,這樣收益反而越來越多,境界也會越來越高。
老子講的意思是,把小事當作大事去做,把細節當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東西當作多的東西去做。也就是說,你看著那東西少,你覺得任務很小,但是你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一個特別多的事去認真去做,這是做事的具體方法。這其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說,每一個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這小事做好了,不斷提升積累,然後最終成為高手。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我在工作中是,遇到這樣的一位上級機關的領導,雖然他並不懂林業,但每一件事不管我們的認為重要或者不重要,他都很認真對待,都當作重要的事情來做,或者來要求我們來做,結果他始終把工作做得好好的。
孔子說“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而老子說“以德報怨”。後世就為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了,爭論到底老子高明還是孔子高明。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兩者講話物件到底是誰。老子《道德經》寫的是管理的內容,是給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寫的,所以,在當年老子這些東西都是治國的內容。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下面的員工由於種種原因有怨言,那麼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應該怎麼辦?難道馬上以怨報怨,與員工鬥爭,甚至開除員工嗎?長期這樣做肯定不合適,那樣的話你的公司可能很快就倒閉了。作為領導,應該反思自己的管理問題,主動感化員工,解決問題,繼續給予恩惠,讓員工成為一個善人,這就叫“抱怨以德”。孔子講話物件基本都是老百姓,普遍人。對於普通人不能用領導者的標準要求他,而是要求堅持“以直抱怨”的道德底線。“直”就是公平、正直,譬如起爭執了,要裁決,上法院,這是“以直抱怨”。老百姓之間能保持一個“直”,一個公平這就非常好了。
另外一個角度,強者對於弱者“以德報怨”,顯示出強者的氣度、格局。譬如,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是相國,大權在握,但面對廉頗的挑釁主動避讓,這是以德報怨。廉頗知道真相後也被感動,負荊請罪,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平等的雙方只要“以直報怨”就行,社會顯得公平。而弱者對於強者說“以德報怨”,那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行為。譬如抗戰勝利以後,我們不敢向日本索賠、不敢到日本駐兵、不敢管轄硫球群島,都是一種懦弱行為,美其名為“以德報怨”,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與“以德報怨”相對應的是“以怨報德”。你一直做好事,可反被別人埋怨,被別人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一個家庭裡兄弟姐妹幾個人,最小的是兒子,前面都是姐姐,這家裡面就讓姐姐無休無止的去為弟弟付出。姐姐家裡邊省吃儉用,把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全都往家裡匯,弟弟基本上不幹活,但是家裡面父母認為這是應該的。就算這樣無休止的付出,一遇到事,還責怪姐姐,這就叫"以怨報德"。讀後感
“圖”是圖謀,要去做的事。中醫講治未病,這是《黃帝內經》裡的思想,意思就是別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當於要去打仗了您現拿錘子砸兵器;渴了您現挖井,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們要學會禦敵於戰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發出來了,這時候醫學往往力不從心。
細節決定一切,好的壞的都是取決於細節。簡單的道理往往被忽視,細節上的高標準嚴要求是成大事的關鍵。老子告訴大家要做好工作,從細節上開做,從細節開始、點滴做起,這是修行的方法。有人認為,“無為”是老子希望大傢什麼都不做,清空自己,放下一切,什麼都不做就是“無為”。這是胡解,把《道德經》解偏了。實際老子說“無為”是對自己的,對於自己的慾望,那種需求;對大家要“為”,老子講“為大乎其細也”,明顯是要“為大”的,希望做出大事的。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您要做一個很巨集大、很了不起的事,先不要想著這麼巨集大的事情如何做,而是隻把它當成你的努力方向。而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步一步把細節做好,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過一段時間以後,您回頭一看,您原來所期望的目標其實早已完成了。一個人怎麼做才會成功?你只要按以下三點去努力,肯定會成功。第一,你的事業是對眾生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壞事,這是方向。第二,你對它有興趣,做這事感覺到快樂了,然後認認真真去做。第三,你能夠堅持下去,願意堅持十年。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你肯定能夠有所成就。
凡是容易輕諾的人,因為他看輕這種承諾,他覺得承諾可以隨便給,很簡單。如果您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更容易“寡信”。如果許下了諾言,那麼不管再小的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把每件事都要當作難事來做,不要輕視任何一件事,不要貪多,這樣做事才會沒有困難。
木偶奇遇記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及感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