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寶寶的育兒書籍有哪些
怎麼去育兒一直是父母們的心頭大事,很多父母都會選擇買一本育兒書籍去借鑑。有什麼好的育兒書籍可以推薦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適合寶寶的育兒書籍,希望能幫到你。
寶寶的育兒書籍
一、護理餵養疾病-《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0~5歲》
建議閱讀時間:根據月齡讀,可以作為隨時放在案邊查詢的工具書
推薦理由
如果你目前只有時間讀一本書,請先讀這本。這個應該是育兒寶典了,大部分寶寶餵養發展問題裡面都有答案。你可以按照順序讀下去,也可以作為工具書,根據孩子月齡讀或者孩子生病了進行查閱。
這本書有每個月齡寶寶發育特點,包含了身體發育、餵養情況、運動發展、認知發展等,而且還有一些寶寶常見疾病應對方法。這本書的一大特點就是fact-based,所有知識結論都是基於美國大量嬰幼兒樣本研究得出的。而且美國兒科協會每過幾年都會重新更新一些知識,修訂或者淘汰之前陳舊的知識。現在美國已經有第六版,國內是第五版,我看到2歲以前的知識基本都是一致的。
如今國內很多兒保醫生的知識都是沒有及時更新的,甚至一些國內著名育兒書籍的知識也是沒有及時更新的。像四個月喂果汁、體重增長不好就加奶粉、1歲以後才能吃蛋白等等比比皆是。強烈呼籲國內媽媽可以買這本書看!
二、規律作息和睡眠問題-《實用程式育兒法》
建議閱讀時間:寶寶1個月之前讀完,可以對今後規劃寶寶作息有個全面的安排。而且小月齡寶寶更加容易培養好習慣。當然如果你錯過了,現在補看也可以。
推薦理由
從寶寶出生開始有意識地建立規律作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孩子呈現出的很多睡眠“壞習慣”抱睡、奶睡、幾小時一醒等,其實很多是我們之前育兒的隨意性而養成的。要戒除這些壞習慣必然要經歷孩子反抗,而且寶寶越大反抗越大。因此,從一開始養成好習慣太重要了。
這本書的優點就是理論不多,都是實操指南。對於新手媽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家那時的規律作息EASY模式就是按照這本書調整的。但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對於育兒學霸型媽媽就會覺得沒有理論基礎,而且寫得比較跳躍,一個問題也許需要跳著看兩個章節才能系統看完。
建議大家可以先學習這本書,如果你家睡眠問題實在太多,或者你想系統瞭解一下睡眠問題,推薦另一本書《嬰幼兒睡眠聖經》。
三、心理認知發展-《你的1歲孩子》
建議閱讀時間:寶寶6個月以後,或者當你覺得應付寶寶吃睡等這些基礎問題已經遊刃有餘時。
推薦理由
搞定餵養等一些基本問題後,媽媽們就會發現寶寶隨著長大開始出現一些行為問題了,比如大叫啊、打人啊、亂丟東西啊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大人對他們的不理解而主觀貼上的標籤。
這本書的作者對數以千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行為觀察後,總結了這個年齡段孩子心智、交際和行為表現。我自己讀完這本書非常受益,真的會減少很多育兒的盲目性,覺得更加了解小D表現出來的“壞行為”,也更加有應對方法。
大部分心理學的書都比較難讀,但這本非常易讀。它是一系列的,1歲一本。大家可以先買一本你家現在年齡的,覺得有幫助可以再買一系列。
育兒書籍的誤區
1、不要貪多
每個階段孩子的需求重點不一樣,我們的關注點也會有所不同。最有效的閱讀就是選擇當下育兒重點相關的書,或者提前一點點。比如,6個月以內的寶寶,我最焦慮的就是屎尿屁,那我就踏踏實實讀一下今天文章推薦的頭兩本書。不要貪心,育兒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打怪獸,然後媽媽隨著寶寶一起升級。這也是為什麼在上面推薦書單那,我寫了我建議閱讀時間。
2、基礎育兒護理書1~2本就夠了
這裡說的育兒護理書,指的是寶寶日常護理、常見疾病的指導書比如今天推薦的第一本。舉個最簡單的小例子,寶寶發燒如何護理,就有不同的流派,點穴刮痧啊、自然療法啊、要不要退燒、要不要吃藥,隨便開啟幾本不同的書都有不同的說法。本來孩子生病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就容易焦慮,然後資訊越多就越暈菜。我的原則就是相信權威機構的,相信用事實說話的,選擇和我育兒價值觀吻合的書籍流派,並且堅定執行下去。
3、不要忽視心理認知書籍
我剛剛當媽媽時,是我學霸模式全開的時候,那時天天看很多書,買了好多護理書。後來我發現,其實關於屎尿屁的書真的不需要多,我推薦的頭兩本就差不多了。反而等孩子越來越大了,性格培養、行為認知教育等這類的書籍要多讀。如果你之前堅持科學育兒,一般孩子到了10個月後關於 吃睡這些問題基本都順手了,我那時就有過一段放鬆時間,覺得mission completed任務完成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性格、心理、認知等這些問題才是核心。所謂“教養”,“教”比“養”重要的多。
育兒教育的定律
一、手錶定律:
每個人都不能有兩種不同的行為標準,家庭中父母觀點要一致,幼兒園裡主配班老師要一致。如果不一致會讓孩子養成雙重人格,降低了父母和老師的威信,不利於孩子正確世界觀的養成,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
謊言也能成真。有時候人的信念就是一個謊言,但你堅持下去的時候,這個謊言就成了無價之寶,是成功的基石。父母和老師都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
三、鯰魚效應:
有競爭才能有動力。強者不是寵出來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長,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要過於溺愛孩子。石頭哥哥在上課時就發現,如果有位小朋友摔倒了,園長或老師就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什麼事都沒有把自己嚇得臉都白了,笑容也都沒了,這樣的老師其實是在培養溫室花朵,當孩子會走路那刻起你就該告訴他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
四、德西效應:
內在興趣比物質獎勵更重要。對孩子進行適度獎勵,更要激發興趣。精神和物質獎勵並存。
五、示弱效應:
多向孩子“請教”可增強孩子自信心,拉近與孩子的關係。
六、第十名效應:
不要過分要求孩子學習和成績。一直處於前列的孩子經不起挫折,孩子離開學校應該是全面發展的,而不是學習的機器。
七、登門檻效應:
設定較低目標,目標要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不與其他孩子比較。這點我們幼兒園當自省。
八、倒U假說:
適當的壓力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
怎麼預防兒童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