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區茭白兩熟栽培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摘要介紹了,主要包括選地整地、品種與種株選擇、繁育栽植、大棚建造與管理、肥水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收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茭白;品種與種苗選擇;繁育栽植;田間管理;浙江台州;黃巖區
茭白,別名茭瓜、茭筍、蔬子,南方地區又名水筍,系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其蔬菜食用的部分為肥嫩的肉質莖。我國栽培茭白較廣,以長江流域以南水澤地區栽培較多,南方地區在湖邊、溝邊及水田有少量栽培。茭白肉白質嫩,清甜可口,品質優良,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特種水生蔬菜。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發展,黃巖區一年雙熟菱白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特別是1991年以來,採用棚膜覆蓋栽培後,形成了地方特色栽培技術,以夏季茭白為主的兩熟茭白栽培方式成效顯著[1]。現將總結如下。
1選地整地
雙季茭白對土地要求不嚴格,但為了優質高產,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多、不漏水的黏質土壤。因茭白一生都在淺水中生長,對水源、水質要求較高,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汙染的田塊種植。整地要求田平、泥爛、田埂不漏水,並加固加高至25~30cm,施肥后土壤深翻20cm 左右,耙細,整平。整地後灌水3~5cm待種。
2品種與種株選擇
棚栽茭白宜選擇耐低溫弱光、適宜設施栽培的早熟品種,要求該品種抗病性強、孕茭穩定,茭肉粗長、白淨、糯口、味鮮,以夏茭為主的高產品種。黃岩地區主栽品種有黃岩雙季茭白、浙茭2號、浙茭3號等。黃岩雙季茭白品種一般在夏茭採收中後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田間選擇留種植株。要求種株外表必須與所選品種的典型特徵相符合,同一墩分櫱生長較整齊,薹管短,結茭部位低,孕茭早,茭肉白嫩、光潔、粗壯,成熟度較一致。
3繁育栽植
選已孕茭***拇指般大小***且茭殼白淨、飽滿的茭株作留種株。選定留種株後挖開植株四周的泥土,以剛露出植株底部薹節為宜,以促使植株基部抽發新的分櫱。待已孕茭白未老時在葉枕上方約5cm 處割葉,促進分櫱,過10d左右待新抽苗5cm時再齊茭頭割第2刀,新抽的苗長到30~40cm時即可移栽種植。浙茭系列品種需寄秧露地育苗,冬季露地生長,清明前苗長15cm左右時第1次分株繁育種苗,分株時一定要整墩挖出用刀劈開,3~6株一把,不能用手掰。一般過20d再進行第2次分苗,分苗後根據分櫱多少可進行第3次分墩。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黃岩雙季茭白品種株距35~40cm,行距80~100cm,寬窄行種植,栽3.0~3.3萬穴/hm2,定植種苗1~2株/穴***視種苗分櫱數多少而定***。浙茭品種株距35~40cm,行距100cm,栽2.7~3.0萬穴/hm2,定植種苗3株/穴左右。定植時選用生長健壯、根系白盛的植株作種苗。過長的種苗要截去上部葉片,保持35 cm左右,以減少葉面水分揮發,有利於種苗還苗成活[2,3]。
4大棚建造與管理
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齊泥割除茭白地上部枯萎植株後,霜凍之前搭棚蓋膜。採用簡易鋼架大棚或毛竹搭架棚,大棚、中棚、小棚3種長度依田塊而定,但不宜超過60m,以利兩頭揭膜通風。天氣溫和時棚架兩頭通風;天氣晴好、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揭邊膜和兩頭通風;低於15℃時需蓋膜保溫。遇連續陰雨天氣應加強通風煉苗,培育壯苗,減少小苗孕茭率。小棚一般在3月下旬揭膜,大棚清明以後全部揭膜。
5肥水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長期長,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整地時施腐熟有機肥15~25t/hm2、複合肥375kg/hm2。蓋膜後施腐熟欄肥或人糞尿15t/hm2、氯化鉀225kg/hm2,或優質三元複合肥375~450kg/hm2、氯化鉀225kg/hm2作基肥。追肥掌握“促—控—促”原則,全期追肥4~5次,第1次在苗高10~20cm時,施優質三元複合肥300~375kg/hm2;15~20d後進行第2次追肥,施優質三元複合肥300~375kg/hm2、氯化鉀150kg/hm2;以後視植株長勢的強弱,每隔10~15d再施1~2次,每次施尿素75.0~112.5kg/hm2。孕茭前7d左右停施,即大棚在3月下旬、小棚在清明前7d停施,否則延遲孕茭或不孕茭。待50%左右植株孕茭後,追施碳銨375~450kg/hm2、過磷酸鈣150 kg/hm2,可促使茭白粗壯,明顯提高產量。注意碳銨不要施在茭墩上,以防止肥害。茭田施基肥後即可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些外,其他時期保持水位3~5cm即可[4,5]。
6田間管理
當苗高20~30cm時疏苗定株,分次疏去弱苗、病苗及過密處的苗,個別過密的壯苗可在茭墩根際壓泥壅根,最後留疏密均勻的粗壯苗14~16根/墩定株。一般在株高20~30cm時開始耘田,隔7d進行1次,連續耘田2~3次,對硬的田塊要進行鬆土。培士可阻隔陽光對茭白的直射,提高品質和產量。當茭白開始孕茭,即植株莖部發扁、同水面交界處開始膨大時即可培士。培土要分次進行,孕茭1株培1株,隨著茭白的膨大伸長不斷培土,但培土高度不能超過茭白眼。由於植株孕茭有先後,在採收期還要邊採收邊培土。結合耘田,及時剝去黃葉、老葉、病葉,剪去葉尖晒乾部分,以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促進分櫱。注意剝老黃葉時不要連葉鞘一起剝離,否則影響根系及新芽的萌發,造成植株矮化。另外,應及時補缺,確保足苗。在茭白孕茭初期,選晴天16時後噴施極多產400倍液,隔天噴施極多菁400倍液,或極多產、極多菁400倍液混合噴施處理,增產效果顯著。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胡麻斑病、鏽病、紋枯病等。病害防治重在預防,在苗高10~20cm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防1~2次。以後根據病情於發病初期分別用藥,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噴藥要求用彌霧機或小噴頭的噴霧器,以葉面凝結小水珠而不流淌為宜。胡麻斑病可選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鏽病可選用40%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或25%火把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敵速淨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800~1 000倍液噴治。常見的害蟲是螟蟲,在 12月齊泥割去過冬的殘株並清理田園後,立即用稻康或三唑磷乳油噴施根際部及土表,殺死越冬螟蟲,減少蟲口基數,當苗高20cm左右時***即2月***再噴1次殺蟲劑,以後根據蟲情,大螟在卵孵高峰期用50%殺螟鬆乳油1 000倍液噴治,二化螟在卵孵高峰期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治。長綠飛蝨在低齡若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500倍液,或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絕蝨淨可溼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治。
8採收
當茭株心葉短縮,基部膨大呈塔形,地上部左右2片外葉的葉枕***茭白眼***收縮到基本相平時即可採收。發現雄茭、灰茭及短縮株時應及時拔除。
9參考文獻
[1] 李挺,陳可可.茭白塑料棚覆蓋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1***2***:42-43.
[2] 徐洪根.蔬菜大棚栽培茭白技術[J].廣西蠶業,2006,43***1***:46-47.
[3] 樑景玉.雙季茭白的生物學特性及無公害優質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1***:27-29.
[4] 曹滌環.雙季茭白的高產栽培[J].特種經濟植物,2004***2***:34.
[5] 張仁惜.茭白優質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四川農業科技,2006***3***:22.
北方地區五味子栽培技術
高山茭白栽培技術
關鍵詞茭白;品種與種苗選擇;繁育栽植;田間管理;浙江台州;黃巖區
茭白,別名茭瓜、茭筍、蔬子,南方地區又名水筍,系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其蔬菜食用的部分為肥嫩的肉質莖。我國栽培茭白較廣,以長江流域以南水澤地區栽培較多,南方地區在湖邊、溝邊及水田有少量栽培。茭白肉白質嫩,清甜可口,品質優良,是營養價值較高的特種水生蔬菜。近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菜籃子工程的建設發展,黃巖區一年雙熟菱白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特別是1991年以來,採用棚膜覆蓋栽培後,形成了地方特色栽培技術,以夏季茭白為主的兩熟茭白栽培方式成效顯著[1]。現將總結如下。
1選地整地
雙季茭白對土地要求不嚴格,但為了優質高產,應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多、不漏水的黏質土壤。因茭白一生都在淺水中生長,對水源、水質要求較高,要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質無汙染的田塊種植。整地要求田平、泥爛、田埂不漏水,並加固加高至25~30cm,施肥后土壤深翻20cm 左右,耙細,整平。整地後灌水3~5cm待種。
2品種與種株選擇
棚栽茭白宜選擇耐低溫弱光、適宜設施栽培的早熟品種,要求該品種抗病性強、孕茭穩定,茭肉粗長、白淨、糯口、味鮮,以夏茭為主的高產品種。黃岩地區主栽品種有黃岩雙季茭白、浙茭2號、浙茭3號等。黃岩雙季茭白品種一般在夏茭採收中後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田間選擇留種植株。要求種株外表必須與所選品種的典型特徵相符合,同一墩分櫱生長較整齊,薹管短,結茭部位低,孕茭早,茭肉白嫩、光潔、粗壯,成熟度較一致。
3繁育栽植
選已孕茭***拇指般大小***且茭殼白淨、飽滿的茭株作留種株。選定留種株後挖開植株四周的泥土,以剛露出植株底部薹節為宜,以促使植株基部抽發新的分櫱。待已孕茭白未老時在葉枕上方約5cm 處割葉,促進分櫱,過10d左右待新抽苗5cm時再齊茭頭割第2刀,新抽的苗長到30~40cm時即可移栽種植。浙茭系列品種需寄秧露地育苗,冬季露地生長,清明前苗長15cm左右時第1次分株繁育種苗,分株時一定要整墩挖出用刀劈開,3~6株一把,不能用手掰。一般過20d再進行第2次分苗,分苗後根據分櫱多少可進行第3次分墩。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黃岩雙季茭白品種株距35~40cm,行距80~100cm,寬窄行種植,栽3.0~3.3萬穴/hm2,定植種苗1~2株/穴***視種苗分櫱數多少而定***。浙茭品種株距35~40cm,行距100cm,栽2.7~3.0萬穴/hm2,定植種苗3株/穴左右。定植時選用生長健壯、根系白盛的植株作種苗。過長的種苗要截去上部葉片,保持35 cm左右,以減少葉面水分揮發,有利於種苗還苗成活[2,3]。
4大棚建造與管理
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齊泥割除茭白地上部枯萎植株後,霜凍之前搭棚蓋膜。採用簡易鋼架大棚或毛竹搭架棚,大棚、中棚、小棚3種長度依田塊而定,但不宜超過60m,以利兩頭揭膜通風。天氣溫和時棚架兩頭通風;天氣晴好、棚內溫度超過30℃時應揭邊膜和兩頭通風;低於15℃時需蓋膜保溫。遇連續陰雨天氣應加強通風煉苗,培育壯苗,減少小苗孕茭率。小棚一般在3月下旬揭膜,大棚清明以後全部揭膜。
5肥水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長期長,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整地時施腐熟有機肥15~25t/hm2、複合肥375kg/hm2。蓋膜後施腐熟欄肥或人糞尿15t/hm2、氯化鉀225kg/hm2,或優質三元複合肥375~450kg/hm2、氯化鉀225kg/hm2作基肥。追肥掌握“促—控—促”原則,全期追肥4~5次,第1次在苗高10~20cm時,施優質三元複合肥300~375kg/hm2;15~20d後進行第2次追肥,施優質三元複合肥300~375kg/hm2、氯化鉀150kg/hm2;以後視植株長勢的強弱,每隔10~15d再施1~2次,每次施尿素75.0~112.5kg/hm2。孕茭前7d左右停施,即大棚在3月下旬、小棚在清明前7d停施,否則延遲孕茭或不孕茭。待50%左右植株孕茭後,追施碳銨375~450kg/hm2、過磷酸鈣150 kg/hm2,可促使茭白粗壯,明顯提高產量。注意碳銨不要施在茭墩上,以防止肥害。茭田施基肥後即可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些外,其他時期保持水位3~5cm即可[4,5]。
6田間管理
當苗高20~30cm時疏苗定株,分次疏去弱苗、病苗及過密處的苗,個別過密的壯苗可在茭墩根際壓泥壅根,最後留疏密均勻的粗壯苗14~16根/墩定株。一般在株高20~30cm時開始耘田,隔7d進行1次,連續耘田2~3次,對硬的田塊要進行鬆土。培士可阻隔陽光對茭白的直射,提高品質和產量。當茭白開始孕茭,即植株莖部發扁、同水面交界處開始膨大時即可培士。培土要分次進行,孕茭1株培1株,隨著茭白的膨大伸長不斷培土,但培土高度不能超過茭白眼。由於植株孕茭有先後,在採收期還要邊採收邊培土。結合耘田,及時剝去黃葉、老葉、病葉,剪去葉尖晒乾部分,以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促進分櫱。注意剝老黃葉時不要連葉鞘一起剝離,否則影響根系及新芽的萌發,造成植株矮化。另外,應及時補缺,確保足苗。在茭白孕茭初期,選晴天16時後噴施極多產400倍液,隔天噴施極多菁400倍液,或極多產、極多菁400倍液混合噴施處理,增產效果顯著。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有胡麻斑病、鏽病、紋枯病等。病害防治重在預防,在苗高10~20cm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防1~2次。以後根據病情於發病初期分別用藥,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噴藥要求用彌霧機或小噴頭的噴霧器,以葉面凝結小水珠而不流淌為宜。胡麻斑病可選用20%三環唑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7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防治;鏽病可選用40%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或25%火把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敵速淨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800~1 000倍液噴治。常見的害蟲是螟蟲,在 12月齊泥割去過冬的殘株並清理田園後,立即用稻康或三唑磷乳油噴施根際部及土表,殺死越冬螟蟲,減少蟲口基數,當苗高20cm左右時***即2月***再噴1次殺蟲劑,以後根據蟲情,大螟在卵孵高峰期用50%殺螟鬆乳油1 000倍液噴治,二化螟在卵孵高峰期用48%樂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噴治。長綠飛蝨在低齡若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500倍液,或25%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絕蝨淨可溼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噴治。
8採收
當茭株心葉短縮,基部膨大呈塔形,地上部左右2片外葉的葉枕***茭白眼***收縮到基本相平時即可採收。發現雄茭、灰茭及短縮株時應及時拔除。
9參考文獻
[1] 李挺,陳可可.茭白塑料棚覆蓋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1***2***:42-43.
[2] 徐洪根.蔬菜大棚栽培茭白技術[J].廣西蠶業,2006,43***1***:46-47.
[3] 樑景玉.雙季茭白的生物學特性及無公害優質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1***:27-29.
[4] 曹滌環.雙季茭白的高產栽培[J].特種經濟植物,2004***2***:34.
[5] 張仁惜.茭白優質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四川農業科技,2006***3***:22.
高山茭白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