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哪些要素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教案設計包括的基本要素,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教案基本要素一
教學設計一般包含有下列5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物件;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任務及物件、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1、教學任務及物件分析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想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如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①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是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以往我們僅關注教材分析,在這種分析過程中,教師將教科書作為主要依據,教材分析基本關注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考點方面,比較注重顯性教材的運用而忽視隱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較少關注與學習教材內容有密切關係的認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而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只是闡述其內容,沒有做進一步的分析。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內容分析既要求對顯性教材的運用,也要求對隱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②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是分析教學任務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分析學生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我們教師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了解教學活動開始前學生在認知、情感、態度等方面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水平,這一水平標誌著學生已經能做什麼,說什麼,想明白了什麼等等***即學生的學歷和學情***。這是學生掌握新的學習任務的起點水平。二是要了解教學活動結束後預期學生在認知、情感、態度等方面必須達到的狀態。對這種狀態的把握最終會轉化為確定的教學任務與具體的學習目標。只有當教師的心中對教學前和教學後這兩種狀態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數時,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真正恰當的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
2、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在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陳述上,與以往傳統教案相比應該有較大變化,具體體現在目標的維度、目標陳述的主體等方面。
⑴教學目標的主體和維度
教學目標以學生的學習目標為依據,學習目標對於學生的學習具有指向性,同時還可以作為學習效果的檢測標準。所以制定準確、適合學生的學習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新課程標準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教學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學生。而傳統的教案對於目標的設計中,所體現的主體是教師而非學生。從教學目標設立的維度來看也更加全面,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這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涵,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而傳統的教案中,目標的設定較多地關注知識、技能的培養,缺少對於能力和情感領域的設計。
⑵具體教學目標的陳述
由於教學目標是具體規定學生在教學活動結束後在認知和情感態度等方面夠達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陳述教學目標時要具體明確,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對知識、技能目標的陳述要反映學生所形成的具體行為。在陳述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質和量規定的“瞭解”“理解”、“掌握”等詞,必須用可觀察和測量的行為動詞來描述學生所形成的具體行為,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陳述詞要具體、鮮活。二是對過程性目標的陳述要具體、明確。新課程標準關注“學習過程、改變學習的方式和方法。”因此,過程性目標的陳述要明確具體。三是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陳述要明確學生應參加的活動或體驗的內容,通常只明確規定學生應參加的活動或體驗內容,而不具體規定學生應從活動中獲得了什麼結果。
3、教學策略的設計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加以考慮:
①教學組織形式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方面,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研究、自主體驗、自主交流的過程,激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潛能。可見,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自主參學習活動已成為有效促進學生髮展的基本途徑。因此,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學目標要求的新的課堂組織形式,也成為教學設計不可忽視的一個要素。
②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教學有規。面對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哪些是教學設計中應優先考慮的方法?這些方法又該如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些都是制定教學策略的基本問題。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學科特點、教師特點、教學環境、教學時間、教學技術條件等諸多因素來選擇教學方法。
③學法指導
我們既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動機的激發,重視教學過程的情感化,還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更要考慮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策略來考慮學法指導。
***1***制定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即把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放在首位,讓學生置身於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放飛思維、潛心探究、快樂創造。
***2***制定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教師要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出發,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
***3***制定促進學生創新學習的教學策略。教學設計中要考慮讓學生學會質疑,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學會探究,樂於進行研究性學習;學會評價,敢於發表不同意見和獨特的見解;學會反思,敏於分析自身學習的得失,探索學習的規律。
④教學媒體
媒體可以是作為教學環境設計的一個部分,也是教學活動中教學呈現的一種載體,他們不是獨立地存在於教學之中,而是與教學方式結合在一起成為教學策略的主要因素。
隨著多媒體這一新型教育技術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媒體的設計比起單純板書設計多了豐富性和生動性,因而,設計也更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專業要求。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對媒體運用設計存在的問題,如,所選擇或制定的教學媒體與本節課的主題聯絡不當、華而不實、喧賓奪主引起注意的混亂,從形式上看很生動、很美觀,而內容卻無助於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運用多媒體呈現教學內容時的節奏和速度以及次序掌握不當造成學生認知的脫節。
特別要指出的是,粉筆加黑板的板書作為傳統的、常規的媒體在我們的教學中還應該有一席之地,而且還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在設計媒體時千萬別忽視了對板書的設計。
4、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物件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運用,課堂教學結構型別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值得我們探討。
①過程設計意圖
現代教學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在情感體驗中學習知識,完善人格。一方面,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純粹接受和掌握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教學不在封閉的狀態下進行,教學更趨向於多維的、開放的教學形態的呈現。在這樣的新理念下,教學過程的設計與以往教案編寫那種單一、線性、主要設計教師教學步驟和方法的思維形式和編寫格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要同時考慮教學的意圖、教學組織中活動的主體、教學行為和方式、媒體的使用、時間的分配以及對教學效果的預期等等。所以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對於教學的活動過程是呈立體或網狀思考狀態,教學諸因素不是沿“教”這條單行線前行,而是在學與教中交錯朝著教學目標進行著。
②過程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
教學過程考慮的因素,活動的主體物件更加具體、明確,除此以外,設計中增加了預期效果這一因素,因為設計的引進是為了將一個現存的情境改變成為所期望的情境,謀求這種變化正是教學設計的目的。教學設計是以目標為導向的,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目標的達成與否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反饋調控來實現的。而預期效果的設計便是實現反饋調控的一個關鍵的手段。另外,教學設計的目的是能夠使教師在目標指引下理性地進行教學,因此,對於每一環節中的教學目的也應該有充分的認識,所以在過程設計中,增加了教學目的這一要素。
5、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為了實現這一功能,教學設計的自我評價是教學設計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如果把教學設計作為一個系統來看的話,它是一個在開發、設計、利用和評價四個方面全面研究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的“理論與實踐”。在時間上,教學設計分為了三個時間段,即課的準備的設計、課的實施中的再次設計***即生成***、課後的反思性的設計修正。因此,教學設計除了包括教學任務、教學目標分析,策略制定和過程設計以外,最後應該對教學設計進行評價。這是教師的一個不可缺的元認知活動。
教學設計的評價,可以通過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在設計完成之後設計實施之前,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預測,這樣能夠幫助設計者在設計的實施過程中更好地應對各種突如其來的教學事件,更好地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設計的二度創造。二是在教學活動之後進行的教學設計的評價,目的在於總結設計的得與失。因為,任何一個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況且設計與實踐活動本身會存在一定的誤差,理論上再合理的設計只有經過實踐檢驗才能真正有效。所以,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性評價的設計,才是一個完整的、成熟的和有效的設計,從與傳統教案的不同功能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它與傳統教案不同的是,教學設計不是封閉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時空上都更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也更具有先進性。
高一第一學期物理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