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地區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浙江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各地過春節都有不同,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浙江東陽過春節習俗

  抲年鬼

  舊時,浙江東陽一帶,進入歲末臘月,民間有一種“抲年鬼”的風俗。

  “抲年鬼”從臘月初一開始,到十五結束。因為,這時候舊歲將要辭去,新年就要到來,為了千家萬戶,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過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間之鬼抲除乾淨,以免禍患滋生。

  “抲年鬼”者,都為街頭乞丐或無業遊民,頭戴一頂武狀元帽,臉掛一串紅鬍子,手執寶劍,腰繫鐵索,很象鍾馗打扮,挨家串戶地進行吆喝抲鬼。後面跟一隨從,為其吶喊助威,主演者吆喝一句,隨從者接應一聲“抲”!這樣邊演邊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導、怪抲完斬絕。最後由各家各戶給予扮演者應有的謝情報酬。

  浙東“抲年鬼”的風俗,源遠流長,起於唐朝。傳說唐明皇一次受瘧疾鬼作崇,久病不愈。一天,他夢見有個大鬼,捉住瘧鬼而啖之,從此病就好了。唐明皇問大鬼叫什麼名字?回答說叫鍾馗,就是前番應試武舉,其貌不揚,末被錄取,因而撞死階前。唐明皇醒後,就叫畫工吳道子畫成畫像,並封他為鬼王。這就是後世傳說能淡鬼避邪的鐘馗,以後一直流傳下來。

  每當家家戶戶準備殺豬宰羊,祈神祭祖,歡歡喜喜迎接新歲之際,有人就利用鍾馗來為各家各戶“抲年鬼”,藉以討取吉利的年彩,也乘機搞些錢來維持生計。

  文成過春節習俗

  拜年叫“貌年”.舊時,如帶來滿週歲的小孩去“貌”外婆外公,一般擇三、六、九之日,謂之“三六九無忌”.出門時,在小孩眉心及鼻尖上畫上硃紅或黑墨,意避“小鬼”衝犯。正月初四,民間大都不出行,不幹活,因與“死”諧音,說閩南話的人,對正月初九有忌。因“九”與“狗”諧音。

  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帶過春節習俗

  剛結婚的第一個春節,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餅,俗叫“送上門餅”.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裡搗膩,揉成米塊,然後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內,印成一個個圓而扁的米餅,正面有圖案,如雙仙和合、劉海獻錢、狀元象等人物。數量要做一擔,約50雙到100雙。除此以外,還要有豬肉、鬆糕、長壽麵***索麵***等。

  溫州人過春節習俗

  正月初一不走親戚。

  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蒼南,叫“探正月”,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農產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每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

  舊時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洞頭過春節習俗

  女兒回孃家,則要提“紅桶”給父母親,以示孝敬。所謂“紅桶”,是指雕花或紅漆的小木桶,裡面裝著熟食,還有用大魚大肉為佐料製成的麵食或糯米飯,一般在2.5-5公斤左右。俗語云:“生兒魂幡竿,生女紅桶寶”.意思是說,生下兒子,死後有人披麻戴孝,送喪時舉魂幡;生下女兒,正月有“紅桶”孝敬。70年代以後,提紅桶的習俗基本消失,“紙蓬包”也絕跡了,取而代之的送酒、肉和罐頭等食品。

  春節期間,對來拜年的親友,主家大多要留飲擺酒款待,俗稱“叫新年酒”,即春宴,也有專門設酒宴邀請親友歡飲的。一般酒菜都比較豐盛。如果親友帶著16歲***虛齡***以下的兒女來,那麼,就要給這些孩子壓歲錢,稱為“壓肚兜”.親友離去時,都要有回禮,一般是糖果、糕點、荸薺等。舊俗,若拜年不去,是斷親的表示,所以有些老親***上代親戚***下輩要輪流去拜年,四季八節沒有往來的老親,惟春節時一定要去拜拜年。

  紹興過春節習俗

  在紹興,一跨入農曆十二月,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買酒、春糕、裹粽、撣塵、殺雞宰鵝、買魚買肉,準備新年穿戴的衣著鞋帽,購置饋贈親友的禮物等等,可謂忙得不可開交,唯恐籌措不周,鬧出笑話。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上天,供奉一種富有粘性的糖,藉此粘住灶神的牙齒,使他沒法向玉皇大帝陳說人們的過失。送灶神之後,除夕之前,每戶人家總要選擇一個祝福的吉日,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聖宗”四字,紹興人叫祝福菩薩、大菩薩,據說是宋代的皇帝。

  南宋滅亡後,遺臣們懾於元朝統治者的淫威,不敢公開設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進行。這種帶有民族意識的祭記,後來不僅廣為流傳,而且增添了答謝神明保佑和祈求來年幸福的意義。照老年人的說法,天上的菩薩,不進不潔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須把廳堂、祭桌、祭器等憚掃、洗刷得乾乾淨淨。“五牲福禮”煮好後,盛放在木製的朱漆大盤裡。

  其擺法都有一定的規矩,如雞鵝要跪著,頭朝福神,表示歡迎;一尾活鯉魚用紅繩穿過其背刺吊在“龍門架”上,用紅紙貼住色眼睛,是取“鯉魚跳龍門”之意。祭典若在深夜舉行,氣氛更為莊嚴肅穆。男丁按輩份行三跪九叩大禮,婦女和個別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別說百身莫陵的寡婦祥林嫂,就是魯府的太太、小姐們也是被剝奪祝福資格的。

  祝福後便祭祖***俗稱“請回堂羹飯”***。祝福時桌子是照桌面的木紋橫擺的,祭祖時則改為直襬;祝福時祭掃者朝外行禮,祭祖時則朝內跪拜。祭祖後,便用煮福禮的汁湯燒年糕或面吃,名日“散福”,表示神所賜之“福”放給了一家人。

  過年的習俗,紹興和外地大同小異。“除夕吃喝,尤已穿著”,這是過年的高潮。在新年舊歲交替的一個月裡,人們就是這麼忙碌著的。然而,在吃人的舊社會裡,對勞動人民來說,過年如過關,祈神祭祖是得不到什麼“福”的。像管四老爺家裡那種闊綽的祝福排場,令人只有在電影《祥林嫂》裡,作為歷史的陳跡而重現。

  樂清過春節習俗

  初一不出本地探親訪友。白溪等地連初二也列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鄉不問俗者貿然登門,必將受到當面指責。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著金盒去望岳父母、舅父母、幹父母,兼行拜年,俗稱“望正月”.禮物以鬆糕或搗糕為主,其次為魚、肉和荔枝、魁圓等的紅封元寶紙包,習俗規定老親四樣,新親六樣。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的***長輩親戚,一般都在燈期開始前回拜,倘婿、甥、乾兒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則可遣兒子前去。凡正月第一次探親訪友,不論輩分高低,都要攜帶紅封紙包兩個;被探望者必須泡茶、煮點心,或設宴款待,否則,習俗都認為是失禮。在平陽,外甥第一次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送小牛犢的。

重慶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浙江春節習俗有什麼
相關知識
浙江各地區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廣西南寧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重慶過春節習俗有什麼
廣西南寧地區春節習俗有什麼
貴州地區春節習俗有什麼
浙江春節習俗有什麼
潮汕地區春節習俗有什麼
山東各地春節習俗有什麼
西江水上人家春節風俗有什麼
廣東汕頭人過春節習俗是什麼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