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清時傳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6日

  李清時是清朝政治家、水利專家,李清時多次組織治水,整治腐敗,為百姓敬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李清時,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學士光地從孫。乾隆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四年,授浙江嘉興知府。上南巡,或議自嘉興至杭州別闢道行民舟,清時於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屬,上通吳江平望,下達杭州壩子門,號為副河。丁父憂,去官。服除,授山東兗州知府。二十二年,擢運河道。

  二十六年,河決孫家集,運河由夏鎮至南陽兩堤俱潰,清時督修築。議者或擬用椿埽,費帑①以六十萬計;或擬建石堤,費以三百萬計。清時少時行瀕海間,見築堤捍海為田者,擲碎石積水中,潮退則以木攔之,填土其上,堅築成堤,因參用其法。以河東、西兩岸皆水,得土難,令以石壘兩旁,積葑②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積葑上,費帑十四萬有奇,而兩堤成。曹縣溢,水瀉入微山湖,出韓莊湖口,閘隘,水不得洩,令於閘北毀石堤,掘地深之以洩水。事上聞,上命於其地建滾水壩,高一丈二尺餘。清時請減低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閉閘蓄水。泗水經兗州西流入府河,濟寧城東舊有楊家壩,遏水使入馬場湖,蓄以濟運,遇伏秋水漲不能洩,淹民田,令改壩為閘,視水盛衰為啟閉。汶水分流入蜀山、馬踏兩湖,舊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後乃反之,漕船經袁口、靳口,淺澀不能進。清時規分水口,令南壩加長,北壩收短,以為節宣③,並減低何家壩,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二十九年,調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擢河東河道總督,賜其母大緞、貂皮。清時以河堤歲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勢,過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飭所司,當水漲具堤高水面尺寸呈報,擇堤最薄者培之。迨伏秋水發,耿家寨***稱十四堡***水及舊堤上,賴預增新築以免。清釐河工徵料諸弊,歲減派料至千餘萬斤。三十一年,運河東岸漫口,自請議處,原之。三十二年七月,授山東巡撫。高苑、博興、樂安三縣被水,清時謂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驗。遽疾作,乞解任,不許。三十三年,卒。

  清時治水善相度情形,窮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叢澤、支流斷港中,或徒步按行諮訪,必得要領,乃見諸建置。 ***選自《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

  [注]①帑:國庫中的錢幣。②葑:蕪菁,又名蔓菁。一種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③節宣:節制和排放。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時於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屬 屬:連線 B.過高糜帑 糜:消耗

  C.使汶水南弱而北增 弱:減少 D.清時治水善相度情形 相:治理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清時於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屬 B. 遏水使入馬場湖,蓄以濟運,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 焉用亡鄭以陪鄰

  C.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因參用其法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3.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李清時善於治水的一項是

  ① 擲碎石積水中,潮退則以木攔之 ②令以石壘兩旁,積葑其中

  ③於其地建滾水壩,高一丈二尺餘 ④清時規分水口,令南壩加長,北壩收短

  ⑤清釐河工徵料諸弊,歲減派料至千餘萬斤 ⑥徒步按行諮訪,必得要領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面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的一項是

  A.乾隆皇帝南巡時,有人建議重新挖掘一條水道,便於民船通行,而李清時卻力排他議,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條“副河”。

  B.李清時小時在海邊見人們先在海水中投入石塊,潮水退後,用木樁攔住,然後在石塊上填土,以此來造田,這給他治水以很大啟發。

  C.曹縣發水時,大水流入微山湖,又從韓莊的湖口流出;而這裡的閘口狹窄,水流受阻,清時下令毀掉北面的堤壩,挖溝排水。

  D.李清時在任河東河道總督時,運河東岸曾經決口,他主動請求前往治理,廣泛徵求意見,採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復了原貌。

  《清史稿李清時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D***觀察,察看***

  2.B***兩個“以”都為連詞,表目的。A前一個“於”為介詞,在;後一個“於”為介詞,向。C前一個“而”為連詞,錶轉折;後一個“而”為連詞,表遞進。D前一個“因”為連詞,於是;後一個“因”為動詞,依靠***

  3.C***①是清時小時看到的捍海為田者的做法,③是皇上的命令,⑤不是治水的環節***

  4.D***“自請議處,原之”意思是:李清時自己向皇上請求處分,皇上原諒了他***


  

清史稿顧炎武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吳
相關知識
清史稿李世熊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王士禎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顧炎武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鄒炳泰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陳廷敬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薩布素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杜立德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楊雍建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楊素蘊傳閱讀答案
清史稿孫嘉淦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