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封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封泥,又稱“泥封”,是印章按於泥上作為實物和木製牘函封緘的憑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封泥的鑑別方法。

  封泥簡介

  封泥又叫泥封,是古人封緘文書、信件、貨物時蓋有印章的泥團。

  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

  節南山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末年全國有1587個縣,不過秦代的縣數還不太清楚。通過對秦朝封泥的研究可知,目前***截至2012年***封泥中發現了約140個縣,已成為研究秦代縣制的珍貴史料。

  在紙質公文行世之前,中國公文在秦漢時期處於簡牘文書階段。人們通過把簡牘文書或物品以繩捆紮,在繩結處回檢木,上封蓋有鈐印的膠泥塊,以防洩密、備檢核,古人謂之“封泥”。接收人割斷繩索後開封並儲存封泥,最後會作廢處理。因封泥的表面有官職名稱,背面留有掛繩的痕跡,人們通過研究封泥就能得到秦帝國通訊系統的運作情況等重要資訊。

  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不使用封泥。它不是印章,而是最早用印的痕跡——保留了大量秦漢官印的鈐痕的珍貴實物。

  封泥的鑑別

  封泥雖然只是幾千年的一塊塊泥巴,封泥的泥土特性是很難仿造的,所以很少有贗品,但是也有***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我們要學會鑑別仿造的封泥。收藏封泥[4] 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封泥***方法一

  用古陶印加工改造的封泥,這類假封泥極難辨識。其實,最複雜的東西往往最簡單,二者的區別在於――陶印是反寫字,印下後才是正字,而封泥上的字則全為正字,憑此一點就可當場甄清。

  收藏封泥的藏有在鑑別封泥的時候可以參照清代的《封泥考略》,因為絕大部分封泥上的人名或官職都能在清代的《封泥考略》中找到,經驗不足的收藏家不必當場成交,拍下圖片去書裡核對。

  封泥***方法二

  一是切割秦漢磚銘冒名頂替。***者尋來殘破的秦磚漢瓦,將帶有字跡的部分切割下來,選三四個連在一起的字製成“封泥”高價出售。這類贗品清一色為方形,就是沒有圓形,因為銘文都是豎寫,字型不可能出現圓形排列。“切割封泥”另一破綻是很難看到“印”字,這也是由秦漢銘文決定的。

  封泥的外形

  封泥的正面是印文,背面有繩跡,形狀不定,大多是不規則圓形,少數呈方形。

  由於施行封泥時,軟泥入槽多少不一,如正好填滿方槽,則泥塊幹後呈方形,如軟泥多而溢位方槽,則這塊泥幹後呈不規則的圓形,加之年代久遠,自然剝蝕脫落致使封泥的邊緣殘缺破損,這種寬厚的邊欄,粘連斷續,極富變化,給人以古拙質樸,自然率真的美感。

  封泥的歷史由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大建咸陽宮,其中一處名章臺,秦始皇曾在這裡“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於是,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彙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簡,作為當時的一種保密措施,上奏官員要將竹簡捆好,並糊上泥團,再在泥上鈐上自己的璽印,然後放在火上燒烤,促其乾硬。奏章被送到章臺,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書畫家有哪些值得收藏投資
書畫收藏的三個重要階段
相關知識
如何鑑別封泥
如何鑑別松茸的品質
琥珀是怎樣形成的琥珀如何鑑別
如何鑑別真假小葉紫檀盆景
如何鑑別黑茶品質
如何鑑別膝上型電腦硬體規格
如何鑑別悅詩風吟薄荷散粉真假
如何鑑別真假羊肉
玉器如何鑑別
如何鑑別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