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十二個方面向我們闡述瞭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非暴力溝通》的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非暴力溝通》讀完那一刻,最大的感受集中在三處:其一是愛自己***第九章內容***,對自我需要和感受的理解,對自我表現的包容;其二是非溝通的四個關鍵性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及第三點對話中對他人情緒的理解。

  整本書的思路,先提出非暴力溝通的關鍵——愛,這也是後文作者反覆強調的觀點;然後展示了“非愛”的異化的溝通方式;繼而分五章講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對個體具體的或連續性的行為發表不帶道德評價的意見,而不由此行為推測、總結其人的性格和其他方面***、感受***我們不對行為進行評價,而是表達此刻的心情***、需要、請求***減少抽象的語言,具體的描述請求內容***;此後各章可以看成是非暴力溝通技巧在生活中的引用了,去傾聽別人、理解自己、合理的表達憤怒與感激,熱愛生活。

  在閱讀中,除了“愛”以外,給我很深映像的另一個詞是“具體化”,尤其是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中,作者一再強調我們具體的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具體的描述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要和發出具體的請求。其實我很認同這個觀點,只是在表達感受和發出請求這兩點上,我覺得這種具體化和我們中國人尤其是南方人言行上的“委婉”似有衝突。我們很多時候有意無意間會把自己的把自己的需要或者感受暗示出來,而不會明示。當然,另一方面而言,這種風俗,也讓我們更擅長體會別人的情緒。***至少我個人感覺,內向者普遍如此***

  第九章愛自己給我很大的震撼,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有一點完美情結的緣故吧,很容易自我生氣,自我糾結。第九章作者的疏導,確實讓我很受益。不同於以往我所看過的文章,在這裡作者強調了“對自身需要的關注”,讓我覺得以“滿足需要”為導向去處理問題,而不是糾結於自我的憤怒與不滿——雖然這是句正確的廢話,但當我在與人共事中再體會這句話時,確實感到身心的一陣輕鬆。***當然這也是因為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決***而後文所提的“愉快的工作”用“選擇做”代替“不得不做”好像我還沒有體會到二者的區別,因為我這確實是我的工作,雖然我很討厭。

  其它幾章除了具體討論非交流溝通的細節外,我個人喜歡的還有第二章。異化的溝通方式的提出,讓我反覆回味了很久,反省了自己,確實在日常生活中我自己總是不經意的採用裡面的某些方式跟人溝通,引人不快。而在第五章作者提出的四點關於聽到不中聽的言論是的內心放映,也很令我欣賞,負面的感受是由於需要未得到滿足而並非行為本身。至於其他各章,暫時觸動一般,不過對於兩個人的對話交流,我覺得可以再著重看看六、七這兩章。

  雖然作者反覆強調的“愛”有時讓我覺得像在看《少有人走的路》,都有點扯淡***畢竟國內沒有基督教那種氛圍***不過就溝通方式而言,理論講解的很清楚了。雖然我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全地按照那四個步驟去實施,但是那種自我剋制、客觀具體的討論事物的態度我想自己是會努力做到的。同時,從需要是否被滿足的角度去理解自我以及他人的情緒也是值得一試的。

  篇二

  在讀《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前,我對非暴力溝通一直沒有一個較為恰當的理解。讀完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非暴力即意味著讓愛融入生活。讓尊重、理解、欣賞、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貪婪、憎恨、偏見、懷疑和敵意,來主導生活。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無情的,那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無情。我們的轉變與世界的狀態息息相關,而改變溝通的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十二個方面向我們闡述瞭如何讓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品質得到提升。

  首先,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愛,讓愛融入生活。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去探尋究竟是什麼矇蔽了我們的愛。我們要通過日常的觀察,找到結果,並清楚的描述下來。要成功的進行非暴力溝通我們還要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感受源於我們自身的需求,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有效的暴力溝通要求我們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請求。有時候傾聽比語言更具有力量,傾聽會使人身心痊癒,因此學會傾聽尤為重要。讓愛融入生活不僅僅意味著要愛他人,同時還要愛自己。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我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害,而不是為了懲罰他人。在情緒低落時,我們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樣我們的內心將逐漸變得平和,我們才會重獲生活的熱情。非暴力溝通還要求我們學會表達感激。

  讀完這本書,我瞭解到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學會非暴力溝通,我們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上都會受益匪淺。許是讀的速度較快,對其中的某些內容理解的較為淺薄。但我相信隨著閱讀次數的增多,我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篇三

  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指導手冊,教會我們如何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情況,體會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通過傾聽認識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最後根據這些需要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請求,促進自己加強與他人的聯絡。

  作者以案例和對話的方式,讓讀者在例項中體會觀察和評論、感受和想法、請求和命令的區別***我們所受的教育和成長環境讓我們常常無法區分他們的差異***,認識到傾聽和表達的重要性。

  去年六月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正在自責和懊悔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當讀到第一首詩《語言是窗戶***否則,他們是牆***》時,情不自禁的感動的熱淚盈眶,詩裡描述的正是我犯的錯誤,是我親手把語言變成了牆。那時的我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傾聽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希望能學習到加深與他人交流的方法。這次再讀,收穫的焦點更加廣闊了,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傾聽自己和愛自己的重要性,只有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如何滿足自我的需要,才能明白他人的哪些行為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才能明白自己氣惱責備他人的原因,也才能看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並給予理解和陪伴。

  書裡對觀察、溝通、傾聽的技巧講了很多很多,無法一一贅述,對我來說最有幫助的是一個認識自我的方法,通過“不得不改作我選擇”的練習,深入的瞭解自己的行為和需要,深深的理解了自己曾經說出的話和做出的選擇,也終於看到了一點點真實的自我。

  我想這本書將是我經常翻閱的手冊了,因為非暴力溝通是要在生活中、關係中去實踐的,就如作者所說,非暴力溝通更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覺察和提醒。只有不斷的去觀察、去傾聽自己和他人,去開啟自己體驗更多的互動,才能收穫到我們希望得到的愛和被愛吧。
 

讀飛鳥集有感作文
讀非常爸爸有感
相關知識
讀非暴力溝通有感
如何與孩子進行非暴力溝通
暴力溝通是什麼意思
隱性暴力溝通是什麼
與溝通有關的人生感悟文章
簡單有效的非語言溝通
高三家長和孩子溝通有什麼技巧
如何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有什麼技巧
閱讀管理類書籍有感
如何實現無阻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