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通識教育職能探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高校圖書館具有通識教育的職能,為充分發揮其職能,應切實做好文獻的採集配置工作,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加大數字資源的建設,主動加強資源宣傳推介及提高館員素質;不斷強化和創新服務職能,提高建設與管理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校圖書館通識教育職能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校圖書館通識教育職能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 通識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高校圖書館通過豐富的館藏文獻改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是調整大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物質保障,現代化的設施裝置為通識教育職能的發揮提供技術支撐,獨特的圖書館文化彰顯著通識教育職能,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發揮通識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1.關於通識教育

  提及通識教育,人們一是會聯想到美國,因為美國是通識教育最早的發源地,二是西方,西方的通識教育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人最早推出的“博雅教育”就是西方現代通識教育理念的表現形式。在美國,不同時期的通識教育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其宗旨基本不變,那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可貴經驗及智慧,使之認同、擇取、內化,成為個人的一部分;通識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人生價值、世界觀、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發揮作用,成為社會中有責任的一份子。縱觀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不難看出,每當高等教育發展遇到瓶頸、人才培養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的時候,他們都會重新審視其通識教育,調整通識教育的內涵和外延,使之在高等教育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所以有人認為,通識教育是美國高等教育適應社會需求的催化劑和潤滑劑。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e ducation”的譯名,我國學者稱它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通識教育是指高校全體學生所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它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我國的通識教育理念來自於西方,受中國歷史條件和社會制度的制約,通識教育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外延和內涵,從蔡元培先生的“融通文理兩科之界限”、文理“兼習”到清華大學梅貽琦先生提出大學四年的課程應該按“先通後專”來設定,基本反應了通識教育理念在舊中國的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後,高等教育發展迅速,通識教育、素質教育受到廣泛關注,1995年啟動的文化素質教育既是一個教育理念又是一場教育實踐,相對於國外的“通識教育”概念,“文化素質教育”在特定的語境和意義上可以被看作是“通識教育”在當代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今天,知識經濟社會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特別是要求大學生不僅要學會動腦,還要學會動手,不僅要懂得技術,還要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我國高度專業化,過度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通識教育是否也應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適應社會需求的調節器是值得教育界深思的問題。

  2.通識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資訊中心,素有“第二課堂”之美譽,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履行教育職能和資訊服務職能,為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務”。這就明確了高校圖書館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的任務和職責,而高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文獻、現代化的設施裝置、高素質的館員隊伍以及獨特的文化氛圍等都為通識教育職能的發揮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2.1豐富的文獻資源是調整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物質保障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從權威部門的資料獲悉,我國1000餘所高校擁有藏書6億多冊,公共館僅為4億冊;高校館擁有網路版電子期刊的65%,公共館僅為28.6%;高校館擁有聯機資料庫為30%,而公共館僅為2.9%。近年來,各高校圖書館紛紛加大了文獻資源的建設力度,重視紙質資源建設的同時,加大了電子資源、多媒體資源和網路資源的建設力度,結合本校辦學特色進行特色資料庫、專題資料庫的建設,形成了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相結合,實體館藏與虛擬館藏相結合,具有本校特色的館藏資源體系。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無疑是大學生拓展知識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提高人文素養的物質保障。

  2.2現代化的設施裝置為通識教育職能的發揮提供了技術支撐

  隨著網路技術、通訊技術、資訊科技等現代技術的不斷髮展,各種新技術、新產品在圖書館的應用層出不窮,圖書館數字化、資訊化、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圖書館通過開展資訊檢索、圖書館利用等培訓讓大學生較好地掌握資訊檢索的途徑、方法和技巧,學會利用各種現代化設施裝置,如自主列印、自動借還、電子讀報機、手機圖書館等,讓大學生在獲取知識和資訊的同時,掌握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資訊獲取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3圖書館文化彰顯通識教育職能

  圖書館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從物質層面講,高校圖書館從外觀設計到館舍佈局,從閱覽桌椅到人文景觀都在彰顯著圖書館獨特的文化魅力,高校圖書館特別是本科院校圖書館往往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外形上就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館舍佈局越來越體現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借閱環境寬敞、舒適、明亮,圖書館早也不再是傳統的藏書樓,而是集文獻中心、資訊中心、學習中心和休閒中心等功能於一體,從辦館宗旨到入館須知;從名言警句的張貼到植物擺放;從規章制度到圖書館員的言談舉止、熱情服務等都彰顯著圖書館的文化感染力和閱讀凝聚力。

  3.閱讀推廣是高校圖書館實施通識教育職能的主要途徑

  如前所述,高校圖書館的外形設計、館舍佈局、設施裝置、規章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都發揮著通識教育的職能,但它們都是物化的、固化的,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通識教育職能,筆者認為,利用館藏文獻開展閱讀推廣才是發揮通識教育職能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3.1通過閱讀名著、經典提高大學生的人學素養

  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孩子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任務很重,除了要負擔沉重的課堂學習任務以外,晚上、週末還要被迫上各類特長班,學習琴、棋、書、畫……,使得孩子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閱讀課外讀物,沒能去欣賞、去品味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進入大學後,高等院校圖書館應責無旁貸地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開展閱讀名著,經典頌讀,引導大學生通過閱讀中外名著提高文學素養,通過經典頌讀去感悟哲理和人生。

  3.2通過閱讀名人傳記勵志人生

  多年以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是重知識,輕心智,重技能,輕人文,這種教育模式使得當代大學生缺乏理想信念,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學習無動力,生活無目標,職業無規劃,進而對未來沒有信心,腦子裡國家利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缺乏愛黨愛國情懷。圖書館應組織大學生閱讀中外名人傳記,特別是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生涯、人生歷程必將對青年學子們產生感染激勵作用,培養他們樹立理想,追求真理,崇尚學術的精神,為祖國富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3.3開展閱讀療法,建設美麗心靈

  幾十年來,在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下,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使得我們的獨生子女們從小在家裡“唯我獨尊”,特別是家庭條件好的,更是從小過著“公主”、“少爺”式的生活,不能克服困難,不能承受挫折,近些年,大學生因感情問題、學業問題、同學糾紛問題等而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了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各高校紛紛建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中心。而高校圖書館在人才培養中肩負著教育職能,利用館藏文獻開展閱讀療法,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心靈是發揮通識教育職能的又一途徑和方法,近年來,不少高校圖書館已經進行了大膽嘗試並收到了良好效果。

  結束語

  作為高校人才培養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如何更好能履行職責、發揮職能,高校圖書館界同仁們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通識教育在人才培養中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今天,高校圖書館的通識教育職能理應得到更好發揮,豐富的館藏文獻、獨特的圖書館文化、優質的圖書館服務等都在發揮著無法替代的通識教育職能,但如何通過更加個性化、更加有針對性的服務去發揮圖書館通識教育職能仍然有待深入研究。
 

樂理知識在低段音樂教學中的嘗試
學校教育效能增值評價認識及反思論文
相關知識
高校圖書館通識教育職能探析論文
關於加強高校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探討論文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管理研究
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初探
淺談關於高校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實踐分析
淺談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
論析新形勢下如何強化高校圖書館知識資訊傳播功能
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初探論文
新時期高校圖書館社會化服務初探
試論提高高校圖書館員情緒管理能力構建和諧圖書館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