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敦煌的散文
說實在的,初見敦煌,我根本沒有體味到,這句關於敦煌其名經典註解,那種盛大輝煌的磅礴氣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敦煌這座城
我和朋友在經過一路的荒涼來到敦煌。從車站的出站口出來,看到光禿禿的停車場上停滿了車。遠處還是一望無際的荒漠。
我們坐上通往市內的公交車。車子繞啊繞的慢慢開著,大嗓門的女售票員在向剛下火車的人們推銷著敦煌市的旅遊班車通票。
公交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晃盪著。馬路邊上慢慢出現綠的樹,綠的莊稼。車窗外那些星星點點的綠慢慢變得濃烈。農田裡有人在忙碌。車子在一片濃綠中繼續晃盪。我以為走在了我家地頭。
經過了一路的荒涼,看到敦煌的濃濃綠意,我竟然有種欣喜若狂的感覺。雖然我一直住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是看到那綠油油的農田的時候,我就像一個一直在經受沙漠中非人的乾渴折磨的人一樣,突然看到了綠洲,突然看到了水源,看到了希望。竟有種劫後餘生的感動。
我和朋友戴著遮陽帽走在敦煌市的街道上,明亮的太陽從頭頂直射下來,乾燥熱烈的風吹拂在面頰。對面走來的美女幾乎都戴著口罩和麵紗,胳膊上也纏繞著顏色炫麗的輕紗,美女經過的時候,輕紗會輕輕擺動,是這個陽光濃烈的城市中所特有的美麗風景。
我和朋友住在沙洲市場旁邊,沙洲市場有很多小吃,每天我和朋友都會淘些好吃的東西帶到賓館。朋友是個吃貓食的女子,什麼東西都吃一點點,然後剩下的東西就都歸我這個吃貨,所以這一場很勞累的旅行,不但沒有讓我減肥還讓我又長了幾斤肉。
我們都特別喜歡沙洲市場門口那位老婆婆的西瓜。西瓜不大,每個都只有四五斤的樣子,圓圓的,皮特別薄,瓜瓤紅且沙,輕咬一口,清甜的汁液順著喉嚨緩緩流進胃裡,一股清爽的感覺傳遍全身。這麼荒蕪的土地竟然能養育出如此美味多汁的西瓜。讓我又一次對這片土地產生深深的敬意。
我們沒能趕上敦煌葡萄成熟的美好季節。聽說敦煌葡萄成熟的時候會有盛大的葡萄節,可以免費品嚐各種各樣美味的葡萄。我沒有好口福,沒能吃到聲名遠揚的敦煌葡萄。不過沙洲市場裡賣的味道甜美的葡萄乾已經讓我很滿足了。有白葡萄乾,綠葡萄乾,還有黑葡萄乾……一直都不知道葡萄乾是經過怎樣複雜的程式才由水圓玉潤變成一個個皺巴巴的顆粒。我回西安的時候買了好多這種皺巴巴的顆粒。當我吃著這美味的葡萄乾的時候,就會很想念敦煌,特別想在葡萄成熟的時候再去一次,吃一次敦煌的葡萄盛宴。這就是一個吃貨的心聲……
敦煌好吃的東西,值得一提的還有李廣杏。李廣杏,當地賣杏的人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傳說,傳說為當年飛將軍李廣帶兵來到敦煌城下,夏日炎炎,士兵焦渴難耐,士氣頹萎。正當李廣焦急萬分的時候,突然聞到前面飄來一股異香,於是飛將軍策馬前去,他看到一片果實累累的杏林。飛手摘了一顆,送入嘴裡,頓時焦渴不在,一陣清爽傳遍全身。於是飛將軍便讓將士摘食,於是吃了杏子的將士精神倍增,士氣大漲。後來曾為李廣解危救困的杏,隨著李廣大軍進入敦煌,敦煌人就把它叫作李廣杏。
李廣杏,小小的,比指頭蛋大不了多少,顏色金黃泛亮。輕輕咬一口,那香甜的味道便會傳遍全身,說不出的舒服。我們到敦煌的時候,正是李廣杏成熟的時候,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賣李廣杏的。每次從小攤前經過的時候,我都要忍不住買一些,晚上在賓館的時候,慢慢的吃。只可惜,李廣杏是應季水果,不耐放,要不我一定會買很多,然後留著以後慢慢吃。
敦煌緩緩西沉的太陽常常讓我和朋友經常產生時間錯覺。傍晚的時候,和朋友在沙洲市場旁邊溜達。西沉的太陽依然會散發出強烈的光亮和熱量。我們找到飯館開始等待飯菜的時候,拿出手機一看,哇!已經九點多了!可是看看外面依然高懸的太陽,我瞬間蒙圈了,這時間和天色完全對不上調啊。來到這座中國西部的城市,才終於理解了小弟以前在新疆當兵的時候晚上十二點才睡覺的作息時間是在正常不過的了。吃完飯,我們從飯館出來已經是十點多了,抬起頭,晚霞染紅了天,似乎才有了黃昏的感覺。
我不知道敦煌的人們都是什麼時間上班,什麼時間下班,如果他們也是朝九晚五的話,那下班後他們在自然光下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逛公園、壓馬路、遛彎、逛街……這豈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敦煌晚起晚落的太陽對於我這屬夜貓子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
敦煌市中心,陽關中路與沙洲路交匯的地方,有一座反彈琵琶的飛天雕塑。敦煌人民把莫高窟的壁畫搬到了大街。我和朋友經過的時候,抬頭看著這座舞姿曼妙的飛天,不竟會在心裡悄悄的問自己,這反彈琵琶是個神話傳說呢還是當時真的有舞者做到了?不知道現在的舞者能否做到,反正對於我這樣一個四肢缺乏鍛鍊的人來說,只有仰望的份。
黨河靜悄悄的從敦煌市中穿過。傍晚我和朋友漫步在河邊,夕陽把我們的身影拉的很長。修的精緻的河堤上,刻著名言警句和優美詩詞,我和朋友看過,只是我卻沒能記得。
黨河兩岸,是民居,樓不太高,也不太擁擠。馬路上來往的車輛很少。河邊廣場上有幾個老人悠閒坐在石椅上安靜的看著河水。廣場旁邊的大大的柵欄中幾隻孔雀在不慌不忙的啄食,完全無視我們倆在柵欄外的逗引。
這片靜靜流淌的黨河完全可以讓人忘掉沙漠的荒蕪和戈壁的乾涸。這種小橋流水的靜謐會讓我有到了江南水鄉的錯覺。大自然就是這樣,在讓你絕望的時候,總會給你希望。黨河讓這個處於大漠深處的城市變成一座綠洲,讓人們在荒蕪的大漠中看到生命的希望。黨河滋潤了大漠,孕育了敦煌。我和朋友靜靜的走在黨河邊,夕陽的光芒依然熱烈,清涼的風從河面吹過,深呼吸一口,有清甜的味道……
敦煌千年的歷史,在黨河靜靜的河水中慢慢滋養著敦煌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敦煌,我只看到你的表面,你身後的歷史像霧一樣在我眼前繚繞,我撥不開,看不透。我靜悄悄的來,我輕悄悄的走,帶走了幾顆李廣杏還有一堆葡萄乾,卻把心留在了這裡。
:走進大西北之敦煌
在前往莫高窟大門的路上,我的步履是沉重的,顯得有些蹣跚。是的,敦煌,我就要來了,但是請原諒,我真的還沒準備好。雖然已經準備了幾十年。我仍舊沒有準備好。
雖然從未來過,但在內心,卻是早已相識了很久,很久。這種久,早已在孩提時代就已經烙入印跡,那樣空靈,那樣純淨。
在兒時崇拜的文人騷客們的筆下,涼州,瓜州,陽關,絲綢之路,這些帶著熟悉味道的詞,在腦子裡面竟然盤桓了幾十年。蒼茫的大地,滾滾塵土,嘯嘯瘦馬,幽怨的羌笛,寒風中落莫的軍旗以及留守將士們在風中粗糙而又剛毅的臉,這些,組成了一幅幅形象鮮明的畫卷,在歲月的留聲機中,一而再地播放。於是,敦煌,莫高窟,飛天,玉門關,這些有聯絡而又無聯絡的,在憶匣裡,時而一一開啟,時而又糾結一起,日復一日中,由漫延的長長的篇幅,最終凝聚成了一個點,最後,只剩下二個字:敦煌。
對於敦煌的印象,無非是象三十里鋪那樣,是一個咽喉鎖鑰。她的大起大落,無愧於任何一個人的人生。曾經輝煌時,是絲綢之路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交通要塞。出了敦煌,便從此無故人了。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匯聚於此,而在那西北荒涼之地,突兀地出現這麼一個小鎮,頗有些龍門客棧的意味。而也是這個地方,歷經滄桑,在經歷荒原時,“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又是怎樣的一個慘景!幾千年風霜的吹拂,曾經的盛衰如今已是流年細沙,湮沒在歲月的沙漠裡。而今承載著她曾經輝煌的也只有莫高窟,也只剩下莫高窟。
所以我激動,所以我有莫名的情愫無法言語。縱然午後的陽光刺得眼睛生疼,我依然覺得手腳有些冰涼。這個象巨大的磁場樣吸引著我的地方,多少回魂牽夢繞的地方,而今,我真真實實地站在這裡,即將揭開她神祕的面紗,幾十年的謎底即將揭開,我的呼吸是急促的,心裡茫然,忐忑,惴惴不安。
我不為看佛,也不為學藝術造詣,我是來幹什麼的?我一時躊躇起來。風中,那忽近忽遠的駝鈴聲又響起,伴著鐺鐺的鑿壁聲,彷彿有遙遠的聲音傳來:你來了。我喃喃地說著,是的,我來了。我如夢方醒,我來了,為了那牽腸掛肚的感覺而來。為了那幾十年的夢而來。
於是我深吸一口氣,隨著人群踏入了神祕而又莊肅的大門。
當第一個窟被開啟的時候,我不由得驚呼了一聲。是了,就是這個地方,一直念念不望的,就是這裡。
來不及細想,便跟著講解員輕聲的講解,洞窟在我眼前被一個個開啟。當一幅幅畫呈現在眼前時,我幾乎忘記了呼吸,耳邊根本聽不進任何的聲音。
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全部濃縮在這區區幾十個洞窟中。無論是飛天,佛像,還是講述故事的圖案,無不在向人家訴說著一個個未經雕鏤的曾經的過往。。
我不懂藝術,無法從藝術的層面講解他們的藝術價值。我也不是文人騷客,也想不出那迷人的詞藻。我,只是為了感覺,一味地由感覺操縱著我。由始及終,我的眼睛始終被飽滿著。
從南北朝時期至明清,歷朝歷代都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墨色,或取之,或去之。儘管如此,現存的窟中,仍能從影象的蛛絲馬跡中尋找到當時社會的經濟,文化背景。
且看那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人們處於動盪及渴望統一中,於是筆風略淺,畫色含蓄,而開鑿的手藝也是粗獷的。加上歲月的沉澱,已是或殘,或缺,浸沒在歷史的車輪中。
終於,縫縫補補中,在隋朝得以統一。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盛。這個時期的畫風趨於平穩,色調上也有鮮明的對比。材料運用及雕刻手法上,也比之南北朝有了明顯的提高。
只是,總是感覺有意猶未盡之感。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麼。直到大唐的栩栩如生的飛天開啟時,我才真正明白,之間感覺差的那一點,就是生命。唐朝,中國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無論在文化還是經濟上,都處於無可撼動的地位。窟中無論是壁畫還是雕刻,人物的動作變化不一,神態逼真,繪畫手段也精湛。創作風格大膽,人物個個體態豐臾,神采飛揚,甚至於細膩處能感覺到活動的脈搏。這樣的精工,也只有曾經在世界上雄霸一方的唐朝才有這樣的氣場。
接下去的宋朝和明朝,印象就大抵停留在中規中矩,未見任何出彩處。
只一圈,就參觀完畢。
跟著人流出來時,我卻有些渾渾噩噩,就這樣就結束了?總是感覺遺落了些什麼。
不甘心地坐在外面的石墩上,我默默地看著眼前靜靜坐落著的一個個洞窟與對面的三危山遙遙相對。炎熱的夏日底下,莫高窟一如既往,寵辱不驚地守著。也是,鐵馬錚錚的將士,哀鴻遍野的場景,盛極一時的輝煌以及那幾經搶砸的浩劫,她都這麼輕鬆地過來了。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彈指間,幾千年的歷史,瞬間灰飛煙滅。
心底的那個聲音又再響起,眼前的一個個洞窟愈發神祕起來。我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塵,又一次鑽入了窟中。
洞窟中光線很暗,只有講解員的手電發放微弱的光。在這裡,你會覺得,任何現代化工具的運用都會褻瀆了她,任何凡人肉身的觸控都會玷汙了她。
出了窟門,我輕輕閉上眼睛,撫摸著外牆上重新修補過的石壁,試著透過厚厚的石牆能夠感受到她的呼吸。
或許,前世是一位久經沙場的大漠將士吧。不然,為何耳邊總是響起搖旗助威的吶喊?
亦或,前世只是一位在窗下繡著鴛鴦的大姑娘,夜夜巴望著邊關建造石窟的情郎?不然,為何在越臨近,卻越“匆匆出迎羞不前”?
或許,前世只是一隻大門口的蜘蛛。窮盡一生,只為求得來生一見?
一陣風沙吹過,我睜開了眼。不知何時,人群已逐漸散去。太陽,也已經迫不及待地將精英部隊都遣去呼喚另一端沉睡的人們。留下的老弱病殘們,散發出微弱的紅光。老實了一天的風頓時肆虐起來,揚起塵土,張牙舞爪,將一旁的白樺樹搖得嘩嘩作響。
也許,我就是那顆守候了幾千年,卻被風無情捲走的塵埃?心底的聲音牽絆著我跋山涉水,只為了卻那幾千年的夙願?
罷罷,既然前世有緣,那麼,今生我必來相見。不為天涯,不為咫尺,只為一念永起。
關於端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