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香茗品茶文化的範文
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品一杯香茗
人們提到杭州,會想到西湖之外,往往還會想到杭州的茶和別具特色的茶館,可以說,茶文化已經成為了天堂杭州又一張別緻“名片”。
提起茶,杭州人對於它總有著一份濃濃的情結。在1000餘年前的唐代,杭州就有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就曾品嚐龍井茶,並讚不絕口。於是將廟前18棵茶樹封為“御茶”。從此龍井茶聲名遠揚。文人墨客更是對茶情有獨鍾,清代錢塘人陸次雲在《湖儒雜記》中寫道:“龍井茶,真者甘香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正是這種無與倫比的“至味”讓古今無數文人雅士將目光停留在“龍井”上,而品上一回真正的明前龍井茶,更是愛茶人一生追求的至高享受。“茶聖”陸羽在《茶經·五之煮》中早就告訴了後人,飲好茶該用什麼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用一句最簡單的話概括,就是一定要用活水。說到“活水”,當然最好的就是無錫惠山的“天下第一泉”、杭州的虎跑泉了,《紅樓夢》裡的妙玉用化了的雪水煮茶也是非常經典。對待上好的茶葉,懂得好好享受它的人都會精心地選擇一壺好水,正所謂“清泉烹佳茗”。泡明前龍井講究頗多。首先便是“洗茶”——以六七十度的水沖泡茶葉然後立即倒掉,這是因為明前龍井的“毛”特別多,洗茶就是為了將毛“洗”出;第二遍茶可換用透明玻璃杯,但仍須切記:沖泡明前龍井,斷不能用超過90度的水,否則不僅會將茶葉燙老,帶了腥氣,茶湯亦不明亮,一般以85-90度為好。手持茶杯輕輕旋動數週,使茶湯更加均勻,此時的茶香最是濃郁。靜待茶葉稍稍舒展開來,好似神龍探爪舒腰,眼見茶葉徐徐沉落於杯底,色澤清明碧綠,杯中情形甚是美妙。輕輕一嗅,茶未人就已經醉倒在茶香之中,龍井茶之“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立現。
現代人日常生活的精緻化,體現在茶文化上,杭州人就不把喝茶當成一種時尚來看待,而是當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杭州的茶文化是一種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文化。可以說,杭州的很多茶藝館並不是為旅遊者而建的,而是因為本地市民的生活習慣和杭州這個城市的特點而出現的,很多杭州人在朋友相聚的時候總會把茶館當作首選。茶是具有極強的親和力的東西,可以與吃、咖啡、書、景觀相結合,從而使各茶館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比如,現在杭州就有很多定位休閒的茶館,適合本地人趁休息日的時候去在裡面待上半天甚至一天的,一家人打打撲克、飲飲茶,算是不錯的休閒方式;又比如,沿西湖一帶的茶館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就比較適合遠道而來的遊客休憩,而對於要談事情喜安靜的朋友和談戀愛的小青年,那裡也不失為好選擇;另外,現在的曙光路已經差不多成為茶藝館一條街了,體現最多的就是燈紅酒綠,所以,那裡就比較適合喜歡晚上去茶館的朋友。也有很多茶館別具特色,如“純真年代”與書相結合;如少年宮的“酒旗風”走了歐化的路子、從裝飾佈置都很明顯得體現出這一點;如冬天的“望湖樓”適合看風景,斷橋殘雪配上紅燈籠,別有一番味道;如梅家塢可露天品茶,農家風情濃濃體現。
凡日常的東西都比較永恆。杭州茶文化的特質中很重要一點是永恆,其基調不大會變,從上個世紀十年代茶藝館出現至今,茶藝館的風格一直都比較穩,沒有大起大落,較為純粹。由於茶文化在杭州有歷史的傳承,其存在和發展與杭州市民精緻的居住生活習慣有密切聯絡,加上杭州又擁有一流的茶業文明研究機構,比如浙江大學的茶學系、中國茶葉博物館等等,濃厚的積澱、良好的氛圍讓杭州的茶文化如此根深蒂固。茶已經成為杭州的文化體現和文化象徵。
當你在閒暇之時,你大可以靜靜地在茶館的一隅坐下來,細細地品一杯香茗。
2
一杯香茗傳播茶文化
隨著茶文化的興起,茶藝師作為一個新興、時尚的職業應運而生。謝小娜,就職於濱州市區的一家茶苑,是這個新職業的踐行者之一。靜靜的茶室是她的“辦公室”,古色古香的桌案是她的“辦公桌”,一杯杯清香熱茶是她的作品……“茶藝不僅是一門手藝,更能陶冶人的情操”
站在眼前的謝小娜,略施粉黛,一襲旗袍大方得體。她說,不管是茶藝表演和泡茶待客,茶藝師的舉止、打扮、動作要與茶和諧。舉止要穩重大方,不可扭捏造作;不可濃妝豔抹,以防香氣串於茶氣;衣著要得體,不可穿低領、無袖衣、超短裙,以免坦胸現背露腿;表演動作不可手舞身搖,不可大聲粗氣等等,以免攪和了茶的和、清、靜、雅的基本精神。特別烏龍茶藝更是要小心、細緻,以表現出其莊重內涵。
不管來客是什麼心情,什麼狀態,來到茶苑,茶藝師都要用最美的動作、表情和淡定的姿態打動客人的情緒,讓客人坐下來,靜下來,放鬆身心來欣賞和享受茶藝表演的藝術。“想要客人靜下來,就要想讓自己靜下來。”謝小娜笑稱自己曾是學校的“大姐大”,性格潑辣,風風火火,甚至和同學吵架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但是現在的她溫文爾雅,恬靜大方,連她自己都難以相信,自己的性情在接觸茶藝之後全改變了。“學習茶藝真的是能改變人骨子裡的東西,確實能起到脫胎換骨的效果。”謝小娜說道。
“自己仍是新手,仍要向前輩學習更多的茶藝技術”
“我還想向其他前輩進一步學習茶藝,可是咱們濱州專業的茶藝師還不多,並且大家相互之間缺乏交流。”謝小娜表露了自己的心願。記者瞭解到,濱州市茶藝從業人員的隊伍確實不是很龐大,記者在尋找專業茶藝師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
謝小娜所在的頤福茶苑總經理劉翠玲表示,今後將通過組織茶藝表演大賽等活動,將全市的茶藝師召集起來,給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也為茶文化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茶藝講究人茶合一,需要千百遍的練習”
“其實我是偷學來的,老師在教別人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一段時間後便掌握了茶藝表演的大體流程。”謝小娜說,老師稱讚她這個旁聽生有悟性,帶完那一批學生後,便專門給她傳授茶藝。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單是烏龍茶藝,謝小娜就跟著老師系統地學習了兩週,隨後是一個多月的練習。“茶藝講究人茶合一,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千百遍練習才能練就的本領。學習時,每一個手法,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眼神,老師都會分解開來示範,尤其是眼睛要跟著茶走。”謝小娜說,初學者和老練的茶藝師泡出來的茶感覺是不一樣的,這其中的差距是需要一遍遍的練習,反覆地揣摩。
練習的時候是從早到晚,一天數不清要練多少遍。謝小娜左手上有一塊燙傷的傷痕,是剛開始學茶藝的時候被燙傷的。她說,初學時,動作還不是非常乾淨利索,時常會將茶水灑出。“其實每一次給客人泡茶都是學習的過程,每一天都是學習的時間。”謝小娜說,一年多來,閒暇時間自己一直在學習茶知識、練習茶藝表演。就是憑藉這樣的毅力,謝小娜在同時進入茶苑的姐妹中脫穎而出。
“閉著眼,僅憑氣味和手感就能辨別各種茶葉”
當記者問道,作為一名茶藝師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知識時,謝小娜說,首先要通過看書或者是老員工的講解掌握基本的茶知識,茶分六類上萬種,其中最常見的一定要了解得很透徹;其次,還要懂得如何辨別茶葉的優劣,以備教授客人;還要能夠根據客人的身體條件做到正確擇茶,以做到健康飲茶等等。“你把我們茶苑的所有茶葉都擺在我面前,我閉著眼,單憑氣味和手感就能辨別出來。”謝小娜非常自信地說。
為了展示茶藝師的基本功,謝小娜隨後給記者表演起了烏龍茶藝。介紹茶具、分承香露、斗轉星移、韓信點兵……每一個動作都透著無限的柔美。謝小娜說,由於忙於茶苑的其他事務,自己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作茶藝表演了,但是一點生疏的感覺都沒有,這完全靠的是“童子功”,當初學得比較紮實。
尋找新職業勞動者心理諮詢師、插花員、茶藝師、育嬰師、物流師、速錄師、物業管理員……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分工不斷細化,新行當、新職業可謂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早已不是過去“三百六十行”的概念,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被國家納入職業大典,逐漸有了“三百六十一行”的說法。
3
品一杯香茗 漫談徽茶文化
兒時的記憶裡,一直有那麼一個紫砂壺。盛夏時節,端起茶壺總能感到沉甸甸的重量,當淡青色的茶水沿著壺嘴緩緩傾注於茶杯時,也會有縷縷茶香蔓延開來;寒冬時節,手中握著一杯香茗,靜靜欣賞氤氳的水汽中,葉片緩緩舒展,像一朵朵青色的茉莉花上下游動,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出生在一個茶的故鄉,外公又是一個十足的飲茶愛好者,在這樣的薰陶和感染下,對徽州的茶道,我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中國有句關於茶的俗語“高山出好茶”。皖南多山的地理環境,潮溼多雨的氣候成就了徽茶。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君山針葉等一大批徽茶更是茶文化中的朵朵奇葩,因為有了這些作為前提,才有可能產生並發展徽州茶文化。
安徽的茶文化起源應該追溯到盛唐,歷史上茶的起源很早,我們知道,絲綢之路中茶就已經作為一種商品進行貿易出口了。但黃山茶文化真正在民間發展起來應該是在唐朝。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人——陸羽。陸羽從小就是一個棄兒,被一個老和尚發現並收養在廟中直至成人。也許是生長環境的清幽,也許是受到佛教中茶文化的影響,他對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的許多年,他獨自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遊歷大江南北,尋覓各地名茶並最終著書《茶經》,我一直覺得,這部書在茶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中醫中的《本草綱目》相媲美。直到今天,當我留意徽州茶藝的整個過程時,還能看到祭茶神這一項,這裡的茶神自然就是陸羽。
徽州人常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在民間,茶已經不再是一種精神性的消費品,而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它和柴米油鹽一樣重要。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就是,績溪人生孩子,有外婆端喜報信的習俗,端出茶壺表示生了個男孩,端出酒壺表示生了個女孩,由此可見當地茶文化的獨特地位??此外黟縣人生孩子,家人則煮上一大鍋茶葉蛋,專用於給前來道喜的人吃,有的富庶之家還到村中挨家挨戶送茶蛋。嬰兒出生三天要洗澡,通常也要用茶水洗。孩子滿月要喝滿月茶,週歲要喝週歲茶。讀書了要喝啟蒙茶,當學徒了則要喝拜師茶。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徽州人的生活中處處有茶的身影。
我還記得,外公每天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燒水泡茶,同時開啟老式收音機,一邊聽著京劇,一邊品著清雅的香茗。徽州人喝茶和一日三餐一樣,分為“朝茶”、“午茶”、“夜茶”。但這三種茶差別迥異。聽外公講,“朝茶”是早晨洗漱完畢後喝的,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飲”之說。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要喝“午茶”,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他講究的是濃。夜幕降臨,一杯“夜茶”香茗飲庭院,一天勞作的疲倦頓消,代之逍遙與愜意;冬夜,熱茶伴火爐,融融暖意彌心間,“夜茶”講究的是舒適、隨興。黃山人沏茶,很講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茶具也用錫壺膽,茶葉放膽中,膽放壺內,但上有細孔,汁出葉不出,便於飲喝。
我一直覺得,從茶中能看出徽州人謙和樸實的性格。每當有客人來訪,外公總會慷慨地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紫砂茶具,親手給客人奉上一杯香茗,整個過程在外公熟練的手中變成了一種賦有藝術性的表演。
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賓;注重環境、氣氛,追求湯清、氣清、心清,和境雅、器雅、人雅。
首先,是要“靜氣”,好像在做一件十分莊嚴的事情之前要排除心中一切雜念一樣。這時候屋子彷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就只能聽見水翻騰的聲音,如果主人更有雅緻的話,可以選擇輕柔舒緩的民樂做背景音樂,那就真有一種錦上添花的味道了。
接下來,就是要“蒸湯”,這裡頭選水是很有講究的,陸羽茶經裡說“泉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泉水因為其特有的純淨甘甜,很好地襯托了茶葉的清香醇鮮成為歷來沏茶的首選。 下一個環節是“焚香”,上面我們提到,焚香就是祭茶神,即對陸羽的一種祭奠和緬懷。
然後是“滌器”和“燙盞”,選擇茶具時,我更偏愛白瓷材質的,因為白色很好地襯托了茶葉和茶水的色澤,使品茗的過程更具觀賞性。“燙盞”的目的是給茶具預熱,這樣更易於加熱,也可以在茶葉投入器具中散發出清香。
下面一步是整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賞茶”。主人從茶盒中拿出茶葉,但並不立刻將它散於茶具中,而是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現在很多茶藝表演中這一步顯得虛假而又多餘,其實是一種很可惜的遺失。
接下來開始“投茶”,很多人一直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投茶”之後就開始煮茶了,煮完了開始品茶,其實剛剛放入器皿中的茶是要經過“洗茶”這一步的。就是用剛冒泡的初沸水少許浸潤茶葉,後將湯汁棄去。這麼做能夠去除像黃山毛峰這樣的葉芽上密佈的細茸白毫。
洗完茶後,就真正開始煮茶,也就是“注湯”。主人需要做的最後一步是“敬茶”,在注湯完成後,將茶水分別注入幾個茶器中,稍稍欠身,雙手奉上給賓客。
接下來的所有步驟,需要賓客和主人共同參與,賓客拿到茶,不是立即品嚐,而要先聞香,觀色,最後才是品味。之後,主人可以“上食”。即奉上豆乾絲、水果等食品,以佐品茶。
最後一個環節“論茶”,也就實現了主人和賓客交流的目的。當然,主人和賓客的聊天的話題並不一定圍繞著茶,可以將話題引向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
當我慢慢長大,再回顧這整個過程,我忽然領悟到這過程裡面其實蘊涵了很多情感。
我們面對茶葉,不僅僅是面對一種無生命力的生活物品,而是滿懷著一種對天地對自然感恩之情,如果說天地給了茶葉第一次生命,茶葉是一種自然精華的高度濃縮,那麼水則成就了茶葉的第二次生命。正因為有那麼一種情感,我們才會“賞茶”,察茶色、觀茶形、聞茶香。我們向杯中傾注熱水時,才會像牽起愛人的手那樣小心翼翼,儘可能不去擾動杯中的茶葉。我們才會靜靜欣賞杯中的茶葉在沸水中慢慢舒展開來,像獲得新生的那一種優美的姿態。
我們面對友人,同樣滿懷感恩和真誠,外公欠身雙手奉茶的一幕在我腦海中成為永恆。那不再是一種簡單的禮儀,而是一種做人的姿態,一種滿懷真摯,謙和的待人姿態。
我們面對自己,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呢?是選擇在燈紅酒綠,繁華躁動的大都市裡廢寢忘食,忘了自己追求什麼,忘記自己的初衷?還是會偶爾放慢自己的腳步,為自己斟一杯清茗,在徽州的青山綠水中尋求一份屬於自己內心的安寧?茶給了我們另一種生活的體驗,給了我們一個可以靜心獨處的機會,留給我們一個叩問心靈的思考。
感謝那個紫砂壺,感謝慈祥謙和的外公,讓我在童年留下了一段那麼美好的記憶,讓我曾經那麼接近一種優秀的徽州民俗文化。
茶文化的喝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