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語言學流派對外語教學法的影響
語言學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學科,其派生出大小許多門類。要想研究語言學,就應該瞭解這門學科的來龍去脈。對於研究外語教學的學者來說,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從語言學中的各分支。例如:語音學,句法學,語用學等對外語教學的語音,語法,語意的指導與影響,還是從不同的語言學流派對外語教學法的影響,都無疑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物件。本文試圖通過對不同語言學流派的基本理論,研究方法來探討對外語教學法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到,從一開始的語言研究就與語言教學有著密切聯絡和直接影響,其影響突出表現在理論對語言教學指導上,並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的一套有效的教學法。這些教學法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中,有些任然廣受歡迎,並一直沿用至今。
I.歷史比較語言學派對外語教學法的影響。
十九世紀初,西方語言學發展中,歷史比較語言學逐步發展與完善,成為語言學中標誌性特徵。歷史比較語言學主要是印歐語系的歷史比較,把有關語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時比較或同一語言的不同發展歷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語音,詞彙,語法上的異同。這樣既能明白各種語言自身特點,也能找出某些具有共同來源的語言的親屬關係。歷史比較語言學打破了傳統上認為各語言互不相同的侷限。受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影響,在外語教學領域誕生了“語法翻譯法”。
語法翻譯法是外語教學中歷史最長與使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以系統的語法教學為綱,依靠母語,通過翻譯手段,培養第二語言讀寫能力的教學法。它的主要特點:第一,理解目的語的書面語言,培養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不重視口語和聽力。第二,以語法知識為主要內容,要求學生以機械式記憶與翻譯練習加以鞏固。第三,以母語進行教學,翻譯是主要教學手段。第四,講究語法翻譯的精確性與規範性。語法翻譯法建立了在外語教學中利用母語的理論,成為外語教學史上最早的一個教學法體系。然而,作為一種古老的教學法,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過分注重書面翻譯,導致學習者交流能力受到阻礙。在許多課堂上,教師任然習慣用翻譯法講解語法知識,面對這種單一枯燥的方法,很多學生都逐漸失去學習興趣與動力。教育者應當在堅持其長處基礎上,摒棄其不足,加入多元元素,使之成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II.結構主義學派對教學法的影響。
20世紀處,語言學發展進入史上發展最快,最活躍的階段。這一時期,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開創的結構主義理論使得語言學成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學科。索緒爾所著的《普通語言學教程》對現代語言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書中反對將語言現象進行孤立的分析,主張系統的研究,確立了語言學研究的物件和相應的研究方法。之後產生的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以及美國結構語言學派都接受了索緒爾的一些基本理論,如區分語言和言語,在語言中又區分共時和歷時,認為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系統中的成分依據成分之間的差別和關係從話語中切分出來並加以分類歸併。從它們之間的緊密聯絡,互相制約中去研究語言的系統。因此,結構主義語言學在音位,詞法和句法這三個層面上對語言結構進行分析研究。結構主義時期體現在外語教學法上的影響是聽說法的誕生,通過反覆的句型結構操練培養口語聽力能力。這種方法的特點是:第一,聽說領先,口語是第一位,書面語第二位,讀寫為輔。第二,反覆操練,用模仿,重複,記憶的方法形成習慣。第三,教學內容以語言基本結構——句型為中心,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操練。第四,利用現代話的教學技術如幻燈片,電影,電視等進行強化刺激。但是過分強調口語,忽視閱讀,寫作,難以培養處合格的外語人才。
III.轉換生成語法對教學法的影響。
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侷限性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了轉換生成語法。以美國喬姆斯基為代表,它認為兒童天生具有一種學習語言的能力,在接觸語言後,能激起大腦中語言機制,從而創造出無限的話語機制。轉換生成語法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理性主義的哲學基礎之上。它完全不同於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美國結構主義。它從提出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古典理論時期”,這時期,重要影響的理論是短語結構規則,轉換規則以及語素音位規則。第二階段,“標準理論時期”這時期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語義納入到語法鍾來,提出語法結構有深層和表層之別。深層結構決定語義。第三階段是擴充套件的標準理論,這時期又對一些理論坐了修正。第四階段的重大變化在於,在原來的規則系統之外增加了原則系統,而不僅僅是描寫語言行為,它要研究的是體現在人腦中的認知系統和普遍語法。因此,它的物件是語法而不是語言。另外,轉換生成語法採用的是現代化數理邏輯的形式化方法。根據有限的規則系統演繹生成無限的句法,以此來解釋人類的語言能力。受到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的影響,產生了相應的幾種教學法,如交際法。交際法認為: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目的語達到交流的能力。語言教學的內容不僅要有語言結構,還要包括各種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語句。交際法通過讓學生收集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通過情景,以句型為主來學習日常生活的語言。交際法擺脫了傳統的機械性枯燥的句型練習,加強了學生在外語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的責任是給學生提供交際情景場合,幫助學生創造性,自由地表達。
此外,受到喬姆斯基觀點所影響的教學法還有任務型教學法以及認知法。這些方法雖然各有特點,但其教學理論和原則大致歸納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輔導,主張教師先引導學生從語言材料中發現規則並略家分析講解,然後讓學生在一定的交際場合,情景以及實際生活中操練。注重聽說讀寫多方面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允許錯誤發生。學生可從錯誤中得到一定啟發,教師幫助其分析錯誤,找出原因。避免再犯,逐漸完善。無疑,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是對當代外語教學法影響力最大的語言學流派之一,並且在此基礎上引導語言學研究向縱深發展。
IV.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語言學發展對教學法的影響。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語言學得到了更加迅速的發展。自喬姆斯基後,產生了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流派。與之對應的教學法也相繼產生。例如:全身反應法。這種方法要求學習外語像幼兒學母語那樣輕鬆愉快。課堂上教師先發口令,用動作把口令意思表達出來,學生理解後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通過唱歌,跳舞,遊戲等活動教會學生掌握語言。如今,全身反應法已廣受大多數中國幼少兒英語培訓學校的歡迎,被廣泛運用於課堂中。除此教學法外,還有認知教學法。其按照認知規律,調動學習者智力潛能,努力去發現和掌握語言規則,創造性地活用語言的一種外語教學體系。認知法以學習者為中心,自學為主,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與創造性,在理解基礎上進行學與練,自覺學習與自然習得相結合,要求聽說讀寫全面訓練。利用母語,對錯誤進行分析的指導。運用電教手段營造教學情景,加強直觀性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使外語教學跟上現代化的步伐。
V.結語
毋庸置疑,每一時期的語言學發展都對外語教學產生了相應的聯絡。外語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基於語言學理論與實踐。作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了解教學法與語言學之間的聯絡,並深刻進行對比與研究,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原則。
語言學理論的不斷深入改變了傳統的外語教學模式,而外語教學的實踐又為語言學理論的深化提供了有利依據。語言學不斷髮展與完善也必將促進新的的教學法出現。因此,提高對語言學和外語教學密切的互動關係,將促進我國語言學理論和外語教學法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暑假開車帶孩子旅遊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