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的區別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說到茶道,世人都會想到日本。但日本茶道是起源於中國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日本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日本茶道講究“四則”,即“和、敬、清、寂”,這正是佛教禪宗精神之所在。“和”既指人與人之間的和睦,也指講究本來面目,不造作,與茶的自然融合。“敬”指敬愛之心。在茶道中,對一切事物都保持著尊敬的態度,一絲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來做好每一件事。

  “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內心的清淨的狀態。六根清淨,就是禪道,也是茶道。“寂”即“無”,強調“本來無一物”,是熄滅了心中諸般慾火之後的寧靜的、安祥的狀態,這正是源於佛教“空無”觀。日本茶道中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修身養性。日本茶道通過茶藝表現禪宗精神,是茶藝與精神的完美結合。

  中國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東方茶文化燦爛的瑰寶,兩者在很多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各具千秋。

  在表象層面上,中日的茶具不盡相同。據史料記載中國的茶具至少包括10種,即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茶瓶等。而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廠風爐、柄杓、蓋置、水指、建水、棗***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濃茶用的茶罐***、茶杓、茶筅等。

  在飲茶的過程中日本人強調參禪,所以日本茶道講究在茶中品味人生,其形式具有高度的儀式化。中國人崇尚中庸和諧、開朗友善,中國茶道文化底蘊厚重,以領悟人生意義為主,所以中國人飲茶講究和諧、隨和,不過分注重形式。

  表象的不同實質源於精神層面上的差異。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於一體,內容十分豐富。茶道精神源於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樂是中國茶道的主調。佛教對中國茶道的影響也很大。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雜念,所以喝茶既滿足坐禪需要又不破壞佛教清規。其次,佛教的苦、集、滅、道四諦中的第一諦——苦諦,視人間為無邊的苦難,當參破苦諦,達到大徹大悟,便是求得對苦的解脫。

  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後回甘,這與苦諦一致。所以茶一直以來深受禪僧們的喜愛。除佛、儒兩家之外,中國茶道還受道家影響。道家為求長生不老,苦鍊金丹,但始終未能如願。因茶有強身健體,長壽命之功效,於是逐漸被視為仙藥。道家倡導通過飲茶,以求得道成仙。同時,道家認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飲茶之人喜歡空靈虛靜的飲茶環境,將自己融於自然,追求心靈與自然的和諧,精神與物質統一的意境,這與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是統一的。

  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主要從中國唐代由遣唐使傳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禪宗的影響,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

  日本茶道強調古樸、清寂之美,中國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隨和美。作為古老茶文化起源地的中國雖然有著優秀的茶文化,但過分注重茶的生活化、實用化。現今已進入茶文化發展的衰微停滯階段。中國的茶文化要發展成世界的,還要學習日本,將高雅的茶道藝術與深遠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這塊瑰寶煥發出新的活力。

  中日茶道的比較

  在中國,“道”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而不是這些生活的枝葉。反觀日本,它從中國拿過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稱之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國,而其發展之路卻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中國茶文化的主體是人,茶是作為人的客體而存在的,茶是為人而存在的。中國茶文化被稱為美的哲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茶文化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

  2.其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

  3.中國茶文化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論,並得益於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的推動。

  4.中國茶文化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著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著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在中國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日本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這四個字,人們馬上就會和茶道聯絡起來。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式。

  “一期一會”中 “一期”指“一期一命”“一生”“一輩子”的意思。一期一會是說一生只見一次,再不會有第二次的相會,這是日本茶人們在舉行茶事時所應抱的心態。這種觀點來自佛教的無常觀。佛教的無常觀督促茶人們尊重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舉行茶事時,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時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實地遵守著一期一會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從每一次緊張的茶事中獲得生命的充實感。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湯一會集》。“獨坐”指客人走後,獨自坐在茶室裡,“觀念”是“熟思”、“靜思”的意思。面對茶釜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日不會重演。茶人的心裡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作“主體的無”。

  由此可見,在日本茶道中,刻意地淡化了人的存在,而一味地強求對茶的突出。這正是兩國茶文化上最大的差異,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兩國文化、價值取向上的差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 結論: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發展的特點是在廣度上,以求博大,所謂之:茶文化,並與儒家思想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講,把中國茶文化從儒家思想體系中剝離出來研究是不現實的,也正是這一點,因為中國文人的灑脫不羈,中國茶文化,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

  同時,又由於在中國文化中,“道”是一種非常神聖、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中國對於茶,只是籠統的稱之為“茶文化”或“茶藝”,而不敢奢談“茶道”。反觀日本,從一開始,茶的傳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層社會將茶上升為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某種需求,將茶套入一個神聖的光環中,務精務細,不能不說拘泥於表象而淪落為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經淪為茶的奴僕,似乎是有本末倒置的嫌疑。這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從表象上看,自近代以來,中國的茶文化趨向於沒落,反而不及日本這家後來者了;但從深層次上看來,這是由兩國的民族心態和文化底蘊所決定的:在中國,茶只是一門藝術,是從屬於人的一種文化現象;而日本,則是神聖、嚴肅的大“道”。

 

中日茶道的異同
中日茶道的差異
相關知識
中日茶道的區別
日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區別
中國茶藝和日本茶道的區別
中日茶道的發展
中日茶道的對比
中日茶道的異同
中日茶道的差異
中日茶道的不同
中日茶道的比較
中日茶文化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