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止痛藥傷胃的情況
胃潰瘍、胃炎等疾病對胃的損害毋庸置疑,但藥物也會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在使用量上僅次於抗感染藥物的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又稱“非甾體抗炎藥”***,對胃腸的損害值得關注。
臨床研究發現,46%~75%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出現過胃出血或潰瘍。美國每年因此住院的患者超過10萬人。要想盡量避免這類藥物嚴重損傷胃黏膜,用藥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存在其他傷胃風險。以下六種情況值得引起注意。
1.高齡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關振鵬教授介紹,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機體防禦能力下降,如黏膜防禦作用變差等,出現胃出血以及穿孔的風險增加13.2倍。因此,如需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最好選擇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的型別,如塞來昔布。
2.有胃病
胃不好的人服非甾體抗炎藥,無疑是雪上加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夏志偉教授介紹,有研究顯示,胃腸道疾病患者在150天內單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發生上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2.4倍;多次服用後該風險增加7.4倍。
3.服用抗凝劑
抗凝劑適應症廣泛,可用於防治動、靜脈血栓栓塞等多種疾病。有研究顯示,布洛芬會影響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用抗凝劑再用非甾體抗炎藥時胃出血風險增加12.7倍,低劑量阿司匹林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時為7.7倍。
4.使用激素類藥物
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溼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到過敏性鼻炎、溼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都會用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北京協和醫院風溼科李夢濤教授介紹,單用非甾體抗炎藥出現消化性潰瘍的風險增加3.8倍,單用糖皮質激素是2.6倍,兩藥聯合應用該風險增加近9倍。
5.酗酒
長期酗酒傷胃,很多人在出現腹痛、腹脹時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止痛。研究表明,與不使用布洛芬相比,頻繁飲酒者經常服用布洛芬會使胃腸道出血風險增加2.7倍,偶爾服用增加1.2倍。
6.吸菸
單純吸菸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1.9倍,吸菸同時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增至4倍。
推薦10大養胃食物:
1、牛奶
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的功效,對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等情況有著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雖然說牛奶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但專家提醒:患有腹瀉、脾虛證、溼證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2、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
養胃早餐的3點原則: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推薦食譜:酸奶1瓶或新鮮牛奶半磅、燕麥粥、蒸或煮雞蛋1個、水果***西瓜、香蕉***或麵條。
3、湯水
除了粥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之外,還有一種食物同樣具有同等的養胃作用,那就是湯。
湯最好不要是肉湯,因為在肉湯中同樣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不利於養胃。最好的湯是菜湯,比如什麼菠菜、粉絲、雞蛋湯等,你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輔料進行調味,這樣養胃的功效會更加的明顯。
4、蘋果
味甘、性涼。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於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5、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
面對吃什麼養胃的問題,菠菜也可以適量的多吃。但是在食用菠菜的時候要注意,由於菠菜中草酸含量高,過量食用的話會妨礙人體對鈣質的吸收。
因此在吃菠菜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6、捲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洩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7、桂圓
“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溼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8、胡蘿蔔
性味甘平,“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9、山藥
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藥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10、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
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糖尿病人食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