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李光弼的簡介
李光弼,唐朝著名將領,是中唐出色的統帥、軍事家,與郭子儀先後出任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是平息安史之亂的主帥,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國唐代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唐朝著名將領。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長,其母是李楷固女。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載***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素與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為宦官所讒。病死徐州,年五十七歲。追贈司空、太保,諡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約1公里處。
名將李光弼的生平
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原為契丹酋長,武則天時候歸唐朝,拜左羽林大,任朔方節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勇善戰出名,死於反擊突厥的戰爭中,皇帝贈營州都督,諡曰忠烈。李光弼自幼為人嚴肅、深沉而剛毅,喜讀班固的《漢書》,治軍極嚴。初入軍旅時任左衛郎,以後任左清率兼安北都護。
公元746年***天寶五年***,朔方節度使王忠嗣調河西、隴右節度使,補李光弼為王忠嗣府之兵馬使,充赤水軍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曾說:“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公元749年***天寶八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唐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朔方節度副使,知留後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朔方節度使,封薊郡公。
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愛其才幹,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李光弼聽到以後託病辭官回家。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覺得十分可惜,便奏請玄宗,將他召回京師長安。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及部將史思明反叛,郭子儀欣賞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向唐玄宗推薦他,玄宗詔李光弼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充分表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他的第一個目標是為大唐收復常山郡***今河北正定***,該郡地處叛軍南北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李光弼率領朔方軍五千人進攻常山,當地團練兵將自己的將領史思義綁來投降,李光弼善待思義,親自為其鬆綁,使他真心歸順,供出叛軍動向。次日,史思明率二萬騎兵直壓常山城下,李光弼向史思義問計,史思義說:“今軍行疲勞,逢敵不可支,不如按軍入守,料勝而出。虜兵炎銳,弗能持重,圖之萬全。”李光弼接受了降將史思義意見,守城不出,把軍隊分成四對,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叛軍死傷慘重,退兵。當叛軍在野外吃飯時,李光弼派輕騎數千,突然襲擊,一舉消滅叛軍五千,收復常山郡九縣中的七縣。十月,郭子儀率軍來常山與李光弼會師,在嘉山與叛軍決戰,大破之,斬首四萬,俘千餘人。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二月,唐肅宗輕信宦官魚朝恩,不聽李光弼正確意見,命李光弼冒險進攻洛陽。李光弼無可奈何,留李抱玉守河陽,自己與朔方節度副使僕固懷恩會同魚朝恩進攻洛陽,僕固懷恩不聽李光弼軍令,不在洛陽城北邙山而在平原佈陣,結果大敗,唐軍只好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史思明雖然獲勝,卻被其子史朝義殺死。唐肅宗以邙山之敗罪在僕固懷恩,拜李光弼為侍中兼河中節度使。後又任命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統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今屬江蘇***,進攻史朝義軍。李光弼先克許州***今河南許昌***,活捉史朝義將李春,再入徐州***今江蘇徐州***。唐代宗即位,封雍王李適***kuò***天下兵馬元帥。史朝義九十萬大軍被困洛陽,兵敗。
公元762年***寶應元年***,李光弼進封為臨淮郡王,賜鐵券,圖形凌煙閣。
公元763年***寶應二年***正月,史朝義走投無路自殺身亡。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平息,李光弼自始至終參加指揮大軍,一直是唐軍平叛主將之一,發揮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殲滅叛軍有生力量,為平息內亂立了頭功,《新唐書》稱讚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亂中,“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功勞蓋世,但是卻遭到宦官魚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
公元763年***寶應二年***初,吐蕃在僕固懷恩的引誘下乘虛攻入關中,佔領長安,唐代宗出逃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急忙詔李光弼奔赴陝州行在,但李光弼看到朝中宦官專權,害怕遭到魚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吐蕃被關內副元帥、中書令郭子儀打敗,代宗返回長安,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詔書未至推辭,率軍回到徐州收租賦。唐代宗再詔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加害,不敢去長安見駕。
起初,光弼治軍很嚴,威名震天下,凡是他下的命令,諸將不敢不服。後來,有田神功等諸軍,都不受他的控制,因此,光弼很不得志,感到恥辱、慚愧,憂鬱成疾。
公元764年***廣德二年***七月,李光弼在徐州病逝,終年五十七歲。唐代宗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曰武穆,詔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名將李光弼的典故
智降兩將
李光弼在野水渡地方征討史思明,到了晚上,軍隊撤回,只留了一千多人。李光弼對雍希顥說:“賊將高暉、李日越、喻文景,都是萬人才能抵擋的人,史思明必然派一人來劫我。我先走了,你領士兵在這等他們,不準和他們交戰;他們若是投降,就和他們一起來。”這天,史思明召李日越說:“你領兵去野水渡,這次一定能抓住他,你派鐵騎***披甲的戰馬***晚上渡過去,為我抓來。又下命令,必須抓到李光弼,否則,你就別回來。”李日越率領五百騎兵,早晨接近了雍希顥的軍隊。雍希顥的士兵在護城河邊,只是互相看著喊叫。李日越感覺很奇怪問:“太尉***指李光弼***在麼?”有回答說:“夜間走了。”李日越又問:“有多少兵?。”有回答說:“一千人。”又問:“將領是誰?”答:“是雍希顥。”李日越沉思良久,對他部下說,我接受的命令是必須抓到李光弼,於是李日越便投降了,和雍希顥一起到了唐營。
巧施美馬計
李光弼曾經領兵守河陽,與史思明對持了一年。史思明有一千多匹戰馬,每天在河南邊洗馬,用來顯示他的馬多兵強。李光弼便在諸營中選出母馬五百匹,等史思明的馬下河時,他把母馬趕下河,因為母馬都有馬駒在城內,所以母馬不間斷地嘶鳴。思明的戰馬聽著母馬嘶叫,便渡過河來,李光弼都趕進了軍營。
望廬山瀑布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