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基本步法轉換原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3日

  練習太極拳必須要掌握好太極拳的基本步伐的虛實轉換,練就超凡的太極技藝不是一朝兩日的就能做到的,要不斷揣測,不斷神靈體會,慢慢便會體會太極的神功之所在。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陳家溝太極拳功夫至今也有著三、四百年的發展演變歷史,練習太極拳對人的身體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呢?這是練習太極拳人共同思考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就在全國範圍內倡導了:全民推廣太極拳健身運動。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近60多年,為什麼有不少人還在為“太極操與太極拳”之間的區別而發生爭執呢?在這一群人當中,絕大多數不是用身體結構的變化來求證太極拳所能練到的境界,而只是用頭腦的想象力來推理太極拳如何地好,而不是真正的捨出身體來探索太極拳境界,只是一種理論上研究。也就是說,學太極拳練法之人,沒有一個正確目標,容易導致練拳方法不正確,從而留下了練習太極拳“數年純功不能運化”的太極病。要想徹底解決“雙重之病”,首先要明太極拳運動原理,而後是體會師父所傳方法在身體中的作用。拳理至簡至深,只是無法言傳,它就在身體運動的毫釐之間。在練習過程中用身體的微妙變化去體會拳理中所表述的深奧哲學思想而不是每一種都要老師教、講解。

  觀古望今,過去的人們都有著過高的武術水平,卻過低的文化水平故而造就傳說多,理論少。現在的人文化水平提升上去了,卻出現了理論多,功夫低的落差。現在的太極拳理論大師太過於“超生”,而真正的理論聯絡實踐的又過於貧乏。


  對於一個太極拳的初學者而言,首先要解決的不是如何練出高功夫,而是如何掌握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要領。在此之前,最好是多研讀一些太極拳相關書籍,在理論運用於實踐中,來提升自己在太極拳修煉中少走彎路、病路。初學者的目的不管是提高身體素質治病、健身、養生、長壽等,還是想練成天下第一的功夫。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練太極拳之人根基要穩。太極拳根基穩,主要根源是在步法轉換上,身體只有在步法穩定時,才能出現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上虛、下實的靜如山嶽功夫境界。

  學好太極拳,可使人們從健身層次,提高到認識身體結構的層次,最終轉變到開發身體能量的層次。身體上的這個轉變過程是一次次質的飛躍,它即簡單又複雜。簡單的是;初學太極拳的人,可以在明理老師指導中,馬上就能在身體鬆弛之中,體會到自己身體中存在靜如山嶽的功夫。複雜的是;這種體會離開老師的指導,自己在身體上就體會不到了。悟性差的學員認為是老師騙人,悟性一般的學員半信半疑,悟性好的學員勤練之。不是老師騙人,老師讓學員體會時,是將學員身體的骨骼拆開了,而後按照結構力學原理,從新調整骨骼之間的間架結構,使身體之中即刻就能出現一種膨脹的支撐力。對身體上的這種潛能開發,如同現實生活中蓋的高樓大廈,修建的橋樑、隧道等等實物。身體也是如此,只要是間架結構搭配的合理,就能出現一種超出尋常的承重能力。而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不知道自己身體結構之中有這種潛能,更不知道能量的變換是在毫釐之間。其實穩定的步法,就是腰部往下的各個關節的合理搭配。

  身體上的這個技巧,對明理的老師而言,一般在教學時都會根據樁功的方法讓學員體會。絕大多數學員在體會時,是在尋找運動方法的對錯,而不是體會身體結構的變化關係。聽我講之後,有的學員會埋怨老師不把道理講情楚。根據我的太極拳學、練、研、傳過程判斷;不明理,責任不在老師。是自己身體基礎達不到太極拳的要求,而急於求成,導致身體固定不住協調運轉規律。即使是老師把運動原理講的特別透徹,身體上也是無法掌握到這個層次的。

  以拳譜中的基本步法為例,講步法轉換體會;從陳氏太極拳外形看,大多是以三七步為主。三七步在有些武術拳種中叫做“牮樁步”,“牮”字典上解釋為;房屋傾斜,用長木頭支起弄正。

  我們練太極拳要想立身中正,只有這種步法是最合理的。可以說步法轉換的好與不好,決定了太極拳的功夫境界。而步法轉換的對錯,完全在於膝關節的運轉,它決定身體的承重能力,如果保護的不好,就會一事無成。

  當太極拳練到“意氣君來骨肉臣”的層次,你就能體會到太極拳運動如同樁功的境界。身體上骨肉運動是被動的,身體的協調運動完全是被氣息的收方所牽引,身體只有練到此時,“鬆”才到了一個層次。膝關節的運轉,只是身體之中九轉中的一轉,但是這一轉可以決定你練太極拳最終的境界。怎樣練習才能成功呢?我在以前的體會中寫的很清楚。細節是這樣的,首先一定要按照拳譜的姿勢,擺正自己的拳架,調整好三七步,拳架姿勢不要過低,身體有下蹲意識就可以拉,是意識和氣息有下沉之意,而後全身不要動,上身保持中正,頭上頂,全腳掌著地,在身體鬆靜中體會靜如山嶽的境界。

  膝關節怎樣的運轉是關鍵的問題,如果都會練就不能出現“操、拳”之爭了。初始是用三七步分開身體重心,通過兩腿之間的重心作用,使腳底與地面產生摩擦後出現擰力,促進踝關節轉動,催動小腿轉動,帶動膝關節劃圈運轉,將支援身體重心的三七弓步旋轉到另一側。在這種運動中保持三七弓步的步形不變,上身不要偏,身體如立軸隨之轉動大約45°,到位之後在反方向轉動執行。就這樣來回地轉換身體重心,如此反覆練習,舉一反三,熟能生巧。隨著功夫的增長,慢慢就會體會到,身體的重心不是指身體自重,而是指意識與氣息下沉,這種勁與地面之間有一種支撐力,當體會到二力濟壓作用平衡時,膝關節出現揉搓的自轉現象,身體之中的每個關節都跟隨腳底運轉而運轉,使身體形成了螺旋旋轉的整體轉動功夫層次。

  膝關節這樣的緩慢轉動,可以促使身體的各個關節運轉靈活,防止膝關節受到意外傷害。在膝關節緩慢運轉的同時,也能控制住了身體亂動的毛病,慢慢地就練到了太極拳協調運動的基礎。練到此時方知,師承太極拳是從有形之中練出意氣,再練到身體隨意氣自然運動。而不是從簡化太極拳套路,練到傳統太極拳套路,再練刀、槍、劍、棍等器械的太極拳學練過程。

陳氏太極拳的纏絲勁
陳氏太極拳螺旋纏絲勁精論
相關知識
陳氏太極拳基本步法轉換原理
陳氏太極基本步法轉換原理
陳氏太極拳基本功之步法怎麼練習
陳氏太極拳基本功之太極球功
陳氏太極拳基本功的簡介
孫式太極拳基本步法
孫氏太極拳基本腿法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之定步雲手涮胯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
陳式太極拳基本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