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關於孔子的教育成就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那麼這位著名學者究竟有哪些教育成就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萬別錯過了哦!
教育成就
⑴、他創辦私學,不問出身貴賤和家境貧富,廣收門徒,先後培養的學生有三千人。
⑵、注意“因材施教”,善於啟發學生思考問題。
⑶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
⑷、要求學生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故事
1、孔子到宋國去,匡人派士兵圍住了他們。子路大怒,舉起戟來便要與匡人格鬥。
孔子止住了他,說道:“哪裡有修治仁義而不原諒世俗之人的不良行為的呢?不研究詩書,不學習禮樂,這是我的過錯!若把宣揚先王美德、愛好古法作為一重罪責,那就不是我的罪過了,這大概就是命!子路,你來唱歌,我應和你。”
唱完幾首歌之後,匡人竟自己卸甲而去。面對逆境,卻依舊可以矢志不移,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真可謂誠心至極了,這種感染力是能征服人的。待人需要真誠,對待自己的理想,更需要有一種正心誠意的心靈支撐。只有如此,方可成就自我。
2、孔子一行“困於陳蔡”脫險之後,子路說:“我們跟隨老師遭此磨難,恐怕一生都不會忘記。”
孔子說道:“幸運與磨難是什麼呢?遭受陳蔡之厄,這是我的幸運啊,也是你們的幸運啊。我聽說,君王不經受磨難就不能成就王業,懷有雄心壯志之人不遭受危難,他的行為就不足以顯明。”
所謂“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箇中三昧,非親身體會,怎可言清?
3、孔子的侄子孔蔑向孔子請教為人處世的方法。孔子說:“知而不做,不如不知;親近而不信任,不如不親近。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頹廢。”
孔蔑問:“我自己應該怎麼做呢?”夫子說:“設法改掉自己的缺點,盡力彌補自己不具備的才能,不要因為自己修養不夠就去懷疑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才幹而看不起別人。每天說話不給自己留下後患之憂;每天一舉一動,也不給自己留下隱患。那只有聰明的人才能夠做到。”
如果不培養內在的德行,那就是自己的過錯,培養了道德,名聲自然就會樹立起來,不求名利,名利也自在其中了。
4、孔子的弟子澹臺子羽有君子之容,但是他的表現卻比不上他的容貌;宰我談吐文雅,但他的智力卻不能給他的辯才以更大的幫助。
孔子說:“相馬以輿,相士以居***考察馬的能力要看它拉車的情況,考察一個人要看他平時的表現***,這是不可廢止的。
如果以貌取人,那麼在子羽身上就會犯錯誤;若憑一個人的話語來選擇人才,那就會在宰予身上出現錯誤。”
大儒孔子的天命觀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