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旅遊必去十大好去處推薦***2***
臺灣特色美食小吃
1.棺材板
臺南知名小吃“棺材板”猶如厚片土司般大小,將厚片土司切成三長條,放到油鍋裡,得翻面炸得又酥又脆,用作棺材板,切起一片酥脆的表皮當蓋子,把裡頭挖空,填入雞肉、雞肝、蝦仁、紅蘿蔔、馬鈴薯、牛奶等配料,再以吐司蓋起,這道小吃需趁熱切塊品嚐。
因為吃多了會膩,日前有業者將它改良成“迷你版”,只有1/3大小,從方型變成長條型,外觀更像棺材,裡頭加的餡料,也去除“下水”,換上雞肉及杏鮑菇,可以拿著邊走邊吃,味道更好。
2.蚵仔煎
蚵仔煎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現在是臺灣夜市裡相當普遍的一道小吃,新鮮的蚵仔是這道美味的重要元素,將蚵仔淋上調和太白粉與地瓜粉的粉漿,加上蛋、青菜下平底鍋以大火油煎,食用時再淋上特調的酸甜醬汁,味道香郁令人垂涎。
蚵仔煎雖然到處都吃得到,但是很多人還是要到蚵仔產地去吃,例如要到臺南安平、嘉義東石或屏東東港去,因為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條件便是採用新鮮的蚵仔,這些新鮮蚵仔在產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自然豐盛多汁。
3.臭豆腐
臭豆腐是越臭越好吃!一旦***淺嘗後,便難忘其特殊滋味。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嚐到外皮酥脆、內部組織蓬鬆的特殊口感。
臺中“樑婆婆臭豆腐”很有名,這家攤已有52年曆史。酥軟多汁的口感加上獨門的醬料,每每一到營業時間總有許多拿著號碼牌的品嚐人潮,凡是嘗過的人都對這種香酥多汁的好口味讚不絕口,一吃再吃。
店中所有醬料包含醬油、辣椒、蒜泥皆為獨家自制調配而成,東西不但新鮮而且天天換油,獨特口感更是讓吃過的人再三回味,一盤看似不起眼的臭豆腐,搭配小黃瓜與泡菜在淋上香噴噴的醬料,一口咬下的感覺真的是黯然又銷魂。
4.蘇媽媽湯圓
南投埔里的“蘇媽媽湯圓”,口味香濃甜美,尤其是湯圓的軟滑,讓郭臺銘也超愛。蘇媽媽湯圓開了已有30年,是當地很讚的人氣店,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一次偶然機會裡嚐到了蘇媽媽湯圓,龍心大悅,逢人推薦。
蘇媽媽湯圓能自然滑溜、***軟綿細緻,便是糯米糰的處理工夫很紮實,用的是生糯米浸泡、研磨成糯米漿,再經過重壓成糯米糰製作,其中多采手工製作,一點工都偷不得。
蘇媽媽湯圓的甜湯圓,湯底是用桂圓、紅棗、白木耳及焦糖熬製而成,還加入了紅豆、紅棗、桂圓、小薏仁等,有常客贊只吃半碗,也能達到十足的幸福感。”
5.牛肉麵
“吃碗牛肉麵,你就會愛上臺北。”臺北市長郝龍斌為上海市長韓正舉辦接風宴,就端上了牛肉麵大力推介。牛肉麵在臺灣興起於上個世紀50年代,從大陸遷臺的老兵,因思念家鄉開始製作牛肉麵。不同地域的老兵,添加了自己不同的家鄉味。
在臺灣從南到北,隨處可見牛肉麵館。有間藏身松山路30幾年的“老兵”專賣湯頭辛辣不刺激的紅燒牛肉麵。大鍋燜煮湯汁香氣平順,透過微微辛辣提高湯頭醬香的濃郁口感,喝起來清辣帶麻、***回甘的感覺讓人自願上癮。
半筋半肉的牛肉炒得豐腴多汁,咬起來一點也不塞牙縫,可惜,湯香掩蓋了牛肉香,如果兩相得宜應該會更迷人。麵條雖非手工拉麵,憑著老闆娘手藝控制下鍋後的嚼勁,拌著湯頭增添香氣,再來幾匙辣味酸菜,讓你吃得大汗淋漓,很是過癮!
6.鼎邊銼
許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的口味。日本NHK獨家專訪,特地來基隆攝影專輯其製作過程。鼎邊銼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裡這算是家常小吃。
裡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香菇、木耳、魷魚、小魚乾、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鼎邊銼”。“銼”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其製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所做最為有名。
鼎邊銼,臺南著名小吃,來自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落難民間,向百姓乞討用以果腹的逃難點心,登基後因懷念這樣一道點心,不只為其命名還訂為御菜,流傳至今。
班子不嚴不實問題原因分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