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設計對現在有什麼影響
隨著電腦以及各種數字化裝置在設計領域的廣泛使用,只有個性化的設計作品才能在行業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行業中受到推崇,才能獲得藝術價值。尤其是資訊化時代的今天,伴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化和資訊的視覺化的發展,數碼化的設計正在侵蝕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廣義概念的插圖
插圖屬於"大眾傳播"領域的視覺傳達設計***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範疇。是藝術設計的分支。最基本含義是"插在文字中間幫助說明內容的圖畫。中國古代因插圖出現的形式不同,故名稱各異,如:宋元小說中的卷頭畫則為"繡像",而表示章回故事的稱為"全圖"。插圖的英文單詞通常稱為illustration。在中世紀聖經手抄本中稱illumination,指聖經或祈禱文中的裝飾性文字和圖案造型。Illumination是由英格蘭撒克遜語系的lim-limm***繪畫之意***和法蘭西語系的luminer***給予光彩、發光之意***二者的折衷語。插圖的另一英文單詞是icon.icon意指宗教書籍中的聖像。現代插圖是指視覺形象說明、論證文字的概念或圖示事情的經過。現代插圖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插圖概念指插圖,即用來論證和說明的繪畫作品;而廣義的插圖概念指可以作為說明和論證的視覺材料,如插畫、圖表、攝影等。
自古以來,插圖一直被宗教、文學、詞典、圖鑑等所引用作為文字的輔佐,透過圖畫、圖解而賦予文字具體的內容。在印刷術剛剛發明時候,人們利用石版或木版的黑白線條繪圖技術來製作插圖,出現了少量的經帛卷的印刷品,例如中國1900年在甘肅省敦煌千佛洞出土的最早的在公元868年的刻印精緻的《金剛經》卷中的插圖,而在歐洲黑暗時代的流傳於教士之間的手抄本、細密畫和油畫等,以及同時期出現的版畫也都出現了大量的手繪圖畫。
然而以文字為傳達手段的歷史已久,在十五世紀德國人谷登堡發明的鋁合金活版印刷術以及脂肪性油墨發明之後,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質量和速度,使大量的書籍開始傳播,書籍傳播成為主要的傳播渠道。於是插圖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從此,插圖的應用便成了近代視覺傳達的主流。而這個時期,書籍是使用插圖的主要媒介。
在十八世紀的法國以文字為主的同時,也還極為盛行使用圖形插圖。但是,隨著中國明清出現的木版套印以及十九世紀彩色石板畫的出現,使得部分插圖應用在海報的設計中。此外,十九世紀的英國繪有圖畫的報紙也極受歡迎。到了十九世紀後半葉,不斷有如英國的華爾·特克蘭***Walter·Grane***與凱利·葛利納韋依等人的兒童圖畫書,一般以插圖而非以文字為主的出版物品出現。此外,十九世紀末開始,許多出版的美術雜誌也極為重檢視版與插圖。因此,使報刊雜誌成為了插圖的最佳媒介。而且戶外看板、海報、商標招貼、包裝外盒、產品說明書等等,無一不運用廣告插圖,並使視覺傳達方式確立下來。
攝影技術問世後,插圖設計逐漸被照片所代替,繪畫藝術開始趨於抽象化,不論是構圖或技巧都增添了表現內容的意義性、象徵性、風俗性等魅力或面貌,追求色彩的再現性,重視個性表現。從而導致了對現代繪畫產生影響巨大的藝術流派的出現,如:印象主義、象徵主義、立體畫派等等現代繪畫藝術流派。也使插圖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插圖繪畫的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就象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達利***SalvadorDali1904-1989***為《唐·吉柯德》所繪製的插圖,充分表現了現代繪畫大師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另外,由於繪畫材料的多樣化,從而使繪畫的技巧上出現了由單一的石版印刷、油畫到水彩、丙烯等技法的發展。
運用插圖,重視科學態度的培養
新教材配合化學科學發展的歷史,刊印了拉瓦錫、道爾頓。侯德榜三位科學家的肖像。結合教材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選學內容,並用生動、富有鼓動性的語言介紹科學家嚴謹治學、獻身科學的精神。從道爾頓提出原子概念到原子。分子論的產生過程,認識到任何科學原理的建立都要經過對大量客觀事物觀察分析,以及對相關資料,資料的歸納整理,經過科學推斷提出假設,再經過證實後繼續深入研究和具體運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引導學生不僅要了解原子-分子論的發展史,?而且還要逐步學會這樣的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200多年前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的裝置可以幫助我們領會拉瓦錫當時的實驗思路。拉瓦錫不怕失敗,致力於科學研究的精神,抓住事物間的微小差異而做出判斷的唯物主義觀點和作風,對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有著重要作用。
運用插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新教材介紹了不少我國古代和現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運用插圖,可以將這些材料呈獻給中華民族的新一代,激發他們的愛國激情。例如,新教材引用《天工開物》中我國古代利用天然氣熬製鹽圖,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材料。
在講鋼鐵冶煉時,教師可指導學生看我國古代冶鐵圖,介紹我國的鋼鐵史。我們偉大祖國在2300多年以前就掌握冶煉技術,並且是首先使用鑄鐵和生鐵鍊鋼的文明古國,鋼鐵生產曾在世界範圍內長期處於領先地位。我國1980-1992年鋼產量示意圖說明我國鋼鐵工業的飛速發展。1992年的鋼產量已達到8000萬噸,1994年已突破9000萬噸,成為年產量居世界第四的鋼鐵大國。通過學習,提高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但是,教師應當指出,我們時刻不要忘記我國人口眾多,從人均佔有量來說,我們的鋼鐵產量還是甚感不足,藉以激勵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學習。
我國化學家的愛國事例舉不勝舉。教材中刊印了著名化學家、我國制鹼工業的先驅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潛心研究制鹼技術,打破了帝國主義對制鹼技術的壟斷,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發明瞭侯氏制鹼法,1926年生產出“紅三角”牌純鹼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教師要以此激發學生愛國之情,鼓勵學生樹立報國之志,努力學習本領,為振興中華而奮鬥。
插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