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寓言故事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你對寓言故事瞭解多少?知道動物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嗎?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一抔黃土

  張釋之是歷史上著名的法官。初涉官場時,任騎郎,相當於禁軍軍官,平時守衛皇宮,在騎郎任上整整幹了10年,沒有得到升遷,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事情。丞相袁盎知道張釋之是可用之才,向皇帝推薦,張釋之升任僕射謁者,級別、工資都有了相應的提高,不久,又升為公車令。有一次,太子與樑王共乘一輛車入朝,行至司馬門時,沒有按規定下馬步行,宮門衛士見是太子違反規定,都視而不見。張釋之立即上前,加以制止,並立即向皇帝舉報說。這件事驚動了皇太后。皇太后下特旨,赦免皇太子的罪行。張釋之奉旨,才允許太子及樑王入宮。這件事使漢文帝很震動,覺得張釋之確實不是平庸之輩,立即下旨將張釋之升任中大夫,當年又被任命為九卿之一的廷尉,主管全國的司法工作,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院長。有一次,漢文帝出巡,車駕經過渭橋時,突然有個人從橋下走出來,將皇帝的車馬驚嚇了一跳,險些翻車。皇帝很生氣,命人將這件事移交廷尉定罪。後來,皇帝問起處理結果。張釋之報告說,已經作了***處理。皇帝大為惱怒,認為處罰太輕.張釋之解釋說:“法律是這樣規定的,我不能不尊重法律而加重處罰。”文帝沉思好一會兒才說:“你做得對。”不久,又有人偷竊高帝廟中的一隻玉環,事發被捕。張釋之將小偷判處死刑。文帝又生氣了,認為應將小偷的全家處斬。張釋之將帽子摘下來謝罪,然後說:“破壞皇帝陵墓才犯滅門之罪,如有人偷挖皇陵一把土***取長陵一扜土***,您將用什麼法律加以懲處呢?”皇帝請求太后同意,才批准了張釋之的處理意見。

  篇二:依樣葫蘆

  陶谷是個學問淵博的人,他發現宋太祖對於一些辦文告和寫文章的臣子,包括他這個翰林學士在內,都不太重視,他就向太祖請求調離翰林院。

  太祖聽了,笑著說:“這種官很難做,只能依照葫蘆的樣子畫葫蘆;我看,你還是繼續做下去吧!”陶谷聽到太祖這麼說,心中很不舒服,就在翰林院的牆壁上題了一首詩,來抒發他自己的牢騷。

  詩的原句是這樣的:“官職有來須與做,才能用處不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一生依樣畫葫蘆。”

  後來,宋太祖見了這首詩,就格外的不喜歡他了,將他冷藏,始終沒有重用。

  從此,這句“依樣葫蘆”就被人用來比喻處理事情的時候,只會模仿別人,沒有絲毫改革的新意。

  篇三:憂心如焚

  西周從周厲王起一撅不振,政權越來越不穩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當政時,情況更是糟糕。

  他統治期間,對百姓加重剝削:再加上地震與旱災,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幽王又驕奢淫逸,根本不把人民生活放在心上。

  他重用太師尹氏,讓他掌管朝廷大權,致使政治日趨混亂,國勢日趨衰敗,人心離散。

  當時,有個名叫家父的大臣對這種狀況非常憂慮,希望周幽王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機,保持周王朝的天下。

  於是他寫了一首詩,一方面揭露大師尹氏的罪惡,一方面表達老百姓的憂憤。

  這首詩共十節,第一節寫道:“巍峨的終南山啊,層巒迭嶂岩石壘壘。太師尹氏威名顯赫,人民的眼睛都盯著你看。心裡憂愁得像火在煎熬,但也不敢將你笑談。眼看王業已衰國運將斷,為何你卻看不見!”

  周幽王不聽家父等人的勸諫,後來申侯聯合大戎等攻周,他終於被殺死在騙山腳下,西周也因此而滅亡。

  篇四:異軍突起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無道,天下百姓怨聲載道,陳勝、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紛紛響應。

  這時,東陽縣有個獄吏名叫陳嬰,他一向在縣中很有威信,東陽的百姓都很尊敬他。東陽縣的年輕人見到全國起義浪潮風起雲湧,也殺了東陽縣令,聚集了幾千人,宣佈起義。他們一致請陳嬰做他們的首領。縣中的老百姓聽說陳嬰作了起義軍的首領,紛紛前來投軍。沒多少時間,東陽的義軍便壯大到二萬多人。

  東陽的年青人又想擁戴陳嬰為王,並獨樹一幟;所有士兵一律用青色頭巾裹頭,顯示他們是一支新起的與眾不同的軍隊。

  但是,陳嬰的母親對陳嬰說:“自我嫁到陳家,從沒聽到你家的祖先有什麼大貴的人,現在你的名氣一下子這麼大,不是什麼好兆頭。你不如率眾歸順於什麼人,將來起義成功,還可獲得封侯。萬一起義失敗;也沒有人會責怪你。”

  於是,陳嬰便不敢稱王,他對部下說:“項梁是楚將項燕的兒子,很有名聲。將來帶兵滅亡秦國的,一定是項氏。我決定率兵歸附他。”這時,正好項梁率兵過江,陳嬰便歸順了項梁。

出寓言故事的成語
對話形式的寓言故事
相關知識
成語寓言故事內容
寓言故事內容
寓言故事內容簡介
古代成語寓言故事大全
古代成語寓言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寓言故事
關於馬的成語寓言故事精選
關於牛的成語寓言故事精選
成語寓言故事的寓言
成語寓言故事和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