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8日

  “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人民的夢是偉大的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袁貴仁說:“教育系統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要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我們所有的工作都要為人民服務,對學校來說,誰是人民?就是我們的學生。”為學生服務,以生為本,育人為本,教書育人,是我們的天職。教育作為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要為每一個孩子播種夢想,點燃夢想,最終實現夢想,把自己的夢和中國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因此,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人民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熱點或突出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極有必要的,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好書、育好人”是中國夢的渴求,要求每位老師能夠認真對待“教好書、育好人”的師德要求,自查、自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多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達到心靈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金鳳凰”固然可愛,而“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

  三、教師要學無止境,教書育人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也不能敷衍馬虎,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的前提下,不斷學習,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 因此,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髮展的前頭。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動者,必須要有真才實學。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挑戰,教師要強化“自育”意識,要勇於和勤於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要以科學的施教知識,深入學習教育學、心理學、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知識,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使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高度完整地統一起來。

  篇2

  我從小就夢想著能立足三寸講臺,手持三寸粉筆。畫出天地方圓,寫盡學海茫茫。

  小時候,老師曾問我們,你們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呢?我當時毫不猶豫的說:“我想當一名教師。”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我的夢已成真。然而,當我踏上這個工作崗位,我的耳邊經常縈繞著一串串的問號,你是學生喜歡的老師嗎?為師者應以什麼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呢?什麼樣的老師才是理想的老師呢?

  理想的老師一定是智慧的。如何成為智慧的老師呢?智慧的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智慧的教師一定要學會傾聽,傾聽自己的課堂。在課堂上,學會了真正傾聽學生們的心聲,從學生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傾聽別人的課堂,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當然一個老師在教了若干年的書之後,足以將所謂的“傳道授業”變身為一門藝術。

  當然我想做這份工作也是因為它會讓我覺得很光榮,因為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因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才是我的理想並讓我有了為之獻出青春而努力奮鬥的願望,,讓他們因為學習而快樂,而不是覺得枯燥、討厭。也希望他們能成為棟樑之才,我的最終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教師,我想教的不僅僅是書本知識,我更想教的是為人處事的道理,培養出一批批有素質的學生,而我的一生,也將為我那或平凡,或輝煌,或兢兢業業的的學生們的努力而點綴得更加輝煌。

  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師沈從文先生對學生“總是用一種善意的,含情的微笑。”這一份微笑是發自內心的,發自對學生真正的喜歡,對教育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有了這份真誠的笑容,學生先“親其師”而後自然會“信其道”。

  前幾天,我在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時,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教育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不應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

  雷夫以一個案例說明了一個現實問題,很多老師為了維持教室的秩序,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導致教室裡瀰漫著“害怕”的氣氛——學生之所以守規矩是因為他們害怕。而在56號教室裡,恰恰缺乏的一樣東西那就是“害怕”。在56號教室裡,以信任為基礎——“你沒寫完家庭作業嗎?只要你告訴我,我會接受你搞砸的事實。你打破東西了?這種事實難免的,我們會好好處理??”諸如此類,關鍵是教師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以積極的態度和足夠的耐心來面對問題,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真誠和信任。這不就是以人為本嗎?

  讓每個學生幸福成長,人人成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緊跟教育發展潮流,就像國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動情勾畫的中國教育夢——“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

  有教無類——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別,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個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特長,可以選擇不同的學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學校要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終身學習——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輩子學習,哪怕你是博士畢業,哪怕你已經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當今的教育就是著手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實現中央提出的“學有所教”的目標任務。

  人人成才——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教育要為每一個孩子播種夢想,點燃夢想,最終實現夢想,把自己的夢和中國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這是為我們整個教育界勾勒的巨集偉藍圖,更是我們要積極努力的方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日常的工作,講課,備課,一絲不苟,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多想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只有一次次春蠶式的蛻變,前進的動力才更加強大;只有飽受“煎熬”,經歷了心跳與期待、欣喜與痛苦的情感體驗,才能有明天的鎮靜和成熟。每個人都應該有夢,夢在每個人心裡,掌握在每個人手中,我們應該寫自己的書,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堅守,也許,我不能成為專家型教師,但我相信自己能成為一個擁有教育理想的人??

  史煙飄過,回看今朝。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創造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思想道德基因

  的轉接者。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亦或是將來,無論是物質貧乏的年代,還是物慾橫流的歲月??仍有無數教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這個職業的聖潔。

  因此,我會把“做一名好老師”當做我終生的追求,我會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原則的影響、約束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完善,不斷成熟。我願繼續向所有的老師學習,站在弘揚“師德”的起跑線上,用自己平凡的勞動來鑄造師魂。

  篇3

  陶行知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德立教,"愛滿天下",是"萬世師表"的楷模。他愛國、愛民、愛教育。由於有了這種深切的"愛",才有了他那種"千教萬教,教人求真"的執著追求。他窮畢生的精力,投身於人民教育的各項革新運動,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在舊中國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豐碑,鑄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師魂,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時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輝煌的,他的教育影響是跨國界的。因此,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者是將來,他都是師之楷模,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的典範。要弘揚陶行知思想,光大陶行知精神,首先,我們就要學習陶行知的崇高師德。

  "德為師之本。""師者,人之楷模也。"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教師將全部的勞動和一生的心血凝聚在一起。為的就是向學生傳播人類文明,薰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一代新人。但,倘若教師的人格品德學識不高,缺乏從事教師職業所必備的遵循職業道德、行為規範的自覺性,試問,他將如何去覆行他的天職,完成他的使命呢?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quot;由此可見,師德是立教之本,正因為教師職業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師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所以時代與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水準就高於其它行業。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莘莘學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師隊伍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集團,它的道德水準高低將與民族的存亡,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可以說,沒有教師的社會勞動,沒有教師道德的高素質,便沒有新一代民族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應以德立教,以身示教,與時代同步,鍛造不朽師魂!

  鍛造師魂先立德,學陶師陶重實踐。教師的職業道德應是集公民的思想、政治、法紀、道德等方面的優良素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統一集中的具體表現。這種表現概括地說,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樹立忠誠教育,教書育人的信念。這種信念源自於對現代教育的性質、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決於教師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取向確立。教師應像陶行知先生一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從一選擇上教師職業,就應具備"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永不為外物所動的膽魂與氣概。只有基於這樣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師才能支撐起樂業、敬業的精神。也只有是擁有這樣的精神特質的教師,才可能把教師職業不僅看作是為國家盡道德義務的形式,而且看作是發揮個人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形式,從而樹立起"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的師德觀念,為教育立功、立德、立言,為自我的完善而自尊、自慰、自豪。

  其二,教師應該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是一種理想與情感,愛生才是實施教育的基本觸發點和著力點。陶行知先生說:"待學生如親子弟"。愛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不僅是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實際上是傾注了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此,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愛的形式與內容,就是教師品德、學識和情感的結晶。因此,教師要做到能愛、善愛: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伍為基礎。只有這樣的愛,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愛",才能愛出師生間的"師生誼",愛出社會主義社會新型的師生關係,愛出"愛滿天下"的陶氏風範。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愛生"的意義也在不斷地得到昇華。愛的雙向功能是現代教育中的媒介,潤滑油和崔化劑,不熱愛學生的老師,學生決不會歡迎他。因此,"愛生"是現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師是否稱職的重要標誌。

  其三,教師應當勤奮學習,走在時代和學生髮展的前頭。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是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勞動者,因之必須有真才實學。陶行知先生說:"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麼態度,對掌握業務專門知識抱什麼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面對當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飛躍,以及學生成長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挑戰,教師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自律自愛,持之以恆,力學苦練,做到"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要"為人師表",恐非易事。故此,當代師德對教師的要求也包容了"勇於和勤於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這一內容。

  其四,教師要尊重科學,遵循規律,認真負責,勇於創新。教師的工作物件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產出了次品可以彌補,學生教育出了問題,幾乎無法補救。以眾多優秀教師工作成功的表現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共同點之一,就是尊重教育科學,遵循教育規律辦事。他們講求教育藝術,堅持"文道統一",他們不是照本宣科的"經師",而是融科學、藝術、文化、道德於一身的教育精英。他們有科學的頭腦,敏銳的觸角,藝術的手段,善於從不同的科學領域擷取時代資訊,提煉精髓,精心設計,合理運用乃至創造性地施為。他們無不時刻以自身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學潛能。因此,他們獲得了創造性勞動的成功。由此看來,科學化教育才能對全體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負責,對教育的社會效益負責。講究科學,無疑是現代師德所應涵蓋的內容之一。

  其五,教師還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珍重全力。現代教育是一種集體協調性很強的職業勞動,教師的工作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競爭促進了教育發展的繁榮――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競爭中湧現了大批專家型教師,大批星級教師;展現了大批教育教學成果,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師又要樂於合作,善於合作,珍重合力。學生的成長和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決不是一個教師的勞動成果,而是教師群體與家長,社會積極力量通力協作下的群體勞動成果。教師只有善於處理好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社會積極力量的關係,才能減少教育過程中的內耗,從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只有在獲取共識的前提下的教育合力作用下,教師的勞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從這個意義上看,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也是當代師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之一。

  其六,教師還應有高尚的人格,端莊的儀表,優雅的風度。教師高尚的人格,大度的儀表,優雅的風度具有無窮的感召力,親和力。教師高尚的人格來自教師的道德修養;教師端莊優雅的儀表、風度、氣質來自教師的文化素養。教師只有以協調的人格美、儀表美、風度美,才能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塑造出當代教師的美好形象,造就新一代的師魂。

  綜上所述,良好的師德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它是教師敬業樂教的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證,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催化劑。因之,它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教育、調節、影響作用。學陶師陶重在實踐,弘揚師德要正師風。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重新審視陶行知崇高師德的價值,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養,塑造自身的形象,鍛造新一代的師魂,把中國的教育推向新的輝煌!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主題心得體會
參觀水廠心得體會_參觀現代化水廠心得總結
相關知識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範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心得體會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徵文範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主題心得體會範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主題心得體會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徵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主題教育徵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師德主題教育徵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主題師德徵文
心繫中國夢做好引路人主題師德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