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勞動美高一作文
俗話說“美德在勞動中產生”,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鍛鍊;勞動是一種修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勞動美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 中共中央為全國人民編織了一個巨集偉的“中國夢”。
主席在觀看《復興之路》展覽時,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還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中國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
這是中華民族近百年的崇高夢想。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時,中華全國總工會啟動了“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活動,號召每一個勞動者,做中國精神的承載者、中國道路的踐行者、中國力量的主力軍,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努力奮鬥,用“勞動美”托起每個人心中的“中國夢”。
“勞動美”是辛勤勞動的一種美,是平凡勞動的一種美,是創新勞動的一種美。
正如主席所說:“美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間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的勞動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就是勞動所創造。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廣大的勞動者始終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之中,處處體現著“勞動美”;在全國人民的艱苦努力下,祖國強盛了,國際地位提高了,百姓也富裕了。
當今,黨中央倡導的“誠實勞動,勤奮勞動,創新勞動”理念,是我們實現“中國夢、勞動美”的主導思想。
廣大的勞動者在自己的企業裡、在本職崗位上,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就是一種“勞動美”的具體體現。
大家都在談論“中國夢、勞動美”,讓我想到了地礦部門,想到了地質工作者,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各個歷史時期,他們同樣發揮
了光和熱,有著許許多多“中國夢、勞動美”的精彩故事。
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地質之父、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他懷抱著報效祖國的崇高夢想,為了中華民族的強盛,毅然決然地放棄國外的優越生活,於1950年初回到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之中。
我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能源,特別是石油問題,是擺在新中國面前的重要問題之一。對此,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極為關切,曾垂詢地質部長李四光,李四光對中國天然油氣資源前景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提出關鍵是做好地質勘探工作,在全國廣泛開展油氣普查工作,找出幾個希望大、面積廣的油氣區,作為勘探開發基地。
李四光心中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摘掉中國貧油的帽子,改變中國落後的面貌。
1955年春,他不顧年事已高,親自指導石油勘探工作,始終奮戰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第一線。他運用自己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發現了大慶油田。之後,他又指揮石油隊伍南下,相繼發現了勝利、大港和江漢等油田。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當時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為祖國尋找石油作出了巨大貢獻。
李四光不僅是地質力學的創始人,還是科技創新的典範。
李四光一直關心著鈾礦地質的開展,他根據地質力學理論,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帶,二是要便於開採。……”實踐證實了李四光的科學預測,尤其南嶺帶的一些鈾礦床以規模大、品位高、易開採著稱全國。
在他的帶領下,新中國的地質隊伍在全國各地迅速發展起來,探明瞭數以百計的礦種和礦產儲量,併為城市建設、礦山建設、水利建設、鐵道建設和重型建設等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工作。
李四光先生不辭勞苦,經常帶領科研人員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跡遍佈祖國的山川。
他親自實地考察了我國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廬山和黃山等地,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為創立地質力學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偉大的祖國,為中華民族、為祖國的地質事業創造了燦爛輝煌。
李四光的“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精神,影響著一代代地質人;他的“辛勤勞動、獻身地質”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地質人。
在湖北省地礦局,有一個被譽為“神勘之隊”的鄂東南地質大隊,自1957年建隊以來,幾代地質人懷抱著“找大礦、找好礦”的金色夢想,一直堅持在鄂東南地區從事地質找礦和地質科研工作, 先後發現、探明、提交了大中小型礦床近70處,潛在經濟價值千億元以上,提交的銅、金、鍶礦儲量位居湖北省榜首。
地質隊員們學習李四光吃苦耐勞的精神,足跡踏遍了鄂東南地區的山山水水,用青春和汗水描繪著精美的鄂東藍圖。
從海拔最低的大治湖到最高的太婆尖山峰;從著稱亞洲最大的露頭採坑――大冶鐵礦到青銅文化發源地――銅錄山銅鐵礦地下負350米生產巷道;從鄂州程潮鐵礦到陽新雞籠山金礦......。他們肩背地質包,手拿地質錘,長年累月,穿越在山川叢林之中,風餐露宿,篳路藍縷。他們的工作性質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艱辛”。
從李四光家鄉***黃岡***走出來的徐榮華,現在是鄂東南地質大隊的高階地質工程師。他於1987年從地質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了野外地質隊。他學習先賢李四光,樂於吃苦,立志要做一個真正的地質工作者。
他講述了一段經歷過的故事:“有一次,他們在大冶鹿耳山踏勘,由於草叢密佈,腳踏在一個大l石上,人和l石一起向山崖l落,幸好樹藤網住了他,那個大石頭l到了幾百米的山崖下。當時一起踏勘的同事們嚇白了臉,是那根樹藤保住了他的生命。”類似這樣驚險的現象,他們在野外工作時經常遇到。碎石坡多少數滑倒他們的身體,荊棘多少數劃破他們的面板。他們嘗過了多少酸甜苦辣,走過了多少艱難坎坷,但他們從不叫苦,為了地質夢想,始終堅持著。
要實現美好的夢想,只有誠實勞動,勤奮勞動,堅持不懈,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在鄂東南這片古風悠長的土地上,有多少質樸勤勞的地質工作者,用他們的血汗,書寫了社會發展的壯麗詩篇。
從雞冠咀金礦勘探到桃花咀銅鐵礦詳查,從白雲山到銀山多金屬礦普查,從美人尖金礦普查到陳效應泗銀礦預查,他們登高山,攀懸崖,有過無數次的跌倒和創傷。鄂東南地區的金礦銀礦,都是他們用血汗、用地質錘一下一下敲出來的。
近年來,銅綠山礦田開展深部找礦,新增銅、金金屬量、鐵礦石相當於1個大型銅礦、1個大型金礦和1箇中型鐵礦;雞冠嘴銅金礦深部找礦,新增銅、金金屬量的潛在經濟價值數百億元。推動了長江中下游湖北段地質找礦工作的深入開展,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勞動因辛勤而美麗,辛勤因夢想而堅持。
一代又一代的地質人,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鄂東南地區地質找礦事業。他們用辛勤的勞動、誠實的勞動、創新的勞動,換來了鄂東南地區的金山銀山,把鄂東南地區變得富裕又美麗。
中國勞動美
“勞動創造輝煌,辛勤收穫果實”,勞動是人間最崇高、最美好的事業。真是勞動創造了人類歷史,真是勞動改變了大地面貌,真是勞動使得貧窮落後的舊中國成為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初步過上小康生活,極大提高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當前我們社群雖然發展較快,取得良好成績,各項工作上臺階,但是與上級部門的期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這一切都需要我們通過勞動去改變。為此,我們要始終樹立“勞動美”的意識,具有勤業務實精神,做到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勞動;要講究工作成果,保質保量完成勞動任務,實現工作的完美和高效;要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做到人在崗位一分鐘,辛勤工作60秒,體現只爭朝夕、爭分奪秒的精神,創造出無愧於自己人生的事業。
“中國夢,勞動美”是時代的最強音,是前進的號角,鼓人鬥志,催人奮進。我們要懷攛中國夢,心繫勞動美,把勞動作為揮灑激情,成就夢想的廣闊舞臺,牢記自己的莊嚴使命,承擔自己的神聖職責,振奮精神,鼓足幹勁,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為促進社群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更大的貢獻。
中國勞動美
俗話說“美德在勞動中產生”,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勞動是一種美德;勞動是一種鍛鍊;勞動是一種修養。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上了公交車,總能看見司機的微笑。無論,在假期,在吃飯時間,在半夜,都會看到司機們不辭辛勞地開車。早上,很早就要起床;晚上,要凌晨才能回家;中午,要等到車開到終點站了,才能吃上飯。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了安溪,到了廈門,已經12點半了,想要坐計程車回家,可是,已經這麼晚了,怎麼可能打到車呢?無奈的我們只好硬著頭皮坐上了公交車。上了車,我們看到一位叔叔是司機,車上除了他空無一人。我們找到了位置,坐了下來,媽媽與司機聊了起來,這麼晚了,還有公交車?媽媽對司機叔叔說:“這麼晚了,還要工作嗎?”那位司機叔叔說道:“是啊,現在都很晚了,沒什麼人要坐車,都在家裡睡覺哪。只有我們這些要工作的夜貓子,在這開車。”
不說我也知道,都這麼晚了,還在拼命賺錢。不!不是賺錢,是為人們勞動。想到這,我不僅愣住了,他們這樣子,還不僅僅是要賺錢回家養活家人,這工作這麼累,幹嘛偏要做這個呢?他們還要為人們勞動,如果沒有人來開車,那我們每天要走路,要走多久啊?我徹底明白了。司機們為了讓我們省些力,坐上車,不用走那麼多路,半夜還在開車,說不定,早上3、4點就要起床呢!看著司機叔叔開著車的背影,我熱淚盈眶!對於他們來說,這裡不僅是他們工作的地方,還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有無數人組成,這裡通過他們為我們的勞動,贏得了乘客們的尊敬。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自己的義務,才能實現自己的“中國夢”!
在人的身上勞動是最美的!
關於雕琢青春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