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學經典同行作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聽到同學們的朗讀聲,我彷彿穿越時空,走進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某個週末的傍晚,我吃過晚飯以後,和往常一樣,坐在窗邊細細體會著讀書的樂趣,這一次我所讀的書本是《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
“經典”無疑是一個蘊含著情感力量與神聖感召力的字眼。一個民族的經典是這個民族的印記,是構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國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對中國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對於傳統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莫大的重要作用。只有通過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處。
例如劉禹錫的《秋詞》,詩中的“自古”與“我言”兩詞將作者的獨見完全體現出來,整首詩立意新奇,蘊含著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讓我讀完後感到舒暢不已。又例如溫庭筠的《過分水嶺》,一個“似”字用得十分恰當,語意靈動輕妙,與全詩平淡中見真情的風格相統一,而詩人豐富曲折的聯想和自然平易的表達,將自己對溪水源源不斷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詩中,真是妙不可言。
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些燦爛的篇章和飛揚的文采,綻放出中國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韻味,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和標誌。
“庭院深深深幾許”,我們雖然無法通過《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有限的篇章盡覽偉大傳統的幽深風景,但我們希望充當一個盡職合格的小導遊,由此可以走進傳統文化的家園,進而自己去尋幽探勝。
作為一箇中國人,古典和國學是我們的精神產業,正如臺灣作家張曉風所說:“在讀書之餘,我們要把最高的敬意歸給歷代作者,是他們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記錄了下來。是他們,用精粹簡練的語言替眾生說出了種種感受。也是他們,給了整個民族共同的記憶。”誦讀這些篇章,猶如穿越了時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關懷與尊嚴,傳承文明,持續未來。
國學經典是古代聖賢的思想精髓。文明誦讀經典,能夠聆聽聖賢的教誨,這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堅持不懈地閱讀經典,把聖賢的教誨貫徹到生活和學習之中,落實到一言一行。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夠打動我,讓我靜靜去品讀,讓我去探索這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你們,所有和我一樣熱愛讀書的朋友們,你們是否願意停下那匆促的腳步,和我一起誦讀這本《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品中華文化呢?
篇二
在中華民族歷盡風霜的蒼茫大地上,燃燒著五千年傳承不息的文明之火。“經典”無疑是一個蘊涵著情感力量與神聖感召力的字眼。品讀經典,在時光的軌道中自由穿梭,與名家大師進行思想的對話,妙趣橫生。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展現了五千年以來的社會變遷、戰爭戰事、風雲人物、詩詞歌賦、文學名著等。學海無涯,歷史人物寫出的種種篇章,讓我們走向更加豐盈優雅的人生。
正如顔真卿所言:“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若不讀書,豈非虛度光陰?古人的字字句句,諄諄教誨,讓我們受益匪淺。
書中的《笠翁對韻》更是為我們奉上了滋養頭腦,愉悅身心的書籍盛宴。《三字經》、《千字文》等蒙學經典,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人性的關懷與生命的尊嚴,傳承文明,是做一個炎黃子孫的基本,古典和國學就是我們的精神產業。
泱泱華夏,滾滾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鴻篇鉅製。在歷史的畫卷前回首抑或前瞻,總有千般華彩、萬種風流等待後人品味與鑑賞。
讓我們隨經典一起愉悅地欣賞錦句華章,歡樂成長吧!
篇三
國學經典伴我成長,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了夜空。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了沙土。而在當今,他好似一個知識寶庫,點亮了我們的心靈 。
剛讀小學時,我就一直跟著老師讀國學,國學就和普通的書沒什麼兩樣。老師一直告訴我們讀國學很好,而且初中以後也要考這些問題。那時我特別不耐煩。心裡想:反正初中還早呢!再說了 ,讀國學有什麼好的,不就是嘰裡呱啦地讀下去嗎?為什麼老師還強烈我們去讀國學呢?算了,還是聽老師的話去讀國學吧,可能真的對我們有幫助。隨著讀國學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對國學有點了解,對國學的看法也有了些改變 。
奶奶正和樓下幾位鄰居聊天,其中一位鄰居說:“現在國家的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什麼東西都幹得有模有樣。”聽了她的話,我心裡想:國家這些年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斷推出和改進各項政策,讓人民擁有更大的權利,使我們收到了更好的教育。奶奶突然說道:“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啊!”我聽後連忙糾正道:“奶奶 ,現在這句話不適合了,現在流行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她們聽了我的話,便哈哈大笑了起來。
國學,是你讓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
我與國學經典同行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