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的歷史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風光攝影在現今的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家中,拍攝佔很重要的比例。現在小編帶大家探究一下這個山水風光攝影題材的產生的原因。

  一、歷史原因可分下面幾個方面

  1、哲學的山水觀,原因:天人合一學說。中國古代哲學家很重視“天人合一”學說。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而不爭。”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站在河邊,面對河水日夜奔流不息的景象,發出感嘆之聲。時光易逝,生命短促的嘆息。西漢董仲舒寫《山川頌》,面對大山大河,感受到人的渺小,大自然的巨集偉。

  2、宗教的山水觀:古代人們對山水既敬畏,又害怕。《抱朴子》說:“山無大小,皆有神靈。山大則神大,山小則神小也。”封建統治者,更是要祭神,“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在史書中都有記載。

  3、審美山水觀:中國人對山水觀的形成,從蒙朧到逐步清晰。〈莊子•知北遊〉中說:“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看到山水林木呵,看到丘陵土地呵,我感到非常快樂。到魏晉時代,文人對山水遊興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影響很大,人們嚮往山林的興趣更高。士大夫隱逸山林之風盛起。

  二、文學藝術的影響

  1、詩歌的影響:《詩經》中就有描寫山水詩。《楚辭》中有描寫山水的辭賦。《樂府》中的描寫山水詩“天蒼蒼,野茫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陶淵明的《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唐詩》裡有大量的山水詩。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早發白帝城》;“朝矢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往,輕舟已過萬重山。”杜甫的《望嶽》:“岱示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代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成,二月春風似剪刀。”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有可留。”

  2、散文的影響:在中國傳統的散文中,意境以山水為多。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元人湯採真說:“山水之為物,稟造成化之秀,陰陽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晝夜,隨形改步,有無窮樂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萬頃波,未易摹寫。”特別是唐宋八大家寫了不少散文遊記,影響很大。如宋人王安石的《遊煲禪山記》,近代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燴炙人口。茅盾的《白楊禮讚》、《風景談》也是上品。

  3、繪畫的影響:①是歷代有名畫家畫的山水名作。如元代的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圖,長卷》現藏臺灣故宮和浙江博物館,各一半。古代畫家很多,山水畫作拍賣的價格也很高。

  ②是不少山水畫論出現。最完整論述山水的畫論是宋代郭頤的《林泉高致》。此書詳細講解了山水畫的創作方法。

  三、現實社會的影響

  ①是社會安定,國泰民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來,國泰民安,社會安定。老百姓休養生息,思想開放。

  ②是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居樂業,國防鞏固。

  ③是攝影人對拍攝風光片的愛好。祖國大好河山,風光秀麗,人見人愛。收入大提高,再加照相機的普及,大多數家庭買得起照相機,有了工具,人人上陣拍照。

  ④是攝影協會的提倡,大獎賽的興起。各地為了發展本地經濟,擴大影響,大力搞攝影大獎賽,賽事大都是本地的風光片。祖國的大江南北,到處是旅遊勝地。

  ⑤是旅遊業興起。老百姓手中有了錢後,就喜歡到各地旅遊,風光拍攝就在眼前。

初學攝影心得體會感想
風光攝影的九個小技巧
相關知識
風光攝影的歷史
風光攝影的完美四部曲
風光攝影的意境分類
風光攝影的七大要素
談談風光攝影的意境
風光攝影的照片欣賞
風光攝影的器材準備
風光攝影的測光技巧
風光攝影的用光技巧
風光攝影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