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讀後感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初識國學經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經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國文學界中的奇葩,並且覺得那是文孺志士的專屬區。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能喜歡!

  篇一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有幸學過《國學經典》之後令人博雅情趣,開闊視野。讀的是中華文化精品,領略的是人類文化精華,重溫的是文化精髓,堅定的是中華復興的信念。雖然裡面節選的一些經典名著各篇的經典段落語句,但讀過之後有一種想讀原文原篇的慾望。

  該書中《論語》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荀子》中的“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務焉。”等等,都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經典語句。有的名著,在學生時代老師已講解過,由於當時未認真理解記憶,許多知識已忘記得差不多了,但學習《國學經典》之後又讓我重溫了這些名著名篇,更讓我去較深入瞭解了與之相關的內容。

  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於是我找出《四書》認真閱讀,瞭解到在南宋光宗紹熙元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四書》不僅儲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體現了早期儒學的軌跡,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它的主旨是教人如何做人,告訴我們做人的尊嚴、人格的力量、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它是一部能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道德情感和價值觀念的國學經典。可以說讀《四書》,對我們回顧歷史、總結過去、開拓未來無疑大有裨益。

  其中,《大學》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也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科舉考試用書之一。書中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到善”闡釋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等修身養性的八項途徑。

  而《中庸》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主要闡述“中庸之道”,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君子,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孔子》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它較為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著名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關於“仁”、“禮”的核心內容。內容涉及如何做人、君子人格的塑造、學習、教育、務政、治國與安邦等多方面的內容。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它發展了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張和“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思想,發揮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觀和性善論的倫理觀,記載了孟子游說諸侯及推行仁政的事蹟,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四書》在《論語 陽貨第十七》有一段文字,原文為: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意思為:孔子說:“仲由!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嗎?”子路回答:“沒有。”孔子說:“來坐下!我告訴你。喜好仁德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拘於小信而賊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說話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

  這裡所談的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古成語稱為“六言六蔽”。仁、智、信、直、勇、剛都是好品德,都是我們應該喜好好而加以修養的。但是,如果不通過學習而明白事理,把握其實質,便很容易偏執一隅,造成危害,從而由“六言”六種美好的品德變成“六蔽”。這種事例,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時期為例,宋國和楚國在弘這個地方開戰,楚軍正在渡河時,宋軍中有將建議衝鋒過去消滅楚軍。可宋襄公為了表示“仁”,說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軍完全渡過河列好陣以後才開戰。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自己也因傷腿而送了命。這是“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東郭先生與狼”的寓言故事,實際上也是說的“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的道理。東郭先生對狼講仁慈,講信用,結果反而害了自己。這些教訓都是非常深刻的。推而廣之,“六言六蔽”實際上就是反對教科文,反對本本主義,反對理論脫離實,而主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權達變,掌握精髓和實質。這是要我們特別加以注意的。

  《大學》中又有一段文字,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謂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之本,此謂之至也。

  篇二

  “無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種精神境界,它與“道法自然”的價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無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價值取向的直接體現。無為的本質就是順應自然的變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為造作,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認為做學問要天天的增加知識,而體道則要天天削減私慾,損之又損,就達到無為、無為便可以無不為,如果不妄為,那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這是老子五千言講的主要問題。天地萬物是由道創生的,而道則要依法於最高的準則“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須也依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個“無為而無不為”,便是“自然”的體現。

  在個人修煉上老子提倡自然“無為”。“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認為“無為”便是無私,不爭先,置身度外,因為無私,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無為”便是事成後不佔有,不自恃,不居功,因為不居功,其功勞不會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無為”就要功成身退,這是天道。“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爭,故無憂”《老子》八章,無為就是不爭,不爭便能取勝而又沒有禍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無為”就是知足,知止,這樣便長滿足,可以長久。“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四十九章,“無為”就是沒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為心。

  在治國安邦方面,老子用“無為”思想來詮釋他的政治哲學。“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說統治者為了滿足私慾而做出禍害百姓,違反天道的行為,所以使百姓飢餓,國家難治。“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說統治者採取“有為”的原則去治理天下,所以只會失敗。“無為”便是指去除私慾,順著民心,順著天道去處事的原則。“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無為,則萬物將自賓從,自化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老子》五十七章,“無為”便是好靜,無事,無慾,人民便會順化,純正,富足,純撲。“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無為”便是無事,不製造逆民心,違天理的事端,無事才可以取天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無為”就是順從、輔助自然的發展,而不敢幹預。

  老子把“道”區分為“天之道”和“人之道”,其中含有自然法則和人類法則相比較的意味。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所以,老子主張“人之道”應當效法“天之道”,復歸於“不爭”“不言”,“無私”“無為”的自然本性。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同樣認為道有“天道”與“人道”之別,他明確地指出:“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這裡,“無為”同樣是指天然的意思,而“有為”則是指人為的意思。莊子經常用寓言和比喻來說明天然和人為。在他看來,牛馬生就了四隻腳,這就叫做天然;而用繩索套住馬頭,拴住牛鼻子,這就叫做人為。所以他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莊子·秋水》,就是說,不要以人為去毀天然,不要以造作去滅性命,不要以有限之得去殉無窮之名。如此謹慎地持守下去而不要有所閃失,這就叫做迴歸本真。《莊子·應帝王》中有一則寓言:相傳南海的大帝叫闞,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渾沌。闞和忽常常在渾沌之地相聚,渾沌非常友善地接待他們,闞與忽為了報答渾沌的恩德,見它沒有七竅,便為他鑿七竅。於是,他們每天鑿出一竅,過了七天,七竅鑿成了,而渾沌也死去了。寓言通過闞和忽出自好心而做了壞事,來強調天道自然無為,反對把人的意志強加給天地萬物。

  在莊子看來,人與天地萬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然而世人往往違背其本性,偏要人為造作,賣弄機巧聰明,迷戀繁文縟節,追求浮躁虛華,不僅使物的真性喪失了,而且也使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的本性喪失殆盡。在此方面,《莊子·馬蹄》一文闡述得最為詳明。《馬蹄》一文開門見山,從馬的自然本性說起。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風寒,吃草飲水,蹺足而躍,這就是馬的真性。等到後來出了個伯樂,他揚言:“我善於治理馬。”於是給馬燒烙印記,梳剪鬃毛,修刻蹄子,絡套馬頭,然後用繩索把它們拴在一起,用柵欄把它們編在一起,這樣一來,馬就死了十之二三。再加上餓它、渴它,急速地驅使它,沒完沒了地調治它,前面有軛頭、嚼子和韁繩的牽制,後面有皮鞭的威逼,這樣整治下來,馬就死了超過半數。伯樂治馬,陶匠治土,木匠治木,他們所治之物不同,但他們利用智慧技藝進行人為造作的結果卻相同,使得所治之物都喪失了自身的自然本性。在莊子看來,聖人、伯樂及工匠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智慧和才能,而恰恰是這些智慧和才能造成了人和物自然本性的喪失。所以,莊子認為,工匠們的罪過就在於他們用機巧的手藝破壞了物的純樸本性,把物變成了器皿;伯樂的罪過就在於他用純熟的治馬術泯滅了馬的真性。而聖人的罪過就在於他譭棄了人的自然本性。從中我們可以體悟到道家一貫主張“絕聖棄智”的良苦用心。

  《莊子·養生主》中的寓言“庖丁解牛”裡為梁惠王宰牛的廚師,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著音樂節拍跳舞一樣,而且遊刃有餘,乾淨利索。梁惠王連連稱讚,不解其技藝為何如此高超。廚師講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祕訣只是八個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內在的規律性。可見,道家的“無為”思想的實質在於:反對違揹人的本性和違背自然法則的肆意妄為。其宗旨在於,消解人與自然的對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我們可以看到,道家主張無為,始終是在努力消除現實生活中的兩種對立:一是現實社會中違揹人性的綱常法度與人的自然本性的對立,二是憑藉有限的知識妄自尊大的人與自在無為的大自然的對立。莊子主張“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莊子·大宗師》,是說不要以心智去違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為的造作去幫助自然,乃至毀滅自然。但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往往憑藉那麼一點點非常有限的片面的知識,仰仗著自己幾乎無法控制的現代科學技術,便自以為是世界的主宰。人們為了追求自身的發展,滿足日益膨脹的功名利祿的需要,肆無忌憚地掠奪自然,狂妄自大地揚言要征服自然,於是破壞了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汙染,甚至直接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這都是違背自然之道、不按自然規律辦事的必然結果,它與道家的“自然無為”的思想恰恰相悖。

國學經典名言名句警句
國學經典誦讀弟子規有感
相關知識
國學經典讀後感論文
七年級國學經典讀後感範文
國學經典讀後感作文
國學經典讀後感作文加評語
大學生國學經典讀後感作文
大學生國學經典讀後感作文
我愛國學經典讀後感
小學國學經典讀後感
品味國學經典讀後感
品國學經典讀後感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