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勤儉節約手抄報
節儉持家是傳統,浪費資源挺惋惜!勤儉生活在身邊,又省錢來又環保,本日世界勤儉日,幸福生活靠大家。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內容1:關於節約糧食的詩句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三國時期〕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北宋〕司馬光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清]朱用純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內容2:建立節約型校園
現代人在紙醉金迷中遠離了貧困,同時也遠離了許多祖宗流傳下的美德,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奢侈的生活。“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還未踏入社會的校園時光,是形成勤儉節約好習慣的最好時機。構建節儉型校園,是刻不容緩的主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中的這句話對踏入社會的人尚可反駁,而對於衣食住行的費用都靠父母承擔的我們卻無話可說。奢侈會浪費父母一滴血一滴汗的勞動成果。烏鴉尚能反哺,作為十年素質教育的受益者,怎麼能將父母的勞動成果當“糞土”一樣揮霍?孟德斯鳩也曾在《論法的精神》中說過,“奢侈只是從他人的勞動成果中獲得安樂。”我們未曾做出什麼來報效祖國,有什麼資格揮霍別人的勞動成果?現在還沒有能力為國家奉獻,至少不應浪費國家的資源;還沒有能力報答父母,至少不應該浪費他們的血汗。“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夏朝的桀、商朝的紂王、周朝的周厲王和周幽王等人驕奢淫逸留下千古罵名,誰能說不是“奢”字在為禍?
“克勤於邦,克儉於國。”“成由勤儉敗由奢。”“侈而顯者貧,勤而儉者富。”一句又一句的古訓引導著我們走向節儉。東漢楊震,安貧樂道身無餘財卻留給了子孫萬世的清白。毛澤東是中國艱苦樸素優良傳統的繼承者和代表者,在中學時的讀書筆記就寫下“惟安貧者能成事,故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勤儉是一種人生態度、價值取向和倫理理念。節儉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更應成為一種習慣。
辛尼加說:“節儉本身就是一種財富源。”愛默生也曾說過,“節儉是一生食用不完的美筵。”養成良好的節儉的習慣,不僅有利用構建節儉型校園,更有利於促進校園和諧,共同打造美好的明天。構建節約型校園,需從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需要一種精神一種理念,更需要一種將勤儉謹記在心的習慣,和將這種習慣保持下去的毅力。
勤勞勤儉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