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負作用與負能量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4日

  太極拳鍛鍊起來固然是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至於太極拳是如何產生負作用負能量的呢?到底哪些是太極拳的負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傷力

  所謂傷力,是指運動過量、過猛,或不均衡等狀態所產生的傷害或引起的疾病。如依慣例,練拳之前須先熱身,進行一些必要的單式操練或功法練習,使肢體筋骨活動開,這樣就可避免在練拳時因動作高低快慢變化而造成肌肉筋骨拉傷或挫傷。

  另外,運動量的大小和強度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強。如年輕時運動量可大些,可練低架大架,兼及中架中平架和小架高架;中年時運動量小些,以中架為主,低架適量;上年紀時運動量則再減,以小架為主,保持中架,低架少練或不練。練習時間的長短,低架或快架一趟下來以6分鐘之內為宜,宜稍歇後再練;

  中架一趟20多分鐘,以連續兩遍到四遍為宜;小架慢架一趟30分鐘以上為宜,少則一遍,多則兩遍。一個練習單元如一個上午以2-4小時為宜,視年齡大小或專業與業餘而區別對待。總之,運動量的大小,要視年齡和體質的狀態而定。年輕體質好時,以長功夫體悟為主;年長時,運動量適當減少,以心悟為主。這實際上也是太極拳由初級階段到高階階段修煉的發展過程,不可逆其所為。

  二、傷氣

  傷氣主要有兩種現象:

  一是心態不寧,運動量過大、過猛、過急,練完後氣喘不止,氣色不佳

  ;二是用意太過,過分注重呼吸,式式要與呼吸配合,甚至要讓“氣”將動作“催”起來,結果導致呼吸不暢,發生氣滯、胸悶、頭暈等現象。

  這些也是練拳過程中的誤區,容易引發傷害和疾病。太極拳的演練要求,完全是鬆靈自然,快與慢之間也隨勁勢氣息而動,其功夫也是建立在柔韌的、日積月累的慢功夫上,不是趕出來的;呼吸更是一任自然,以意領勢,以勢導氣,氣勢相隨,互為有益。我以為,氣之所用,存於鬆,鬆至僅存於筋,似以一線牽連,此線即為氣。將用氣之意換至如何去放鬆,從肌筋血脈如何暢通的角度去理解,方可受益。

  三、傷骨

  傷骨是因為姿勢不正確或動作不慎帶來的損傷。比較突出的現象是腿部受傷,特別是膝關節。

  一方面,因腿部力量和運動機能本來就是人體較早退化的部分;

  另一方面,加上長期半蹲式的運動負荷,或過份追求姿勢高低變化的難度和強度,以達到“出奇制勝”的藝術效果來提高成績,如競技太極拳旋體後單腿落地等,都會對運動員腿部帶來極大的損傷,甚至不得不打封閉針參加比賽,這樣就更容易造成腿部機能較早的退化、骨傷或後遺症疾病。對太極拳要領掌握不準,在運動中如膝過腳尖、左右轉腳膝部用力、進退步實腿膝部過低或跪腿等等現象,也都容易形成明顯或慢性的骨骼損傷。

  這些都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對太極拳運動的性質和內涵應給予深刻的思考、研究,並回歸和賦予太極拳本來的真實面貌,使之朝著健康的道路承傳、創新和發展。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
 

如何練習太極拳強身健體
練好太極拳的玄機在於腰
相關知識
太極拳的副作用有哪些
太極拳的八***作用
太極拳的負作用與負能量
太極拳的動作規範與要求有哪些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技巧有哪些
練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太極拳的動作特點
武氏太極拳的動作要領
孫式太極拳的實際用法
太極拳的動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