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能降低膽固醇的原因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化學式為C27H46O。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面板、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與脂肪類似,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醚、氯仿等溶劑。膽固醇是動物組織細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不僅參與形成細胞膜,而且是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以及甾體激素的原料一種類固醇及甾醇,同時也是合成幾種重要荷爾蒙及膽酸的材料。
魚是人們日常生話中的美食,營養豐富,含優質蛋白,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96%,比食肉的滋補代價勝過一籌。脂肪含量很少,僅佔1—3%,不像吃肥肉那樣擔心患動脈硬化症。每100克魚肉中含維生素A66~170國際單位,鰻魚可達3000國際單位,常吃魚對眼的視力是很有裨益的。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碘、鈣、磷、鐵等,海水魚的含量,高過淡水魚。 魚的醫療保健價值也很值得讚譽。如河塘裡的金絲鯉魚:性平、味甘,入肝、膽二經,有健脾開胃、消水腫、下乳汁之功,主治水腫、黃疸、胸前脹痛和久嗽、乳少等。特別對孕婦浮腫、胎動不安及產後乳少有顯著療效。 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祖祖輩輩戰嚴寒、抗風雪,以漁獵為生,魚和食魚獸是當地人的主食。
按一般觀念,如此豐盛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海水魚和食魚獸的脂肪食量此淡水魚要高得多,含11~27%***,且常年累月地吃,很容易患上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症;但事實恰恰相反,愛斯摩人是世界上冠心病率最低的民族,而且幾乎沒有糖尿病患者。在我國和日本的高血壓、冠心病普查中,都發現吃魚多的漁區居民發病率較低。
膽固醇高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