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考研數學是公認的難題,想要通過考試還得做好複習計劃。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考研數學複習計劃,希望可以幫到你!

  考研數學複習計劃

  8月:這期間主要任務是線性代數的複習和基礎過關660題。線性代數可能由於上一階段的時間比較緊,估計也複習的不太透徹,這個期間你可以看線性代數的講義,確保把線性代數的講義再看一遍了,這個就得多看,要不你很快就會忘記的,即使到衝刺階段也得不時的想想其相關內容,記一些定理公式什麼的,其中與伴隨矩陣有關的公式很是重要,常常是命題點,一定要明白公式是怎麼來得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公式,即使自己記不住也可以很快的推出來,我個人也建議你能推,畢竟記很容易記錯或混淆。

  基礎過關660題,這個比較難一些。每天不要多做,只需要做20題,總共就515道題。這樣你不到一個月就會做完的,到了積分那塊兒的題你可以適當的放慢些速度,同時要把你不會的那些題以及特容易錯的勾出來,自己適當的做些總結,還是那句話不要花太多時間,只需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因為可能錯的多一些,我個人建議你可以把錯誤的原因寫在題的旁邊,一來是給自己的一個提醒,二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警惕度讓自己少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個很管用的,我高中時就是這麼來得,因此高考時小題都作對了。這個可能一開始沒什麼效果,但是畢竟對於提醒你自己是有幫助的,尤其是你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和粗心問題的糾正。

  同時,這個時候該是看專業課的時候了,不用花太多時間,只需要給自己腦子裡留個印。對於基礎660題,還是按順序做的好,那塊兒不清楚了先翻一下全書,再找不到的話再去看課本。先做高數,當然選擇和填空可以結合著去做,不能說今天不做明天做40道,一定要天天看,一天也不能落下。

  10月:在這期間你只有40天左右的時間複習,這時複習全書要看第二遍,對於那些簡單的題型或知識點可以適當放快一些進度,而自己第一遍的那些不太明白或者是根本不會的可以多花些時間去做去看。方法還是那樣,先自己做然後再看例題,不可光看不做。因為有了第一遍的基礎了,你的進度就可以快一些了。你週末要上考研班,其實這時可以適當的放棄一些考研班課程了,你想你天天這樣跑來跑去也就是上短短几個小時的課程,但卻要耗上那麼多時間,你自己可以掂量一下值不值得了。我相信他老師講那麼些東西你未必都能接受,況且這個時候他也基本上沒什麼可講的了,他要把一些重要的東西留在強化班和點睛班裡面,要不他在這兩個班裡面講什麼?

  這個時候,政治也要開始,你天天的任務也就是數學、英語、政治、專業課,自己規劃好時間,不想看這個就換另一個看。儘量每一科維持在兩個小時左右吧。當然懶覺是不能睡的,中午必須休息,晚上不能熬夜,這個適當的作息規律很是重要哦。複習全書還是從前往後看,哪一點不會不清楚看前面的知識總結。如果你把這上面的都搞懂了,那數學就沒問題了。我自認為不可能做到這些,你也別較真兒,踏踏實實的複習即可。每一章後面的習題一定要做,泰勒公式可以不用花很多時間去複習。做這些就是為了提高你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等你的計算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後你就可以不用算,直接寫思路,只要思路對就可以跳過去了。

  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在後面的一兩個星期裡你也可以看基礎過關的第二遍了,這個東西第二遍就可以把你第一遍認為很有把握的題直接放棄不做了,重點在於那些做錯或者不會做的題。如果還是不會的話,一定要有明確的標記,在自己弄懂以後多想想基礎知識點。其實就是因為定理定義等一個條件沒記全或是理解錯誤等而出現了錯誤的。這個東西你可能現在認為不重要,當你接著做真題的時候你就會明白,真題許多小題就是在考查一些很細的知識點,比如說一個定義或是一個很不起眼的結論的應用。

  11月——12月:這個階段就是檢查你的複習效果的時候了。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做數學真題。這時真題做要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來做,一週做兩套,時間是上午8:30——11:30,中間不要受任何事物和人的打擾。一心做題,自己給自己創造一個模擬考場,畢竟數學是在上午考試,提高自己上午的思維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英語那就是在下午做了,其他的也都是一樣的。我建議每週的週一週四上午做數學真題,然後當天晚上花時間來對答案作總結,查漏補缺。但是其實時間裡數學的複習也是不能落下的,一定要重視系統性。因為你這時基礎過關660題還處於第二遍的過程中,可以用其餘時間複習660題,正好可以和真題做一下對比,慢慢的你也就會摸清楚究竟要考些什麼,要怎麼考你們了。

  在做真題前,花兩天時間把高數書和線性代數書上那些以前做錯或不會的題看一下,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上看這些應該不會很難的,估計很快就能把這些解決掉了,即使還有不會做的也不要擔心,如果你把題都會做了那麼還要後面的複習幹嘛。自己要自信些,樂觀些。當然,真題需要多花些時間研究,一定要很透徹很清楚的明確自己錯誤的原因。然後再做相關知識點的複習,同時要注意解題步驟、掐時間做題。慢慢的鍛鍊這些東西,總之就是:一切都要按照正規考試來進行。爭取在11月份把真題做完第一遍。這是我估計你基礎過關660題早應該整理完第二遍了吧,而且那個全面衝刺135分也出來了。這是就可以真題和這本書來一起復習了。

  到了12月,真題要開始做第二遍了。具體做法和第一遍時一樣,還是按正規考試來做。做完後依舊是晚上花時間修改,注意要與自己第一次做的解題步驟相對比,看這次的方法和上次是否相同,同時要注意整理,那些事第一次不會第二次會的,那些是兩次都不會的,而那些是第一次對但第二次對的,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這個也算是自我反省的階段吧,只有不停的這樣做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考研數學複習階段規劃

  基礎階段***現在-5 月***:

  這一階段主要是仔細研究數學課本和二李的書。這一遍要非常仔細,耗時會很多,看完之後做到基本掌握各種題型的解法和考研大綱的要求,對於解題思路有一個基本的瞭解與掌握。

  提高階段***6-8 月***:

  對數學課本和複習指導書目進行第二輪複習。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求會計算給定函式表示式的極限,掌握一階導數考試大綱規定的七種應用***每年必考***,會計算常見函式的積分,掌握積分的三種類型***即定積分、變限積分、廣義積分***、常見低階行列式的值的求解方法,熟練掌握矩陣的乘法法則;理解向量的相關性及線性表示,會找出給定向量組的極大無關組;掌握方程組的解的結構及其理解基礎解系的概念,會判斷基礎解系,會用方程組來解決向量組的相關性問題、事件的關係及其運算,概率的運算公式,理解乘法公式和條件概率,理解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尤其要理解貝努利概型。隨機變數部分考試涉及的概念較少,主要掌握分佈密度函式和分佈函式,尤其知道它們之

  間的聯絡,掌握考綱規定的常見六個隨機變數的分佈。通過聽課、看書和做題三個環節來掌握這些重要的知識點。

  強化階段***9 月 10 月***:

  再做一遍複習指導書目,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時間內,完全建立數學框架體系,達到融會貫通。反覆看,反覆做題。通過做題,慢慢的熟悉知識點,加深概念定理的理解。同樣的題目,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不要只拘泥於一種解法,每看一遍都要琢磨新的解法,拓寬自己的思路。這一階段,要有意識的熟記各個知識點,對於特別生疏的概念可以通過做題來加深理解。

  衝刺階段***11 月-12 月***:

  模擬題、真題***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時間把課本再掃一遍;看自己總結出來的錯題、經典題集。目的:查漏補缺,保持良好狀態,迎接考試。

  考研數學複習參考書目

  A A :教材

  推薦:同濟版高等數學,這本書使用廣泛,經典教材。

  線性代數的話,清華版和同濟版都行,另推薦李尚志教授非數學專業版的線性代數。概率推薦陳希孺教授的書。另外一種更主流的推薦是,同濟版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浙大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用什麼教材差別不大,經典教材都是經歷過時間檢驗的。關鍵還是努力用好教材,複習時過一遍其中的例題,是考研複習最好的熱身。

  B B :複習全書和單科書

  複習全書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主流有兩本:李永樂的和陳文燈的。風格不太一樣,李永樂的書更偏基礎,數學本來就很好的朋友可以買陳文燈的。評價較高的單科書:《張宇高數 18 講》、《李永樂線代講義》這兩本分別是高數和線代兩本基本是公認的好書。適合單科問題嚴重的朋友重點突破。

  C C :習題書、模擬題、真題

  習題書推薦《張宇 1000 題》或者《李永樂基礎過關 660 題》。張宇 1000 題很不錯,難度合適。時間比較少的話,只看 1000 題就行;李永樂 660 稍偏基礎,適合考數三和數學基礎比較弱的同學。

  模擬題推薦《李永樂全真模擬經典 400 題》,400 題有些偏難,是一本模擬題,英語不推薦大家做模擬題,因為一般模擬很難模仿考研命題人的思路,數學推薦一些已經具備很好的基礎,想拿高分的朋友做一下模擬題,一來繼續訓練常規題目,也可以從一些難題中拓展開思路,串聯知識點之間的聯絡。數學真題推薦《李永樂歷年真題權威解析》

1.考研數學複習技巧

2.2018考研數學複習最全規劃

3.2017中考數學複習計劃

4.2018考研數學做題技巧

5.考研大神複習計劃怎麼制定

 

2018考研複習計劃怎樣才能執行到位
考研暑假複習計劃怎麼制定
相關知識
考研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詳細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暑假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歷史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英語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好
小學三年級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小學一年級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考研英語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五年級上學期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五年級上學期數學複習計劃應該怎麼寫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