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從孩子進入學校,開始接受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後,孩子的生活節奏、生活習慣和學習活動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同時也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方式
1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親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3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閒談,朋友聚會等等儘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髮展。
4無條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的要欣賞優點,儘量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5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6糾正孩子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考慮成熟孩子其實同大人一樣是有尊嚴感的,會因為父母不分場合的責備而感到沮喪,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與孩子溝通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家長心理要“三忌”
1忌過分保護。
現在的孩子都是一根獨苗,捧在手中,貼在胸口,含在嘴裡,樣樣事情包辦代替背書包,拿水杯。有的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捨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範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
我們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師,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等。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漸減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顧,逐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過分的保護,會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
2忌過分寵愛。
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作父母的有時明知其無理,但經不住孩子哭鬧,心一軟,只能樣樣事情依著他,從而導致了孩子以我為中心、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成長的現象。可是進入學校以後,是有約束和壓力的。或許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評,作為家長,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行為要讓孩子受一些批評。
3忌過分期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希望孩子樣樣都爭第一名。心願是好的,但不能要求過高,孩子認真努力了就行,在這一階段關鍵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家長教育要“五”重視
1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
在家尊重長輩與父母來去要打招呼;看見老師、同學養成招呼的習慣。讓我們的孩子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學校和老師。建議家長可以把《弟子規》中的道理給孩子講一講,年齡較小的,建議使用齊家六加一的禮儀教育系列繪本,從故事中教會孩子禮儀。
2重視孩子的合群教育
有時小夥伴之間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傷了,孩子之間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歡的物品等等,作為家長決不能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處事原則,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受欺負而生氣時,兩個孩子又是好朋友了。所以作為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
3重視孩子的集體活動
要支援孩子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心。積極支援、鼓勵孩子投身社會實踐。使之在學校、社會等各項公益活動中磨鍊意志,陶冶情操,消除“自我”意識,自覺融入社會,從小培養“我為人人”的意志品質。
4重視孩子養成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
孩子在開學後往往會感到不適應的就是作息制度。家長要根據幼兒園的要求和季節變化,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良好作息習慣。家長可為孩子安排一個家庭學習生活的作息時間表,講明早上按時起床,晚上按時入睡的重要性,並要求孩子做到。這樣,不僅保證孩子睡眠充足,而且有時間吃好早餐,上學不遲到,能精力充沛地投入活動。
5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要告訴孩子,課間遊戲、午間休息要做到文明安全;放學後,結伴而行,不隨便和陌生人答話,過馬路要當心,家長晚來接孩子,要告訴孩子不要亂跑,在校門衛等候。
古代母親教育孩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