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息肉臨床表現
膽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從膽囊腫瘤的意義上分析膽囊息肉,又可分為真性腫瘤和假性腫瘤兩種。所謂真性腫瘤,指膽囊本身的腺體、肌層增生引起的膽囊息肉,這是一種膽囊的真正意義上的腫瘤。那麼有什麼呢?小編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對您有幫助哦!
:
1、膽囊息肉一般沒有症狀,大多數膽囊息肉患者都是在例行體檢中被檢查出患有本病。並且在檢查中,3毫米以下的膽囊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很難被發現,所以很容易被漏診。在此建議大家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如果身體出現什麼異樣以便能儘早進行治療。
2、臨床研究顯示,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症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膽囊息肉併發膽囊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膽囊息肉患者並無症狀,只有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近些年來國內外也有許多關於膽囊息肉癌變的報道,尤其在伴有結石時,癌變機率會明顯提高。
3、膽囊息肉隱匿性強,常給人們造成不痛不癢、身無百病的假象。正是由於膽囊息肉早期毫無症狀的表現,容易使患者忽視它的存在,而延誤治療。當膽囊息肉症狀併發或性質改變時,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無可挽回的傷害。
膽息肉多發群體
發病年齡為23-55週歲,男性多於女性,有下列情形者較易患此病:1不吃早餐及很少吃早餐的、飲食不規律;2經常飲酒及進食油膩食物,高膽固醇食物,動物內臟,飲食不規律;3社會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壓力較大,經常出現煩燥易怒,情緒抑鬱,體育活動較小;4工作緊張經常熬夜及生活不規律。此外,男性肥胖與其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而女性則無此相關性。
溫馨提示:現代人飲食不規律、生活壓力、缺乏鍛鍊,引發了多中消化系統相關疾病,膽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近年有研究表明,膽囊息肉併發膽囊結石容易誘發膽囊癌變,成為了人類又一個健康殺手,因此我們對其的認知和預防越顯重要。
膽息肉的治療方法:
1息肉直徑超過1.0釐米以上。
2息肉合併膽囊結石。
3息肉伴有臨床症狀。
對於息肉直徑小於1.0釐米而無臨床症狀者,則可採用中醫藥物保守治療,如息肉在短期內明顯增大或其附著的膽囊壁有侷限性增厚等變化時,則需要行膽囊切除術。
手術時機選擇:膽囊息肉樣病變術前有時難以定性。根據影響“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危險程度的諸多高危因素,提出下列處理原則:
1單發病變、直徑大於10mm、廣基結節或蒂粗大者、位於膽囊頸部、年齡大於50歲。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同時具備以上5點者要及早手術切除,不要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再去手術。
2多發病變,伴有膽囊結石,即使有症狀,年齡大於50歲,應當積極治療膽結石,同時定期觀察,不必急於手術。
3單發病變,小於10mm,無症狀,年齡小於50歲,允許觀察、隨訪;病變增大出現血流訊號或形態有變化則應手術治療。
4直徑5mm以上息肉影,多普勒彩超檢查病變部位有豐富血供提示為惡性新生物,要早期王術。不應等到10mm以上。
5息肉樣病變伴有血液檢查CEA腫瘤標記物,測值明顯升高且除外其他胃腸道腫瘤者要積極手術。
6膽囊息肉樣病變,雖膽壁光滑不厚但有明顯症狀且反覆發作者要密切觀察,必要時應早期手術。
7對直徑小於5mm無症狀患者應間隔3到5個月隨訪檢查。一旦病變增大症狀明顯或出現其他手術指徵時須行手術治療。
膽石症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