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聽課後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教學反思即為教師以自身具有的教學實踐當中的反思物件對於自身所做出的行為意識、決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結果作為客觀認知與分析,如何提升歷史課的教學質量,就是歷史老師該反思的問題。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歷史教學對提高國民素質和推動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個國家是否重視歷史教學,小則影響該國國民道德品質修養和理論文化水準的高低,大則影響國民和執政者能否正確認識社會現實和社會發展的規律,關係到能否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歷史經驗指導自己的行動和正確決策,進而影響社會發展程序和個人事業的成敗。

  歷史教學作用如此巨大,然而歷史教學的現狀與提高人民素質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恰恰是背道而馳的。道德品質與愛國主義是一種思想修養,是通過不斷的薰陶和培養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品質。歷史是這種品質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人們不能正確認識歷史的這種學科特徵,產生了許多誤解,因此在素質教育中不能充分發揮它的教育功能。在現實社會中人們不重視,甚至輕視歷史教學,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歷史學作為一門修身和認知社會的學科,是一種長期的、含蓄的、意識導向型的學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們思想境界和認識社會現實進行科學決策。但是這種道德水平和決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較長的形成過程。不象數理化等工具學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杆見影的效果。

  因為這些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計算問題;簡單的機械使用與維修等,容易讓人看到它們的價值。“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諺語就是人們重理輕文思想的折射。在功利主義的驅使下,我國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選拔,招工和招公務員的考試中,絕大多數不考查被選拔者的歷史知識水平。這在客觀上強化了“讀史無用論”。在這種情況下,liuxue86終日為升學而苦讀的學生當然不會為這樣一個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科目而花費太多的時間;社會上的人也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學習這種不能創造現實的利潤和價值的知識。因此,歷史常常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其次,是歷史教學本身的問題。它涉及國家政策導向、史學工作者、教材編者和各級各類學校的歷史教師等諸多方面。就史學研究和史學工作者來看,許多史學研究“太細”,遠離國計民生;不少史學文章和專著文句深奧難懂,只能在圈內流傳,圈外無人理會,形同廢紙。就教材的編寫來說,當今中學歷史教材比以前幾版是圖文並茂了,但是圍繞歷史教育功能選材以及中小學各級教材層次區分方面,仍然不盡如人意。如選材狹窄、人物敘述缺乏立體感、迴避熱點問題等等。

  自會考制度實行以來,歷史教材的問題就更加突出了。為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教材編寫越來越簡單,只有基本線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詳細資料。而考試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試想學生沒有充分的佔有歷史資料,怎能去分析歷史問題,又怎能從中得出規律性的認識呢?這種南轅北轍的教學與考試模式怎能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和發奮進取的求知意識呢?

  最後,是學生知識結構的失衡,造成歷史學習的困難。會考制度實行後初中就不再學習地理,學生對地理知識一無所知。歷史本就抽象,再失去了這個人物、事件賴以存在的舞臺,那麼學歷史就好比是下盲棋,沒有幾個人能搞得明白。如今學生中聽不懂國際新聞,讀不懂世界文學名著的大有人在。

  因為他們對世界的地名、人名識記不準,混淆不清,甚而不辨國別,不分時代,就是因為缺少了這個科學而便捷的工具,不死記硬背難道還有別的好方法嗎?如在一次考試中,問“《馬關條約》開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國內地的是***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學生有選蘇州的,也有選杭州的,也有選沙市的,很明顯他們是僅僅依靠記憶來做題的,書上寫的是重慶,記住了就能選對,記不住就選錯了。因為沒有地理座標,也就沒有思維的餘地,只好憑記憶來做了。本來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精減了科目,但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健全的知識結構反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要改變歷史教學的困難處境,還需要優化學科體系,讓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有利於學生將來的發展。

  我想,歷史的教育作用要得到真正的發揮,首要的是在巨集觀的教育決策上要重視歷史。假若在高考中取消歷史考試,歷史將更為人們所輕視。至於那種取消中學歷史教學的論調,更是危險的。現在學生中不學歷史的風氣極盛,不懂得中國歷史也不覺得恥辱,歷史課上常出一些荒謬的笑話;在社會上時時處處都能見到歷史盲的活劇。

  這些問題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說過“滅人國必先去其史。”日本侵華時,在淪陷區曾不準中國人民學習歷史,以期奴化中國人民.現在如果我們自棄國史,結果如何,可想而知。“歷史之於民族,正如記憶之於個人。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記憶,那他就成了白痴;一個民族如果不講歷史,那就會成為愚昧的民族。”因此,教育部門在發揮歷史作用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經濟上支援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在政府公務員考試中,增試有關歷史知識和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歷史教育功能的社會宣傳等等。這樣,就能有力推動歷史教學的發展,增強人們學習歷史的意識。

  另外要充分發揮歷史教學的作用,還有賴於史學研究工作者的自身努力。這裡,一是要求我們自身具有崇高理想和追求,使歷史的教育功能在自身得以充分展現,以自身的表率作用顯示歷史的魅力,激發人們學習歷史,並運用歷史的觀點和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二是要求我們在歷史研究、歷史教學和歷史資訊利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

  在研究方面,我們應把重點放在國計民生方面,主動研究與現實社會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從歷史的角度主動為政府、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服務,使人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深刻感受和認識到歷史的現實意義。在歷史著述方面,我們要力誡文字深奧難懂,力求通俗易懂和富有文采,以生動形象的論述向人們展示歷史上的善惡美醜、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而使人們喜歡讀歷史著述,在閱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歷史教育。對於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編寫,要力求做到內容結構清晰、目標明確、強化教育功能等等。還有在歷史考試中應增強趣味性和應用性,不要對那些純粹的死知識追的太深太細。讀史使人明智,通達事理,同時還能提高理論修養,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如果單純考察知識,就會陷入學究式的誤區,自然是越學越枯燥,讓學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增加了歷史教學的難度。

  篇二

  在多年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我發現初中生對歷史課存在著嚴重的厭學現象。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認為歷史知識容易掌握,只要看書就可瞭解,用不著聽講,要考高分只要死記硬背即可。事實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能把歷史學好。我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不會厭學。

  一、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講課生動,課堂氣氛活躍,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歷史課上,講解生動的歷史故事恰好能做到這點。如講商朝歷史時結合《封神榜》的故事講,同學聽的津津有味,下課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還可提供學生熟悉的歷史故事,讓學生自己講解,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對歷史人物串聯講解

  如講韓非時,提到其慘遭陷害的情況,誰害死韓非?是他的嫉賢妒能的同學李斯;誰害死李斯?是歷史上著名的鉅奸趙高;誰殺死了趙高呢?是秦王子嬰;誰殺死子嬰呢?是霸王項羽;項羽結局如何呢……這樣一個引出一個,學生自然聽得專注入迷。

  三、比較分析法

  對歷史人物或事件進行比較分析是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大多簡單雷同,學生聽起來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將鄭和、哥倫布進行比較,無論在航行的時間、規模、次數上,鄭和都要超過哥倫布,但為什麼哥倫布比鄭和的影響更大呢?鄭和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朝貢貿易違背了經濟規律,給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哥倫布的遠航引起了價格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

  四、從人性角度講述歷史人物

  歷史的一些偶然的、主觀的因素往往可以改變它應該有的模樣。如對“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這一歷史現象的解釋,其中,固然是由於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的壓力,但孫中山個人的因素在這裡佔幾分?事實上,當時孫中山雖然對袁世凱不放心,但他對袁世凱還是寄予了很大希望;而且孫中山一生誠信、善良、淡泊名利,“他沒有一絲一毫的中國官僚的權利慾,他完全是帶著對天下難民的博愛而擔當起政治使命的”。以孫中山的個性和品格,為了“民主共和”的儘早實現,在中華民國成立後僅兩個月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多種多樣,只要運用得恰當,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篇三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可以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通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群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充套件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可以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可以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資訊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通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初中政治課堂反思
初中歷史反思週記
相關知識
初中歷史聽課後反思
關於初中英語聽課後反思
初中英語聽課後反思
初中化學的課後反思
初中政治的課後反思
初中英語聽課後的反思
高中歷史聽課學生評語
初中歷史備課組工作總結
初中歷史說課教案
初中地理考試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