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鑑賞教學怎麼要培養審美素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美術鑑賞,是鑑賞者對美術作品進行知覺、感受、體會和解釋、評價的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其中既有感性的直觀體驗,又有理性的邏輯思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美術鑑賞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

  中學美育的目的是學習生活美術,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藝術家,而是著眼於全面素質和藝術品味的提高。因此,美術鑑賞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提高其審美文化素質,發展創造性智慧,陶冶高尚的情操,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美術的目的。

  中學美術鑑賞教學可以通過對古今中外優秀的美術作品鑑賞和學習,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工藝、書法等方面,幫助學生從中獲得審美享受,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質,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無藝術細胞,缺乏審美能力,因而對美術不感興趣。

  為改變這種觀念,我引導學生欣賞各類藝術作品,讓學生明白一個高素質的人不可缺少審美能力,而且美術課和其他學科一樣,通過學習逐步提高,與“藝術細胞”無太大關係,並列舉藝術大師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蘇東坡、齊白石等例子,讓學生了解這些藝術大師都是文化修養很高的人,最終讓學生明白美術的豐富內涵和生活密切聯絡,使學生開始重視美術。這為進一步培養其審美素養奠定了基礎。

  創新美術鑑賞教學形式豐富培養審美素養

  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的深淺程度與課堂教學手段息息相關,教學形式越豐富,學生的認識就越容易深入,從而促進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現代網路技術為中學美術欣賞教學提供了資源庫,為中學生圍繞美術欣賞進行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網路就是博物館、美術展覽館和圖片庫,學生們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搜尋引擎查詢到所需要的作品圖片及其相關背景資料,並可以將學習內容下載儲存,再通過軟體進行編輯處理,以供充分理解作品內涵和與之相關的廣泛的其它知識。

  作為網路時代的美術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和優化網路資源,結合中學美術欣賞教學課程,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網頁,內容涵蓋中學美術欣賞各課,建立美術欣賞圖片庫、連結其他優秀的美術專業網站,這是新時代美術教學中對教學模式作新的探索。

  美術鑑賞教學發掘作品的意蘊培養審美素養

  藝術家創作一件美術作品時,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其更深層的內涵更隱藏的意蘊,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的要求與體現,是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以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這一成功地塑造了藝術形象的典範之作為例來進行欣賞和分析。

  首先,我讓同學們討論,應該給這幅畫取一個什麼畫名,才能使這一形象更具藝術感染力。接下去我採用多媒體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鄉親》為背景音樂,在飽含深情的樂曲聲中,加上解說詞,渲染氣氛。畫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畫的形式,借超寫實主義的手法,刻畫了一位勤勞、樸實、善良、貧窮的老農形象。它咄咄逼人,發人深省,多少人曾在他面前黯然神傷。

  因為這位老農的形象已經遠遠超過了生活原型,他所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千千萬萬的農民,正是他們辛勤的勞動,養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他是我們精神上的父親。在欣賞過程中,由於聽覺和視覺的共同衝擊,同學們的感受更加直觀,情感得到了昇華。解說詞引導學生從畫中的老農形象想到中國的農民階層,由農民再想到養育中華兒女的"父親",進而想到祖國這一農業大國的命運。在這一情感的體驗過程中,同學們深切的體會到為什麼這幅畫要取名為《父親》才更有藝術感染力。這樣,同學們加深了對美術形象的認識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美術鑑賞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只有正確地、科學地訓練學生對藝術的感受、體驗、分析,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常常需要利用多種教育手段,引導學生運用感知、記憶、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判斷,從中獲得感性和理性知識,達到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啟發形象思維,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和美術批評的能力。作為美術教師,鑑賞課教學方法探索任重而道遠。

怎樣設計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目標
怎麼理解美術作品的藝術美和形式美
相關知識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快展以及方法
中學美術鑑賞教學怎麼要培養審美素養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反思
人教版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的目標以及意義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比較鑑賞法在美術鑑賞教學中的應用
比較鑑賞法在美術鑑賞教學中的應用